第37章 马太福音——耶稣是君王

引言

弥赛亚(受膏者、君王之意)是犹太人在苦难的世代中所盼望的救主,犹太人心目中所期待的弥赛亚是一位英明强而有力的君王,能带领他们推翻罗马帝国,在地面上建立属神的国度──大卫王朝。

但是马太要告诉当代的犹太人,耶稣的出身虽然卑微,却是他们日夜所景仰的弥赛亚。为此在马太福音的信息里,他提出有力的证据,用来说服犹太人,使他们相信耶稣是他们的王──弥赛亚。

马太着意于主耶稣是大卫王合法的继承人,借着犹太人所重视的家谱,指出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如此一代一代地推演下来,使人看出旧约的盟约和应许,在新约里得到应验。因此由马太福音让我们看清楚新约是如何承接旧约而来,所以本书排在新约的第一卷是适当的。

马太也有意指出神对犹太选民的宽大和宽怀。他大量引用旧约圣经,指出基督生平的一切都应验了圣经的应许。作者又着重主耶稣降世的目的专为犹太人(太十5~6,十五24),是为他们而来,所以他们当信仰祂。又由于犹太人笃信圣经(旧约),因此作者引用了耶稣的话:不要以为我来的目的是要废除摩西的法律和先知的教训。我不是来废除,而是来成全它们的真义(太五17)。这句话可以说是作者的基本态度和写作的方针。

当然,本书的写作也跟当代教会受逼迫有关;在受逼迫中,要传布基督之福音,口传并非长久之计,为了使福音流传下去,文字的流传乃顺理成章之事,又由于使徒乃当时教会信仰的权威,故马太的著作更显得十分重要;就如同马太福音书的最后一幕,是复活的基督在加利利某座山上向祂的门徒显现,给他们一个离别的托付:「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又说: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教导」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这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我想,这更让我们看出马太福音里为什么非常重视主耶稣教导工作的原因了。

为了让犹太人明白主的教训不亚于摩西五经,作者似乎有意把主的教训分成五大段加以排列,所以在马太福音书中有五次用「耶稣讲完了这些话」作一段教训结束时的交待(太七2828,十一1,十三53,十九1,二十六1)。在每一段教训之前,作者都先叙述主的工作,再以主的话来配合,如此构成了马太福音一个相当清晰的结构,兹分列如下:

贰、主题:耶稣是君王

引言:君王的诞生(太一~二章)。

本论:

┌───┬────────────┬────────────┬───┐

│段落│君王的工作│君王的话语│话语│

││││结束│

├───┼────────────┼────────────┼───┤

│第一段│天国的宣告(三~四)│天国的律法(五~七)│七28│

├───┼────────────┼────────────┼───┤

│第二段│天国的权柄(八~九)│天国的使命(十)│十一1│

├───┼────────────┼────────────┼───┤

│第三段│天国的争战(十一~十二)│天国的拓展(十三)│十三53│

├───┼────────────┼────────────┼───┤

│第四段│天国的救赎(十四~十七)│天国的团契(十八)│十九1│

├───┼────────────┼────────────┼───┤

│第五段│天国的审判(十九~二十二)│天国的完成(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1│

└───┴────────────┴────────────┴───┘

结论:君王的受难与复活(二十六~二十八)。

叁、内容综览

为了使我们对于马太福音有概略的认识,兹根据上述的结构略述其内容:

一、君王的诞生(太一~二章)

我们由基督的家谱可追溯自亚伯拉罕,接着透过大卫以及接续他王位的整个犹大王朝,看出神藉先知预言有关基督的应许都不落空(创十七4~16;撒下七16)。又借着「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应许,让我们明白基督的降生也关乎万民的得救。

马太继续说到东方博士因看见王者之星高悬,不远千里来朝拜基督,更显明基督有君王的身分。这就应验了圣经所说:「万国要来就你的光,君王要来就你发现的光辉。」(赛六十3)。

二、天国的宣告与律法(太三~七章)

马太为了迎合犹太人的心态,作者较喜欢用「天国」来代称「神的国」。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在世上工作时已经宣告天国快要来到(太四17),但要到祂以人子的身分在荣耀中降临时,它才完全建立(太十六27)。当主耶稣宣告天国近了,就是要世人注意天国在祂的工作中已经实现了;主说:「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太十二28)。

主为了让跟随祂的人明白,做一位「天国的人」应明白天国的律法。但是主耶稣也知道人无法实践律法,因此祂来世上是为成全律法,叫人有基督的生命能实践律法,才能享有八福,成为世上的盐,世上的光。主也让世人看清世界财富转眼成云烟,惟有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生活方不致忧虑,并且享受天国的丰盛。因此祂呼吁人应当做明智的抉择,以追求通往天国的永生之路。

三、天国的权柄与使命(太八~十章)

马太为了向当代人证实主的话大有能力,就必须提出证据来。作者在马太福音八章1节至十一章1节的篇幅里,借着主耶稣的十大神迹来说明祂的王权。主为了使天国福音遍传,祂拣选了十二使徒,赐给他们天国的权柄,不但传讲完美的福音,也显明新的能力,逐步地实现建设天国的计画。然而在祂差遣门徒之前,提醒他们末后的处境,并警告他们将来会如主一般受迫害,祂说:学生不能胜过老师,奴仆也不能胜过主人,学生若能像老师一样,奴仆若能像主人一样,也就够了(太十24、25)。这样的教训正提醒他们,要建设理想的神国,必有一番的争战。

四、天国的争战与拓展(太十一~十三章)

君王的先锋施洗约翰被下入监牢,正凸显了善恶势力的对立,困难的环境似乎动摇了施洗约翰的信心,对于耶稣是否就是弥赛亚持不肯定的态度;恶势力也不断侵入当代人的心,他们如同街上的孩童,对于天国之事一无所知;加利利人的心更是狂傲,虽然主在那儿行了许多神迹,他们仍不肯悔改;法利赛人硬是不讲理,不但指控主耶稣在安息日医治病人是触犯律法,并且硬把主耶稣赶鬼的工作污蔑为靠鬼赶鬼,甚至连主耶稣所住拿撒勒地的乡亲也因他的智能和异能与祂卑微的出身不相称而厌弃祂。由此可见善恶对抗的势力更趋于表面化。主耶稣为了让门徒能在未争战中站立得稳,祂藉七个比喻道出神国发展的奥秘。这些比喻着重天国不为人所注意地开始了;当末日分隔善恶时,天国要荣耀地彰显出来。那个终极性的分割,在今日已经着手了。人成为「属天国的人」或「属那恶者的人」,在于他们对耶稣的身分和教训的反应,「凡是明白又遵行神的旨意」,他就是属天国的人了﹗

五、天国的救赎与团契(太十四~十八章)

主耶稣为了让门徒明白弥赛亚降临的目的是为施行救赎,借着祂的事工:例如五饼二鱼的神迹,治愈迦南妇人之女的鬼病及其它的神迹,显明祂是一位怜恤的君王,同时也是把救恩普及至外邦的普世君王。

由于希律王杀施洗约翰后构成的威胁,又因门徒的愚钝促使主耶稣宣布十架之期逼近,并在登山变像中启示祂自己的身分。从这里开始十字架的影子越来越显明了。主耶稣为了神国发展中的接棒工作,祂教导门徒说:「我要在这盘石上建立我的教会。」并且强调教会乃延续时空的团契,因此教导门徒认识「赤子般单纯的心」是进入天国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故,祂以谦卑如小孩,接待小孩,寻找失丧的小子,挽回软弱的小子、饶恕弟兄来阐明天国的团契的真义,使基督的救恩在爱中广传。

六、天国的审判与完成(太十九~二十五章)

主耶稣宣布弥赛亚目的之后,冲突便发生了,马太形容了弥赛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祂与敌对者在一些事情上的冲突,主耶稣靠着天上来的权柄,辩明敌对者所提的问题,例如祂向希律党人指出神的物当归给神,向撒都该人指出复活在天国的真象;向法利赛人指出基督是弥赛亚。敌对者在与主耶稣的冲突中,显出了他们在真理上的无知,不但如此,他们的生活实践与高调的宗教理论极不相称,因此主耶稣也给予他们一番的抨击,并警告门徒当防备贪财、淫乱及骄傲的事,才配得在复兴的时候,与主一同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同时主也警告敌对者的罪恶将带来耶路撒冷的毁灭,主耶稣并预告这世代的终结将带来极大的灾难,信徒惟有时刻儆醒祷告,忠心服事,始能胜过逼迫与苦难。

七、君王的成功(太二十六~二十八章)

主耶稣知道祂与敌对者的冲突必然引来危机,这危机就是祂要被钉十架,主耶稣也知道时候到了,因此祂藉逾越节的筵席为人与神立下新约。接着祂为面临即将来临的十架极刑,三次向神祷告,求天父加添祂的力量;之后,祂被捕之时,有门徒欲动刀来保护祂,主阻止他,说:「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的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主耶稣就从容地被捕、被审、被钉十架及被埋葬。马太看重耶稣的死与旧约预言的关系,藉以强调这次死亡含有弥赛亚的特质。耶稣引用了旧约来谈论祂受苦的事(二十六31、54~56,二十七9),在回答大祭司该亚法的盘问时,祂也自称为「人子」(二十六64),这个名字是指祂就是旧约所预言的荣耀君王,将来要统治神的国(但七13)。当主耶稣死而复活之后,在加利利向门徒显现,并且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主耶稣凭祂无限的权柄把更广阔、更持久的使命交给他们,使他们得以完成神国的建设。

结语

马太如同主所描绘的理想经学家(太十三52),他借着旧约的道理把基督的一生及教训清楚的阐明出来,让我们明白基督是君王,祂胜过罪、更胜过死亡。今日我们若能以基督为我们心中的王,必能享有祂的王权,勇于面对恶者的挑战,以尽速完成天国的建设,这就是我们当完成的大使命。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