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时代在变迁,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然而,现代文明下物资愈充裕,社会风气反而每下愈况。过去世代相传的道德观全遭破坏,纯朴之风不再,原本被视为罪恶的事,今日却被默许。在一般大众的眼中看来,这只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现象,不过,站在真理的立场,这无疑是人类道德的没落。
教会被建立在这个社会,难免也会遭遇同样的困难。不同的是,教会既是基督的身体,就必须以基督为元首。若是单凭人的想法去治理教会,必然会重演中世纪教会堕落的历史。因此,早期在教会建立后不久,保罗为防止教会遭受异端的入侵,并且指导提摩太牧养教会的方针,写下了提摩太前书,提到有关忠心事主、善管教会的事。
保罗书信一共13卷,前9卷都是写给教会,后面4卷写给个人的信,统称「教牧书信」(其实这只是一种概略的划分),其中提摩太前书可算是最具「教牧性」的一卷。它对带领教会的方式,有最完整的交代。提摩太是路司得人,从小得母亲与外祖母的教诲,在敬畏神的事上十分热心(徒十六1~3)。于保罗第一次传道旅程中,他接受保罗所传的信息,成为一个活跃的信徒。保罗第二次来到路司得时,决定带他作为传道旅程的助手,此举也得到众长老的支持(四14)。后来提摩太成为保罗的重要同工,也是保罗传扬真理的接棒人。
壹、写作背景
提摩太前书大约在主后62~64年间着成,是一封关于如何牧养教会的书信。保罗第一次被囚在罗马两年,获释之后,就四处传道并巡牧教会,这封信就是他在巡回传道的途中写的。当时教会中,有些人不明白真理,却想要做教法师教导人,反而挑起异端扰乱教会,因此保罗写信给提摩太,指导他如何应付教会里传异端的人,并且在信中后半段教导他处理教会中的各种事务。
当时提摩太是一位年轻的传道者,在保罗第二次传道旅行时加入布道的工作,并且在保罗往后的传道旅程中参与协助,有时还代保罗担任牧养教会的工作(徒16~20章)。保罗第一次被囚在罗马时,他也和保罗在一起(腓一1)。保罗获释后,立刻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去。此后两人在以弗所会面,保罗继续前往马其顿,留下提摩太负责牧养该地的工作(一3)。
保罗在第三次传道旅程经过以弗所时,就曾预言当地会遭受异端入侵(徒二十29~30)。出狱后来到以弗所和提摩太会面,发现以弗所果然像他之前所预言的一般。本来保罗已经处置了这些散布异端的领袖,但为长久之计,仍将提摩太留下(一3)。他本想很快能回到以弗所,却事与愿违,因此写信给提摩太,授权并鼓励他专心致力于这项艰巨的工作。
贰、本书纲要
一、对个人的劝勉
1.引言(一1~2)
2.指责传异端者(一3~11)
3.保罗的见证(一12~17)
4.交付提摩太的命令(一18~20)
二、对工作的劝勉
1.关于秩序方面(第二章)
2.关于职分方面(第三章)
3.对于灵修的勉励(第四章)
4.对于处世的规劝(第五章)
5.信徒的本分(六1~19)
三、结语(六20~21)
叁、中心信息
保罗留下提摩太在以弗所牧养教会,由于当地已被异端所充斥,提摩太的责任也就格外艰辛。这封信指示了提摩太一些牧养教会的方向,每一句都是出自爱的叮咛。因此在一章五节保罗说「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意即这封信的一切吩咐都是出于爱,其目的是使教会更加完全。
肆、内容简介
年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大本钱,它代表着丰富的机会与雄厚的潜力。可是另一方面,年轻人也常常因为经验不足,误打误撞搞得灰头土脸。当时提摩太是一个有为的年轻传道者,他的背景对他的传道工作提供了相当的助力。更重要的是,保罗视他为真理的接棒人,常常带着他四处传道。一方面怕他经验不足,无法担当牧养教会的重责大任,因此在这封信上,我们看到保罗对提摩太苦口婆心的叮咛,旨在劝勉提摩太为真道打美好的仗。
在这封信上,「嘱咐」、「交托」等词句出现了不下十次。保罗在信上交代的事,主要包括对传异端者的处理,按立长职之事,以及对信徒的劝勉。
一、如何处理异端
保罗在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信上,对异端有明确的说明:「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受咒诅。」(加一9),可见保罗对异端无法忍受。因此,在他写给提摩太的这封信上,特别强调这一点,并且提醒提摩太不可倾心于无谓的争论(一4),因为这些传异端的假师傅,并不明白律法的精神,反而一味主张极端的禁欲(四3),这和主耶稣的教训,其实是相抵触的。
这些假师傅想要做教法师,对律法却不完全了解(一7),偏离真理,成为魔鬼的工具。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造成嫉妒与纷争(六4),神的教会将因此而遭破坏。因此保罗在此信中一再告诫提摩太,当弃绝异端。
单是弃绝异端,毕竟只是消极的作法。更重要的是要指出异端的错误,并用正确的道理教导信徒。于是保罗在第一章8~11节就特别说明律法的功用,是在引人远离敌正道的事。紧接着他以自己的见证为例,说明主赐给人恩惠,并不是取决于是否遵行律法,而是凭借着主的怜悯。因为律法本是教人知罪,没有人能因遵行律法而称义(罗三20)。
那么,救恩的奥秘是什么呢?正如保罗在三章16所说,「就是神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保罗希望提摩太及信徒能了解这福音的奥秘,记在心上,藉此以分辨道理的真假。
二、立职之事
保罗在提多书也强调了适切按立长职的重要。虽然教会中并没有阶级之分,但长执对信徒有相当的影响力,按立时必须格外谨慎。第三章详细说明按立长执应该注意的事。不论按立监督或执事,灵修和品德都是列入考量的重要条件。他们要成为神的管家,除了热心、具有信仰根基之外,并且要有良好的品德,以作为信徒的表率。保罗还强调,照管神的教会前,必须先管好自己的家,如此才能成为教会中的良牧。
三、劝勉与指示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四12),这是保罗对提摩太一项重要的勉励,也是我们经常引用的经句。由于提摩太还年轻,因此保罗特别希望他革除年轻人常犯的毛病,以作为信徒的榜样。
提摩太前书所指示的事大致可分为对传道者(即提摩太)及一般信徒。但广义而言,这些教训其实是给每一个人的。在第二章保罗指示了有关祷告的事:除了要为万人祈祷之外,也要为一切在位的代求(二1~2)。此外更要注意自己的灵修,克制怒气,廉耻自守(二8~9)。这绝对不只是对提摩太个人的吩咐,而是对教会每一个肢体的勉励。
另一方面,保罗希望提摩太及所有信徒在灵修上操练敬虔(四8),在家庭里能孝顺长辈(五4)、照顾亲属(五8),日常生活中能敬虔知足(六6)。由此可看出,保罗对生活的细节有相当详尽的描述。这无非是要使信徒在灵性上更加长进,表现基督化家庭的馨香之气,过着感恩事奉的生活。
在信末保罗道出他最后的嘱咐。他希望提摩太为真道打美好的仗,并且希望信徒能在好事上富足。六章11~16节一共提到了几个命令:1.逃避六章3~5节所提及的恶事,积极追求各样的好品德(11)。2.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持定永生(12)。3.保守好信仰,用心灵修,谨守命令(14)。紧接着两件事是保罗要提摩太教导信徒的:1.靠神而不靠钱财(17)。2.努力行善,积财于天(18~19)。这些都是奉主的名所嘱咐的事(13)。
到了结语,保罗仍再一次叮咛提摩太,当保守所受的托付,躲避一切违背真道的言谈。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出,保罗为了教会的长进,一再地嘱咐;为了提摩太个人的灵修(四8)和身体状况(五23),一再地叮咛,这些关心都是出于爱。于是我们知道,信中的每一字句,都是发自保罗内心所组合成的一篇「爱的叮咛」。
结语
对提摩太这样一个年轻传道者而言,牧养一个教会已不容易,何况是像以弗所这样曾被异端充斥的教会。保罗也担心这点,在这封信上一再提醒他一些牧养教会时应该注意的事。其实这些也是我们在今日建设教会的准则,教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尽力去明白并且遵行。这些包括对个人,对教会,以及为万人代求的嘱咐,都是出于爱。其实何止是这信上的吩咐,神的一切命令就是要我们学习如何去爱神、爱人。当我们朝这个方向全力以赴,神将会喜悦我们的心志,并且在我们所做的事上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