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雅各书——表里一致的信仰生活

引言

雅各书与彼得前后书,约翰壹、贰、参书及犹大书被分类为新约的「一般书信」,因其写作的对象为一般性的教会,而非某特定的会众。

新约圣经中有多人名叫雅各,有亚勒非的儿子雅各(路六15),是十二使徒之一,亦可能称为「小雅各」(可十五40;太二十七)。又有犹大的父亲雅各(路六16),但他不是加略人犹大(约十四22;徒一13),另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与约翰为兄弟(太十2;可三17;路六14),他是使徒中第一位为主殉道,时约主后44年(徒十二2),然而,他们均非本书作者。

根据传说解释雅各书的作者,为主耶稣的兄弟雅各,耶稣在世时,并没有信主(约七2~8),但在耶稣复活的时候,他是一位见证人(林前十五7)。也是等候五旬节应许圣灵降临的其中一位(徒一14)。当保罗归主之后,也曾访晤他,那时雅各为教会中的柱石,并与彼得,约翰齐名(加一19,二9),是耶路撒冷会议的主席(徒十二17,十五6~29,二十一18),从书中语气之权威,可看出雅各为当时教会之领袖。

相传雅各为人虔诚,热心祷告,长跪不起,致膝盖皮甚为坚厚,故史有「驼膝雅各」之称,且谨守律法,为人公义,又称「公义雅各」,倍受当时教会之敬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雅各于主后62年为主殉道。

壹、成书背景

因本书未将会堂与教会分开(二2,五14),未提及耶路撒冷大会决议的事,是写信给分散的犹太信徒,而表示较早的日期,约在主后45年。另有人认为是雅各临终前写的,约在主后60年,雅各在耶路撒冷,以牧者身分劝勉散居于罗马帝国各地受逼迫的犹太基督徒,虽处试炼,遭患难、受逼迫,在试验中,仍当忍耐,在信仰上,成全完备,毫无缺欠,得生命的冠冕(一12)。

贰、中心信息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二26)是本书中心主题,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中应行道,不是单单听道(一22)。雅各书是一本基督教的伦理学,特别强调伦理与道德的实践,真实的虔诚(一26、27)在于谨慎言语,力行真道,敬神爱人,脱离世俗的败坏,因为「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四4),当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建立信仰与生活的和谐与平衡,在敬虔上操练自己,过表里一致、信行合一的成圣生活。

叁、特色

本书的风格,凸显犹太传统智能的箴言式特质,及先知公开指责式的劝戒。特别提及犹太人的信仰告白──神只有一位(二19),书中结构较松散,大部分由简短格言及小段组成,书中内容单纯实用,不是论教义的书信,乃是讲道德伦理、指引实际生活的训诲。

马丁路德认为雅各书与保罗书信中「因信称义」的看法不同,而将雅各书标示为「稻草书信」,但却说「我无法将它包括在重要书信内,但我也不愿拦阻他人重视或提升雅各书,毕竟其中有许多名言。」其实雅各书不反对信心,保罗也没有否定行为。雅各书讲信心中的行为,是以行为来成全信心;保罗讲行为中的信心,是由信心出发表明行为。雅各书的对象是写给犹太信徒,保罗的对象是写给外邦信徒;雅各书的背景是「试炼」,所以看重试炼之下的行为;保罗书信的背景是「异端」,所以着重在异端冲击下的信心。雅各基于伦理,反对虚浮不实的信心;保罗基于教义,强调真实的信心。雅各论在人面前称义;保罗论在神面前称义。两者并行不相悖,是真理的两面,互为表里、相互印证。

雅各书虽只短短五章,其中多引用旧约的名人事迹,如摩西的律法(二8~13);亚伯拉罕献以撒(二21),亚伯拉罕的信,又得称为神的朋友(二23),喇合接待探子(二25),约伯的忍耐(五11),及以利亚求雨的祷告(五17~18),可见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十五4)。

雅各也像主耶稣之善用比喻,以海浪喻信心之动摇(一6~8),草枯花凋喻世界荣华之短暂(一10~11),种子喻真道(一21),镜子喻圣经的话(一23~24),身体与灵魂喻信心与行为之不可分(二26),以马嘴之嚼环,船舵、火焰、罪恶的世界、不止息的恶物、害死人的毒气喻舌头之影响力(三3~8),以泉源与果树喻不可一口两舌(五11~12),云雾喻人生(四14),金银长锈喻资本家之剥削(五3),以农夫的忍耐喻等候盼望主来(五7~8),雅各以深入浅出之倒证妙喻,就地上事物之引申,阐明属灵真理之奥秘,深具意义与价值。

雅各书中多处与山上宝训类同,如:

患难逼迫中要喜乐(一12→太五10~12),追求完全(一4→太五48),祈求赏赐(一5→太七7~11),不要发怒(一20→太五22),听道与行道(一22→太七24~27),遵行律法(二10→太五19),怜悯人(二13→太五17),使人和睦(三18→太五9),不要论断(四11~12→太七1~5),钱财生锈长虫(五2~3→太六19),以先知作榜样(五10→太五12),不可起誓(五12→太五33~37)。

另有其它与耶稣言训类似之处,如:

要有信心、不可疑惑(一6→太二十一21),爱人如己(二8→太二十三39),不妄自称作师傅(三1→太二十三8~12),追求言语上的完全(三2→太十二36、37)等。

可见雅各阐述主耶稣的教训比其它书信多,旨在注重行为的实践,要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提升基督徒的生活品质,将生命之道表明出来(腓二14~16)。

雅各书有「新约箴言」之称,箴言强调智能,雅各勉励人求智能(一5),并指明属天或属地的智能、真假智能之分别,言语在智能上的表现(四13~17),其中有类似箴言之格言谚语,论述人生哲学,处世原则及说话的艺术(一19~20,三1~18;箴十),内容与箴言相仿,教导我们如何处世为人,正如书中所说:「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一25)。

祷告的生活,也是本书所重视,第一章勉励试炼中的信徒要祷告,应凭着信心向神祷告,祈求智能明白神的旨意,并在试炼中靠主喜乐(一2~5),末章再次强调祷告的重要,勉励信徒要过祷告的生活,无论是受苦的、喜乐的、有病的,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五13~18)。本书结尾则论救灵的工作,可见传福音、引人归主的圣工固然重要,但那软弱中失迷真道的,更需要凭爱心去关怀代祷扶助、挽回他,救他灵魂不死,并遮盖许多的罪(五19~20)。

肆、现代意义

在这变迁的社会中,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多元化环境的「新、速、变、异」,如何在试炼中成长,在试炼上不受私欲牵引诱惑,如果盲目的追求物欲享乐,容易使人俗化,失去理智而远离神,故此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并要亲近神,神必亲近你们(四7、8);抵挡不仅针对引人犯罪的试探,亦指着撒但引诱人离弃真道的诡计,所以要「洁净你的手」──外在的行为表现指动作,「清洁你的心」──内在的心思意念指动机(四8),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箴四23~27)。

「心灵改革」成了现代社会重大的改造工程,生活中如何取舍、平衡而不脱节不随俗,更不随流失去。由书中可认识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及人际关系的沟通,在这社会乱象中,如何调整思考模式,建立行为准则,从「心」出发。雅各书显示基督徒生命的起源在神,祂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祂所造的万物中,好象初熟果子(一18),当人领受真道时,这道栽种在人的心里(一21),生命借着基督,借着圣灵,借着真道而改变重生(彼前一22~25),活出基督,作新造的人。

结语

雅各虽是主的兄弟,却以「作神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自称,其谦卑之心,表明他不以属世亲情来博取人的尊敬。书中屡次称受书人为「弟兄们」,其亲切之情,表露主里一家的精神,如主耶稣说:「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了。」(太十二50)。本书贵在信仰的实践与真理的应用,圣经──神的话是救灵魂的道,不是写在纸上,是写在生活上,进而活出信仰。若能深入研读,遵行主道,必能获益良多,且在信仰上富足(二5)。

(1)
上一篇 2020年8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1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