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块田地

地因为亚当的缘故受咒诅,就长出荆棘和蒺藜来,而这些野草都胜过我们所栽种的菜蔬,所以,一块田地,如果我们不好好治理,经常巡视田地,拔除野草,三两天就要杂草丛生,占据整块田地。

人的心地如同一块田地,成人可以藉日日时时地自省,用道理剖析出侵占我们的恶念(杂草),而这些恶念往往又胜过我们善良的意念,使我们作自己所不愿作的事,因此,就要靠着从上头来的圣灵的能力,治死身体的恶行,如同拔去野草一样;使心地干净,结出圣灵的果子。但仍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使野草无机可乘,否则,稍一疏忽,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野草恶念将会再出现,使心地受亏损,灵果递减。

孩子的心地如同一块荒芜的田地,杂草丛生,因为人从小时心里就怀着恶念,而在孩童本身,并不能分辨是非,不知何为善,何为恶,此时,须要借助于成人的教育,使他们能分辨好歹,而这须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配合爱心和耐心。

在教养孩童的过程中,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不断地出现恶念,父母不必大惊小怪,须知那是自然现象,所以,反而要高兴,因为我们发现了所要拔除的杂草;而要拔除心中的杂草(恶念),并不是用人的方法可以完成的,须要神的能力;而且,人的一生都将不断出现良莠之战,所以,应先训练孩童分辨菜蔬和野草,让他们自己知道是非,并有去除坏习惯的意念;然后,成人再从旁辅导,指导战斗的方法,藉着祷告,将坏习惯提交到神的面前,求神加添能力改掉。

以后,若再出现同样的毛病,或类似的问题,或其他的恶念,父母仍要本着爱心和耐心,继续带领,因为野草不是三两天就可完全革除的;而且,神也是要藉此考验父母的爱心;对于孩童,问题一再的重演和出现,正是在操练他们的战术,使他们熟能生巧,将来在人生属灵的战场上,能成为基督的常胜军。

孩童成长的过程中,若父母不能在身旁随时管教,将不能发现问题症结之所在,就无法教导孩童去分辨是非,因为父母本身也看不出在孩童身上的良菜莠草,不知何者需要奖励,何者需要改掉。当菜与草还小时,若不时时刻刻注意,那是很难分辨,蔬菜与杂草一齐生长,杂草将掩盖蔬菜,届时,要再去芜存菁,也许,为时已晚矣!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箴言十九章18节)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二十二章6节)

在此,举一教养的例子,供参考:

有一次,我问三岁不到的女儿,中午睡醒还有没有乱哭,她说:“爸!我的坏习惯已改掉了。”

女儿这句话我很感动,她知道那是坏习惯,而且,有改掉的意愿;虽然,以后,中午睡醒,偶而还会哭,但提醒她那是坏习惯,而且,她早也想改掉,这样,比打骂更为有效。若仍一再重演,就跟她一起祷告,用悟性让她知道求主耶稣帮助改掉,而父母不要操之过急,因孩童的成长有时尚未达到可自制的程度,因她还小。

有一天,幼稚班的老师来访,将读幼稚园大班的大女儿,以前看到陌生人就躲避,现在,竟能很高兴地迎接老师,而且,端茶给老师喝;三岁不到的三女儿,竟躲在爸爸身边,看到四位老师,畏缩得不敢开口,老师回去时,她也不敢说:“平安再见!”因她已知道何为坏习惯,事后,我就告诉她,老师来了不说:“老师好,哈利路亚!”老师回去,不说:“老师平安再见!”那是坏习惯。但为了不伤她的志气,再鼓励她:“现在还小,以后坏习惯就会改掉了。”此时,她也知道自己的不对,看到桌上因喝茶而湿湿地,她就自动拿抹布去擦。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就认为他现在还小,不懂事,就不予理会,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顽劣,其实,孩子并非完全不懂事,他有时比成人精明,当他发现他的胡闹乱哭,可以胜过父母,遂其所愿时,他就会经常使用这一招,父母本身教养的立场若站立不稳,往往会不知所措。

有时,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就认为罪大恶极,有失父母的面子,一时一刻就要马上改掉,使孩子非常惶恐,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其实,大人的本性也是难移,何况孩童呢?而且,单靠己力也是没有办法,应学会仰望等候神。

所谓“寓教于乐”,其理乃在此;若孩子已顽劣到非常过分,才用杖打,但不要常用,以免麻痹。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