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与树
女孩子在未出嫁时像一朵花,受父母的呵护疼爱。有些父母简直过分怜惜女儿,捧在手里怕她掉,含在口里怕她化;对娇生惯养的女儿百依百顺,对任性奢侈的女儿有求必应。绝大部分的女孩,在婚前都感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一旦结婚后,她就得改变立场,由一朵娇艳的花,慢慢的变成一棵粗壮的树,伸长树枝,长出茂叶,遮荫一家人。
青年姐妹们:你觉得母亲像不像一棵树?在母亲的荫蔽下,是那么舒适无忧,那么幸福快乐!这棵树为了让别人享受阴凉,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烈阳,被晒得头昏眼花,但是她毫无怨言。为什么?因为她爱树荫下的每一个家人。
二、步下红毯
当你被新郎挽着步下红毯之后,就是踏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你必须要成长、变化。从前的媳妇是那么任劳、认命,但自从女孩的教育程度提高,社会的型态变迁后,越来越多的媳妇找出种种的藉口,推卸责任,拒绝成树,企图仍然以一朵花的姿态生活下去。但可惜这是违反大自然的型态,因此一件件的家庭问题,也接踵而来。
换个角度来说,媳妇进入别人的家门后,就得像个可怜的女仆般,任人摆布吗?不,如果这样,那多不公平!时代的巨轮不断的转动,科学文明的进步一日千里,人的思想与观念,是否随着生活型态的演变,也必须合理的调整一下呢?
农业社会的夫妻,是夫主外妻主内,工作的界限尽分得很清楚。但是今天有许多家庭,做妻子的为了生活,必须在外工作,内外兼顾倍感辛劳。遗憾的是一些婆婆仍然认为,媳妇一手包办所有家事是理所当然的。她袒护与媳妇年龄相若的女儿,令媳妇替小姑洗烫衣服;同样的下班回来,女儿坐着吃零食看报纸,让媳妇独自为了准备一家人的晚餐,而忙的团团转,也不叫女儿帮忙一下,更不许儿子插手帮忙做家事。这些婆婆与丈夫,是否应该调整一下观念呢?因为今天媳妇不只是担起了媳妇的角色,还同时担起了社会的角色,让她一个人做所有的家事太辛苦,是不是由家里的人共同来负担较合理呢?
三、反例
但也常看到正相反的例子:有些职业妇女下班后不急着回家,故意与同事多聊一下,或去逛逛街,说:“我没那么傻,现在回去正好赶上煮饭的时间,等‘人家’煮好再回去不是舒服多吗?”她以“工作忙”为藉口,来逃避做家事。这种自欺欺人的作为,不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哇!
一切事,贵在合情又合理,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若做的偏激,尽管出发点是基于爱,也未必使人蒙受益处。我过去有位同事,幸运的遇上好婆婆,婆婆体贴媳妇教书的工作辛苦,老人家除了一手包办家事外,还把三个孙子一个个带大。她怕夜晚婴儿吵了媳妇,影响儿子与媳妇的健康,连夜晚都由奶奶来照顾,使媳妇无后顾之忧,专心于她的教育工作。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在她结婚十六年后,一场脑溢血突然夺去了婆婆的性命。这突如其来的灾祸,使全家大小顿时失去了生活的凭靠,这位好命的媳妇更是急得不知所措,因为过去太依赖婆婆,现在才发现自己无能的居然连饭都不会煮。于是一连好几天,全家人餐餐都吃红烧猪肉和炒高丽菜,腻得丈夫与儿女都唉声叹气,使她的心内因歉疚而痛苦异常。她常含着眼泪告诉同事说,本来她已计划好,等将来退休后,准备带婆婆出国去观光,然后一切家事由她来负责,让婆婆安详的度晚年。可是现在一切都落空了,若知道婆婆那么快就离她而去,她绝不敢偷懒,让婆婆辛劳一辈子!现在已经后悔莫及,更没有赎罪的机会了。
对于这件事,我认为错不完全在媳妇。当这位媳妇过门后,她明明已不再是一朵花,应该转变成一棵树,但婆婆的溺爱,使她失去茁壮成长的机会,婆婆的姑息,使她成为盆栽变了形的“侏儒树”,自然没有遮荫的能力了。若当时她懂得不该专接受婆婆的体贴,也该体贴婆婆的辛劳,而常自动的分担家事,今天就不至于窘态毕露,也不会时时受着良心的谴责了。
四、分工合作
有一位姐妹婚后与婆家众人同住。自从她加入这个家庭后,整个家庭比以前更显得生气蓬勃,因为她个性开朗,不计小恶,勤劳又热心。她诚心关爱每一位夫家的亲人,都还在求学阶段的小姑小叔们,一提到大嫂,心里就感到一股温暖。这位姐妹婚后仍在外上班,有了孩子之后,上班时间由婆婆照顾。每天一下班,她一分钟也不逗留,骑着机车赶回家,倒不是为了处理永远做不完的家事,而是基于对家庭的一份责任感。因为她的婆家对于家事的处理,一向都是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并没有因为媳妇的加入,而把一切家事都推给媳妇去负责。偶尔家人病了,她细心照顾外,还把家事抢着做,因此有时她对婆婆说:“妈,我今天觉得有点儿不舒服,好像感冒了。”或下班回来说:“今天工作特别忙,我足足站了六个小时。好累!”凡是听到的家人都会说:“去休息吧,工作由我来!”这一家人的特色是,把心里的话坦白说出来大家沟通,且会为别人着想。婆婆是教会的女执事,她不只关心家人,同时关心教会的圣工,全家子弟都是宗教教育的教员,连媳妇也在婆婆的全力支持之下,在圣工上有分。这位姐妹说,她不知该如何来感谢主!
五、幽默的、理性的、开明的
有人说,婚后最怕与小姑小叔住在一起。因为小姑有如小婆婆,小叔有如小公公,有时候比公婆还难伺候,时常惹事生非,令做嫂子的含冤莫白。但这种观念不一定是正确的。一个家庭最怕气氛阴沉,表面平静却暗流湍急,大家把不满摆在心里,积压久了,一旦触发就难以收拾。最好经常用一些幽默的、理性的、开明的方式,把问题提出来,讨论解决。重要的是彼此心胸要宽大,且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媳妇进门后,婆婆的态度要公正,公平的对待子女与媳妇,教导子女以爱心来迎接新嫂子,嫂子对家里的一切都陌生,无法立刻就适应,大家应该多包涵体谅。但一方面若在娘家娇生惯养的媳妇,婚后有什么越轨的表现时,婆婆不妨温和、但坚定而有耐心的开到她。因为息事宁人式的姑息,会使媳妇以为自己没做错,往后也就不肯接受对的方式了。
一个女孩,婚后要明辨自己的立场,已不再是一朵花,虚心求教,努力长成一棵树。而全家人的爱心与体贴,就是这棵树成长时不可或缺的养料,有了适当额成长环境,她必日日茁壮,绿叶成荫。
女儿将为人妇,妈妈有话要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