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莲与列邦人搀杂,
以法莲是没有翻过的饼。(何七8)
煎饼的时候,如果没有翻过来将两边煎得恰到好处,则一边不熟,一边烧焦,这块饼不能入口。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不懂得两面兼顾,往往徒劳无功。今天大半婚姻不美满的同灵之中,究其原因,有不少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一个“没有翻过的饼”。
有人认为应注重灵修,因我们人生的目的不在今生是在来世,而忽略了家庭生活;也有人认为事业第一,只有事业成功发运,才能显出男子汉的价值来;他只顾创业而忽略了家庭。其实基督徒若没有美满的婚姻生活,就是为主做了再多的圣工,或事业如何的飞黄腾达,能荣耀神吗?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必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
甲弟兄是忠实的公务员,也是肯为主吃苦的教会负责人,生活拘谨,不苟言笑。他每天除了繁忙的公务外,还要办理教会的各种事务,准备领会,星期五也得到教会督促宗教教育的事宜,下午有时还要访问信徒,他的生活非常繁忙。他只顾属灵的大家庭,而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以至冷落了妻子。甲太太因为对先生非常的不满,常对晚归的先生咆哮:“你就知道上班和上教会,你的心里还有我的存在吗?”“我的生活和寡妇何异?”她因心里的不满和委屈无处诉,放在心里让它慢慢发酵,终于疑心生暗鬼,怀疑先生有外遇,采取一般人的手段去“捉奸”,闹得非常不愉快,影响先生的办公情绪和圣工。
乙弟兄除了公务外,为了生活私下所兼的工作够他整天忙不完,加上他是教会的负责人,还得做许多教会的圣工。神赐他有高超的智慧与非凡的工作能力,经他的手所办出来的工作,几乎都无瑕疵因而令人惊讶与他瘦弱的身躯里,怎可能藏着如此蓬勃的活力与干劲,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深夜回到家的时候,孩子们早都睡着了。他洗完澡后,一面吃着妻子为他准备好的点心,一面跟妻子说说笑笑,以愉快的心情进入梦乡。甲弟兄与乙弟兄情况都十分相似,但我们是否觉得不同的是神让甲弟兄娶到恶妻,却赐给乙弟兄贤妻。其实神对他们两位都很公平,只是甲弟兄是“没有翻过的饼”,让太太感到饥饿;而乙弟兄却是“两面都煎的恰到好处的饼”,让太太享受它的美味。
甲弟兄认为基督徒应看透世界,不应渴望享受高度的物质生活;自己为家人在外奔波,既然把薪水袋全都交给太太,就算是最忠实的丈夫,已经为家庭尽了责任与义务,其他的事,如安排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或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全都是太太的事。他忽略了太太的精神生活。他自己以为辛苦为主做圣工,并不需要任何报酬,但至少自己的妻子不应该因晚归来责备自己,反而应该鼓励、安慰才对。他完全以自己以本位,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她想一想:“我整天在外,替她寂寞吗?”“我这么晚回家,太太怕不怕?急不急?”“她整天守在家里没有谈话对象,苦吗?”“我一天为主做哪些工作,她知不知道?”“我因身兼数职,在家与她相聚的时间太少,冷落了她,她会原谅吗?”如果他能体贴妻子的软弱,就不至于回到家默默地吃饭、静静的看报、悄悄的上床、蒙头睡他的大觉,让太太的心灵空虚的如同沙漠的一只骆驼,天天孤孤单单的从这个沙漠,走向另一个沙漠。
乙兄弟在忙碌的工作中,偶尔会想起家里的妻子和顽皮的孩子。虽然不至于因“想家”而耽误工作,但对妻子总有一种歉疚感。于是利用中午的午休时间,打个电话回家和太太聊几句,问问孩子乖不乖,听听太太的“简报”,告诉她回家的时间。他常对太太表示,不是自己爱贪爱世界,只因家里没有经济基础,才不得不趁着年轻多挣几个钱;再过五年有了一些基础后,就能过单纯的生活,晚上和家人一起上教会,有时也可以带全家大小去游山玩水了。虽然这些愿望,目前只是一种梦想,对乙太太来说等于是“望梅止渴”;但有个“梅”望着,总比沙漠里孤独的骆驼好过多了。因为乙太太从先生的话中抓住希望,从先生的关爱中得到安慰,虽然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少的可怜,但他们珍惜那宝贵的一分一秒;太太穿一件新衣,先生立刻发觉而加以赞美,她从没有感受过被冷落了的滋味,心灵充实,有安全感,觉得很幸福。她自告奋勇的替先生整理教会的簿册,与先生共同分担圣工,唯恐先生因忙碌私事而影响到圣工的推展。
甲弟兄与甲太太有待沟通。甲弟兄会错了“属灵”的意义。他认为主内的夫妻应过着“属灵”的生活,嬉笑、多话、家庭气氛热闹快乐都违反了“虔诚度日”的原则。神是灵,人与神之间应以“心灵与诚实”交通;因为神是看人的内心,他能洞察人的心思意念。但是夫与妻都是人,无法彼此看透内心。如果说,“夫妻都板着面孔,只在心里互相深爱着”,就是主内夫妻应有的生活方式,那么婚姻的乐趣在哪里?这种“死寂”的生活多可怕!当神创世的时候,亚当每天与众多的飞禽走兽生活在一起,但他感觉非常的孤独与寂寞。因为默不说话,无法填满他心灵失望空虚。于是为他造一个女人,两人从不断的交谈与嬉戏中,彼此了解,产生安全感,心里更充实了。这才是神为人设立婚姻的目的呀!假如甲弟兄在星期日都邀请太太:“走,我们一起带着宝宝参加儿童聚会去!”“可是很多家事要做····!”“没关系,中午不煮饭,我们到外边随便解决,地板等下午由我来拖。你要穿那件底黑红花的衣服喔,我觉得那件最好看.。”如此,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太太了解先生在教会的工作情形,也许甲太太会自告奋勇地出来担任儿童教员呢!对一个妻子来说,丈夫对自己的漠视与侮辱,其感受是何等的难堪;而丈夫对自己的一些赞美与体贴,会立刻赶走她心灵上的空虚,使她充满着幸福感。主内的妻子是极容易满足的啊!
丙太太常虔诚地读经祷告,很注重灵性的培养,做圣工更是不候人;从某一方面看,是值得敬佩的姐妹。可是她忽略了家庭主妇的职责,常为了访问同灵,而让先生与念国小的孩子回家没饭吃,为做圣工而无暇整理屋子,脏衣服与碗筷更是时时堆积如山,孩子的功课无人指导。丈夫表示不满,她就指责丈夫没有信心和爱心,不开心神的家。这种极端的作风,与专顾自己的门家人、从不关心教会的太太一样,都是没有翻过的饼。
“忙”,是现代人的特色,但是我们不要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当时时检讨自己,是否专顾事业而忽略了家庭与信仰?有没有专顾自己的家庭,而一点都不关心属灵的大家庭?是不是专注重自己与家人身体的健康,而忽略了家人灵性的衰弱?是否把全部精神灌注与子女的学业成就上,忘记培养他们的信仰,任凭他们的灵命死亡?
但愿主帮助我们,万事都能两面兼顾,不要做没有翻过的饼。
先生晚归怎么办?
夜深了,先生还不见踪影。朱太太独坐在客厅生闷气。一点钟……一点半……,今天无论如何,我一定要等到他回来,看他如何辩解。以前先生晚归的时候,她都是躺在床上等他,待他轻轻的推开房门,就开始埋怨,越想越气,噪声也越来越提高。“不要惊动邻居好不好?要吵明天再吵。”晚归明明是自己理亏,但他每次都拿“邻居”做靠山,翻身背向着她,不理也不睬,反让成为“半夜里无理取闹的泼妇。”
明天?明天我才懒得再跟你交谈呢!于是冷战开始了。管他几点钟回来,甚至都不要回来,我再也不理他了。有时冷战持续了半个月以上,夫妻互不交谈,形同陌路,那种滋味实在不好受。
两点钟,客厅的大门敞开了,先生进门看到太太端坐在那里,愣了一下,因为结婚七年来这是头一遭。他陪着笑脸说:“怎么不睡呀?”“我睡的着吗?现在几点了?要是小偷进来怎么办?你到哪儿去了?今天讲清楚不可!”朱太太正在气头上,一脸寒霜地盘问。先生脸上的笑意消失了,还理直气壮地说:“我跟几个朋友聊天下棋,有什么不对吗?工作了一天,晚上跟几个朋友聊天抬杠,其乐无穷!你要知道,男人有男人的世界,你不能叫男人一结婚就与朋友断绝往来。至于在外面的行为,我会对神负责,你不必疑神疑鬼!”
唉,多自私的男人啊!你有男人的世界,我就没有女人的世界吗?既然结婚了,双方就该对家庭有个责任感,该多为对方设想! 假如夫妻都如此放肆,一个家不就瓦解了?你不要以为妻子与子女都是“有饭吃”就该满足了。现代的女性结婚,可不是只为了一张长期的饭票!你瞭解妻子在家里照顾孩子,忙完一天的家事,期盼丈夫下班回来时的心情吗?你能体会妻子在深夜等待未归丈夫时,那孤独与焦虑的感觉吗?朱太太任凭热泪淌在两颊,感慨万千,说不出来。梓先生晚归以来,今夜是最安静的一夜。
朱太太是聪明人,机警的觉察出自己的婚姻已亮起红灯了。如果不设法挽救,后果将不堪设想。她苦想良策,终于决定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以前不是没想过,只是觉得这样委曲求全,未免太便宜他了;但既然“一哭二闹”的方法效果不彰,何不改变一下战略呢?
她开始为此事祷告,求神帮助自己能改变先生。两天后正好是安息日。她在上教会途中的公车上,发现两位哑巴小姐用手语不断地在交谈。起初她对她们没有好感,心想何必那么“多嘴”,要是静静的坐着,谁也不会发现你是哑巴,这样做不是向全车的人宣告自己的缺点吗?可是两位哑小姐却不理会别人对她的观感如何,越“谈”越起劲。朱太太看着她们开心的表情,愉快的笑容,突然脑子里像闪电般相通了一件事:人与人之间要建立感情,须靠语言来彼此沟通。我跟先生之间呢?她感到惭愧!
她默默的检讨自己。自从豆豆诞生以后,初为人母的她,即开心又慌忙,天天在奶瓶与尿布中打滚,带孩子真辛苦!但孩子真可爱,几年来她把爱与时间,完全奉献给两个孩子,先生在自己心里的分量,,相对地减轻了。忙乱的家居生活是她无暇修饰自己,她独自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的容貌与体态,自觉“闻”不出半点女人味!镜中人是一个邋遢婆娘,从前的哪位可人儿到哪儿去了?谁说内在美重与外在美?镜中人在告诉自己,内在美与外在美两者同等重要!而现在自己皆傀了。
回想豆豆诞生前,她挺着大肚子,还陪着先生到外边散步,走累了,归途上在巷口的面瘫上吃担仔面……把,这些往事仿佛是几十年前遥远的回忆了。这几年来,我被孩子和家事弄的昏头转向,把小脸专给孩子;对先生并非不关心,可是竟以唠叨和责备来表示对他的关怀。我实在忽略了他,难怪他觉得朋友比家好。在他的感觉上,家是否成了“枷”?
今天朱太太特地把屋子整理清洁,在先生下班前替孩子洗澡换衣服;做好晚餐后,脱掉工作服,把自己修饰一番,训练孩子看到爸爸回来要大声喊“爸爸!”然后老大要接过爸爸的安全帽挂起来,老二要拿拖鞋给爸爸。
门铃响了,孩子跑向门口,朱弟兄进门后,先被孩子异与往常的表现惊喜了一阵,但当看到打扮整齐的太太时,心就往下沉,脱口问:“怎么,要上街?”如果是昨天,太太一定会反唇相讥:“怎样?你就可以在外面‘野’到半夜,难道我出去走走就犯法了吗?”但是今天以“赎罪”的心情听到这句话时,感受就不同了。她笑着答:“没有哇,吃饭时间要上街做什么?”说着,一面把预先放在冰箱的冷毛巾送给先生擦汗。先生有点受宠若惊,急欲找寻的“突变”的答案。她环视屋里,看见整洁的客厅,花瓶里还插着鲜花,终于恍然大悟:“哦,原来有客人!”这句话使得朱太太深感内疚,深情的望着先生说:“不,我已经决定不在为客人整理屋子,而要为先生整理屋子和打扮我自己了。”
到教会参加晚间聚会回到家后,早一点哄睡小孩,夫妻俩在客厅边喝茶边聊天,不知已多久没有如此开怀畅谈过了。先生注视着太太,太太沉浸在幸福感受里,两人都觉得仿佛时光倒退了七年,重回蜜月里……不,比蜜月更充实,因为他们已拥有神赐给他们的产业—-两个可爱的孩子。以后他们都白天做孩子的好父母,但每晚让孩子早一点睡,然后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工作谈到家庭;从教会谈到圣工;商量如何帮助遭遇到困难的同灵。有时聊到深夜,肚子饿了,还相偕到附近的面摊去吃宵夜。
朱弟兄不再时时找朋友了,因为他已体会到了朋友只能谈“天”,但妻子可以谈“心”。朋友对自己的了解与关怀是有限度的,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妻子与自己是一体的,她的生命里有自己的生命,她以丈夫的荣辱苦乐为自己的荣辱苦乐,只有对妻子可以谈心里的真心话!受到挫折时,唯有从妻子那里能得到真正的鼓励与安慰!幸运时挣到钱,生活取得改善,能与自己共享福的是妻子与孩子。现在觉得生活充实且有意义!家,就是他活力的来源!这些改变都是夫妻两人不断沟通所带来的结果。朱太太越想越觉得,在某安息日由两位哑人的手语所得到的启示,是神巧妙的安排。她慢慢的体会到,夫妻之间只要改变一下观念,有一个肯让步,一切就可能完全转变—–由烦恼、唠叨、怒骂、冷淡、逃避的恶性循环,转变成开心、,欢笑、赞美、体贴、热情的良性循环。尤其让她感谢不尽的,就是当先生为了逃避家,而过度亲近朋友的那段时间,同时也与教会疏远了;然而现在他已体会到,与不信主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有时候从他们口中吐出来的污言秽语,反令我们的心灵受到污染,对灵性毫无早就,使圣灵担忧。他深觉在应该聚会的时间不敬拜神,找朋友去下棋聊天,无法使饥渴的心灵得到饱足,与“借酒消愁,愁更愁”的道理相似,不能算是享受,而是时间与生命的浪费。他现在更能把对家庭的关怀扩展到属灵的大家庭,关心福音的兴旺,多与同灵亲近。
谁说爱情会腿色?现在朱太太深深觉得婚后时间越久,彼此之间的;了解越深,爱情也越稳固。当然先生有时还是又不讲理的时候,但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争辩到底,讨回公道;她已习惯与对先生说:“好啦!夫唱妇随;算你对就是啦!”然后等到先生心平气和的时候,应用枕边细语,对先生慢慢解释,结果都百分之百的成功。
英国谚语云:“良妻制造良夫”,“柔和之妻指挥其夫”。圣经也指示我们:“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箴十四1)。朱太太已经完全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