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意外的收获

元宵节在即,但新年的喜事尚浓的一个星期天,有十位青年同灵光临寒舍,让我先感到一阵意外的惊喜。当我摸清了他们的来意后,更感到受宠若惊;原来他们是特地来和我沟通婚姻观念和问题的。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为了免除主人因招待客人而减少了谈话时间,居然客人各自备午餐来招待主人!

那天聚集的青年人也有已婚的,但未婚的青年全是已达婚龄的社会青年。不过他们来访的目的,并非为个人找寻婚姻的对象;而是将一般青年人的心声带个教会刊物文章的主笔。为了避免因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而无法轻松畅谈,特地选择了在家里以座谈的方式进行。这个构想可谓美善,不过我们还是不敢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而代之以家庭礼拜方式,在敬虔的气氛下完成饿了座谈会。因为这是一项非正式的座谈会,所以没有记录。我在事后,将大家所讨论的问题与结果整理出来,与读者共勉。让我们在主内更团结,沟共同维护超乎世俗、合乎神旨的婚姻观;更求神帮助我们,家庭建立美满的基督化家庭荣耀神!

有必要对家长加强指导“不可与非基督徒通婚”的问题。

目前,主内通婚的问题指导,偏重与青年本身。在各级学生灵恩会中都刻意安排了婚姻问题的课程,但平常的聚会却极少提及婚姻的问题,以至有不少家长对于子女的婚姻问题仍有令我们感到惊讶的偏差观念。例如:

(一)教会的男孩子,没有一个配得上我女儿。

(二)结婚是计较聘金与嫁妆的多寡,及其他细节。

(三)有条件较差的主内对象与条件优厚的未信者同时出现时,毫不犹豫的为子女选择未信者。

(四)女儿不可嫁未信者,因信仰会受影响;但儿子娶未信者没有关系,因为娶媳妇会跟我们来信主。(这是最矛盾且自私的想法:如果信徒的儿子都娶未信主的人,请问你的女儿要嫁给谁?)

(五)大媳妇或大女婿是主内通婚的,但其表现令人痛心,因此当其他子女要与未信者结婚时,父母不再坚持反对,甚至加以鼓励。

国中班与高中班的学生灵恩会,指导婚姻问题的对象是尚未达到婚龄的青少年,指导的重点宜放在灌输主内通婚的观念上面;因此出讲论圣经的教训外,应多拿出与未信者通婚的恶劣后果之现成实例加以证实,藉以加深学员的观念。

在主内通婚一定会幸福吗?

主内通婚只是幸福的开始,以后的幸福家庭须靠夫妻共同来建立。在主面前结婚,同样接受祝福,但是婚后有的过得极美满,有的却与未信主的家庭无异,几乎到了家庭瓦解的边缘。这是为什么?神要我们在主内通婚的旨意本为美好,可惜有人会错神的意思,误以为只要照神的吩咐在主内通婚,婚后一切都应是美好顺利的;因此婚后发现对方的缺点时,就感到震惊,而开始怀疑神,埋怨介绍人,自叹命苦—-因为必须忍耐一生不得离婚。他不断羡慕别人的美满,自认今生今世已与幸福绝缘。对这一类的信徒,实在应该帮助他们加强心里建设。他们忘了虽然我们已经的着进天国的凭据—–圣灵,但目前尚带着血肉之躯,生活在凡间尘世,属肉体的软弱是难免的,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若愿欣赏美丽的花朵,就得当起细心的园丁;先对花草付出关爱与照顾,然后才能观赏盛开的花朵,享受它的香气。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啊!

婚前不可有夫妻的行为,童男童女才配在主前举行婚礼,接受祝福;若在婚前已有了越轨的行为,却为了面子,伪装成童男童女,在会堂举行婚礼,则祝福会变成诅咒。这一类的夫妻在婚后,神的惩罚必然会临到。但不知内情的旁观者,还以为神无缘无故不断击打虔诚良善的信徒,而错认为与未信主的人通婚的人反而平安幸福。

不可含怒到日落。夫妻之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绝对避免故意选择足以激怒对方的话语,来互相伤害;纠纷平息后,两人应该心平气和的好好讨论这件事的起因和自己的看法,并有勇于认错的雅量。在家居生活里,若能“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缺点”,就不易起风波。

把爱情的基础建立在了解上面。对婚姻不可存着太多的幻想。对配偶失望没有关系,因为失望不是绝望。为了荣耀主名,应当互相容忍,培养感情,共同建立爱情稳固的家庭,如果想找一位完全合乎理想的配偶,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婚后了解的越多,感情也就越深。

不要把子女宗教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妻子去担当,(则会使目前教会普遍的缺点。)由一家之主带动全家大大小小的信仰,相信更能蒙福。

为什么要结婚?

据一项社会调查,在婚前先确定结婚的目的后结婚的人,只占百分之二十弱。大部分的人都是:①因为别人都结婚;②因为父母要我结婚;③为生理上的需求;④不知为什么;⑤为结婚而结婚。

我们基督徒都明白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可十6~9),且开始与伊甸园(创二8,18~25)。而神为人设立婚姻的目的是:

(一)使男女有伴,可以互助、互依(创二18,20;传四9~11)。

(二)使人生养众多,绵延不绝(创一27~28;马二15)。

(三)为避免淫乱的事(林前七2,8~9)。

(四)使人得享天伦之乐(诗一二八篇)。

(五)藉以更明白基督与教会的亲爱(弗五22~23)。

神为人设立婚姻的目的全是出于神对人的大爱,因此基督徒在结婚以前必须把结婚的目的理清楚—藉着婚姻,把道理守得更完整;夫妻相辅相助,养育敬虔的儿女,建立基督化家庭来荣神益人。

人的成熟不同,要做自觉已经成熟了,才可考虑婚姻问题。因此旁人不要以年龄来决定某人已经超龄,而以奇异的眼光来看所谓“超龄”的兄妹。

现今的女孩,都受过教育,有谋生的能力,有独立的思想;结婚的目的非为找长期饭票,而是找一位能彼此沟通、相互帮助的丈夫,过有意义的生活。若嫁给未信人,或弟兄娶未信主的妻子,对方不一定会跟我们信主;夫妻两人信仰不同则思想各异,要如何沟通?肉体生活或许不会虚空,但精神生活是虚空的。

婚前多交往、多了解,对婚姻后的生活有帮助吗?

在今天这个民主、开放的社会里婚前先交往几年才结婚是及普遍的现象。欧美国家,甚至有经过一段“试婚”后才结婚的,但仍无法白头到老尚且多人认为:因不了解而结婚,因了解而分离,离婚率也不断上升。由此可见婚前的交往对婚后的生活不一定有帮助。

台湾有句俗语:“睡破三件席,还摸不透他心理。”在古老的社会里,结婚是婆婆娶媳妇,不是儿子娶妻子;在婚前不要说交往,连选择对象的自由都没有,等婚后才慢慢开始了解对方。但是在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夫妻都能恩恩爱爱的过一辈子。可见只要对婚姻的观念正确,婚前的了解是婚后幸福关键之说不是绝对的。

在过去封建社会里,风气保守、纯朴,夫妻的思想单纯,认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但夫妻相处在一起无聊的时间却充裕,互相关怀的机会也多。因此婚前虽然不相识,可是婚后慢慢的从彼此的了解中培养感情,所以发生婚变的可能性也很少。今天生活在工业社会里,人的思想复杂,工作繁忙,夫妻相处的时间有限,因此在婚前有个彼此有个程度的沟通与了解是必要的。不过把“自由恋爱”式的交往当成婚后幸福生活的保障之看法,我们仍无法赞同。

靠婚前的交往,想完全了解对方是不可能的事;在婚前对非夫妻的异性滥用感情也是不合乎神旨意的事。因此我们仅止于冷静的从介绍让所介绍的,或,在教会内自然认识的弟兄姐妹当中,选择一位合适的人当终身伴侣;婚后从更进一步的了解中慢慢地培养感情。婚后生活在一起的时间愈久,爱情也就愈深且稳固。若在选择的过程中轻易的付出感情,则势必造成“放弃这个感情,再培养起另一个感情”之局面,这与世俗的自由恋爱何异?

因每位青年的成熟度与信仰根基的深度不同,因此无法规定婚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互相交往了解;最重要的还是靠祷告,球神帮助自己做正确的选择。

五、在婚前,可以求神启示自己未来的配偶是谁吗?

对于这点,大家的观点都一致认为不可以,相信神不会指示。理由如下:

1,当神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和夏娃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世界上只要他们一对男女。但是今天人口这样多,在婚姻上神给予人有充分选择的自由;神令我们在同灵之间,选择一个人当终身伴侣,你既然选定了,就应该负起责任,认为:“这是神为我配合的人,”不可离婚。神不会硬性指定某一个人是你将来的配偶;否则与未信者结婚的人,难得神将他配合给未信者的吗?

2,如果神会指示,万一他所指示的人是你非常厌恶的人,那么并不等于逼你终生不嫁娶吗?

3,偶尔会听到在婚姻上得到神“明确的启示”之类的见证。可是仔细观察他们的情况,全是“互相有心灵感应的人,分别祷告求问神,结果圣灵充满,心里喜乐,就认为得到神的启示”,这样该算是神的意思还是人的意思?

4,某教会的甲太太为女儿的婚事操心祷告求问神,谁是她将来的女婿?结果“神明确的指示”A弟兄,甲太太深信不疑,将此事告诉传道,请他做媒。但是这位传道又受另一个教会乙太太的委托,也说的到“神明确的指示”,请他替女儿与A弟兄进行婚事。传道告诉这两位忧心的母亲说,神不会将A弟兄同时指定给两位女孩,这个启示分明不是出于神。现在,A弟兄已经与丙太太的女儿结婚了。

5,小说里的爱情故事都把婚前的爱情描写的美艳芬芳,扣人心弦,如—–在开头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清雅飞逸,仿佛有一个新我,自始我中飘然游离而出,让未婚的青年看了心动,蠢蠢欲动。爱情在夫妻之间,真的是如此美妙;在未信主的未婚男女之间,也许他们认为有权利享受这种爱情。然而,对我们这些正走天国路的未婚青年,爱情真的是如此吗?如果神给两位当事人提前启示将来的伴侣,则两人都免不了产生爱情,但因结婚的时候未到,必须把爱情深埋心底,没有表露和发泄的正当途径,两人都日夜受爱情的煎熬,这算是折磨,还是祝福?当然曾经如此结婚而过着美满生活的夫妻应该感谢主,但不要想别人推介此法,因为别人信心不一定跟您一样好,说不定同样的方法给别人带来的是一场灾祸。

六、不要歧视与未信者通婚的信徒。

1,有部分青年在婚事在遭遇挫折,就转移目标,从未信者当中寻找对象。更有些青年完全不把与非基督徒通婚当一回事。但也有因年龄关系,在会内找不到对象,不得已而与未信者通婚者。

2,预防重于治疗。因与未信者通婚的结果,离弃神的例子太多太多,触目惊心我了防止未婚的青年重蹈覆辙,难免说话要重一点。但即成事实,教会不但出来没有歧视过,反而以无比的爱心与关怀,努力想把那不信的另一半引到神面前,虽成功的比率与理想相去甚远,但教会还是锲而不舍,决不放弃这方面的工作。

,目前婚龄的青年有女多与男的现象,弟兄就自命不凡,因为可以从众多姐妹中任意挑选,态度狂傲。

1,此案立刻引起一位弟兄强烈的抗议,他觉得无比委屈。

2,经热烈讨论的结果,一致认为却又这类想法的弟兄,不过及其少数;绝大部分的弟兄不但没有如此想法,反而暗地里常常为姐妹们祷告。。感谢主!在属灵的意思里,手足深情的仍不乏其例。

八、目前有许多超龄的姐妹,仍然苦苦的等待着主内通婚,教会对她们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吗?

1,通婚青年女多与男的现象不仅存在教会内,也是今天社会上普遍的现象。其实仔细分析观察,并不见得是真的女多与男,而是年龄较大的男孩不愿娶与自己同龄的女孩,他们愿意与小自己好几岁的女孩结婚。

2,“教会里不宜强调‘女多男少’的问题,因为一些姐妹听了之后,怕将来找不到对象年纪轻轻的就与未信主的人恋爱结婚。”对于此种建议,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讳疾妒医,只靠避免谈论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一方面要加强青年的心里建设,一方面亦当帮其想办法。

3,对于此案,笔者在两年前北部区婚介委联谊会时,已经提案讨论过,当时会决议:①对年纪较大的弟兄,尽量娶与自己同龄,或大自己一两岁的姐妹。②娶妻大与夫,现在过着美满生活的主内已婚夫妻,多将此类的见证刊登在教会的刊物上,藉次鼓励未婚的青年弟兄;但遗憾的是两年来效果不彰。

4,今天教会内的此种局面,可说是因过去的“儿子娶未信者没关系,但女儿不可嫁非基督徒”的偏差观念所造成的恶果。因为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求生“重生”。我们多多引入来信主,藉着我们的热心和爱心,说不定神在新增加的选民当中,自然的替我们解决问题。

九、青年对婚姻介绍委员的期望。

1,教会的接受工作不比世间的媒人,介绍人不必为了促进一门婚事成功,而到双方去夸大对方的长处,以免在婚姻后让双方都有受欺骗的感觉。

2,除了介绍委员外,希望另设婚姻问题辅导员,有较年轻的已婚弟兄妹来担任;让辅导员做青年与介绍委员间的桥梁,促进青年与婚介委员进一步的沟通。

3,介绍了一门婚事后不要逼着双方快点决定,以免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4,有一位介绍委员问姐妹:“你喜欢哪一位弟兄,干脆告诉我,好让我给你们进行看看。”用意虽佳,但可以说是最下策。主内的女孩子在这方面是非常保守含蓄的,这种方法使女孩感到莫大的羞辱。

5,许多知识青年对婚姻介绍服务中心的功能抱着怀疑态度其实婚介委员服务的对象不限与信仰较好,表现较佳的知识青年;那容易被忽略的不常来聚会的青年,更需要介绍委员的关怀与服务。因为同时神的子民,人人都有在主内通婚的权利与义务。婚姻介绍服务中心的价值与功能是不能否认的。

6,青年不希望介绍人给一位青年同时介绍几位对象任其选择。

青年所提供对目前介绍制度的缺失之补救办法。

1,要介绍人完全了解男女双方的个性、兴趣、家庭状况、成长背景···等,然后才进行介绍是几乎不可的事;为了避免因婚前有错误的了解,而影响婚后的幸福,应该有一个补救办法。

2,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祷告、交往沟通了解后,双方家长与本人都同意时,在订婚前,介绍人必须把两位当事人请来,让双方当面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嗜好及其他情况都坦白的说出来。(笔者按:过去曾经相亲过几次,与某人交往过,或曾对谁动过感情之类的话不必说。婚前保守‘心’的圣洁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万一有了感情债时,在选定了终身伴侣的时候,自己向神负责,把以前的感情债一笔勾消,不可在心坎里留下丝毫痕迹;宜诚心诚意以新面目相对。如此行,不能算是“欺骗”对方。因为这类事,容易留在对方的心底慢慢发酵,终变成感情破坏的导火线。)介绍人晓以神的恩慈,大家同时神的儿女,神的慈爱遍及每一位儿女,有时他为了帮补一位信心软弱缺点甚多的女儿,特意配合一位教刚强完美的伴侣。因此,在婚后发现对方有什么缺点时,不要大惊小怪;顺服主的安排接受这个事实才是正途。如果藉着婚姻,让自己去帮助自己的另一半,使软弱的变刚强,幼稚的变成熟,而与自己携手奔跑天国路来荣耀神,相信必蒙受祝福。今天,已经把自己的一切坦白的说出来,由自己来做决定;既然决定了,就要对神负责,不可退婚也不可离婚。

座谈会结束了。在属灵的大家庭里,两代之间本就不应有鸿沟的存在;青年肯定自动的找老一辈的同灵沟通观念,实属难能可贵。与青年座谈后,觉得他们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真挚、善良均为教会青年的特色;他们对教会有顺服的精神,却不盲从;有求改革的热忱,却不行动;具备着接受劝告与勉励的胸襟。主赐他们有属灵的智慧,思想纯正,见解中肯,有稳固的信仰根基,更有肯为主牺牲的精神;许多青年几乎把80%以上的休息时间全奉献给主,默默的做着圣工。这一代青年的学严,普遍比上一代的信徒为高;虽然免不了有少部分青年被世上的小学掳去(西二8),但绝大多数的青年都是爱主的。真教会的青年有雄厚的潜力,他们可称得上是生气勃勃、迈进世界传道的生力军,是未来教会的柱石,是主将重用的器皿!今天,他们所提供的一切,对我来说,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个人更认为这是因为近年常发表有关婚姻的文章,翼盼帮助青年建立正确的婚姻观念略尽绵薄,所蒙主特别的奖赏!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