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做个啦啦队好吗

「向日葵总是令人感到温暖。」

这天,雨天,向日葵的心情不好,垂头丧气暗自流泪,没有人注意到她。

这时有一把伞撑了过来,问她:「妳心情不好吗?」

向日葵抬起头来,笑着说:「因为妳一句话,心情又好了,向日葵再度抬起头来,温暖的对着人。」

在这段话之后,还有一句:「老师,妳好吗?」

当时心情低落,看了字条,跑到谘商室痛哭一场,然后写了张便条:「因为你撑了伞,我又好了!」

有时,我们对朋友的压力无法伸出援手时,何妨做他的拉拉队,为他加油,帮他打气!

、例子

有一位军医,随着军队四处出征打仗,在战场上救治伤员,当他看见他的病人痊越后,又继续投入战场,继续作战,然后再次伤亡,他心中十分伤痛,这种情形反复多次之后,他终于崩溃了。

他偏激的想着:「如果我的病人命中注定要死,又何必我来医治他?如果我的医治是有意义的,那他又为何去战死?」

他不明白当一位军医的意义何在?心中乱得无法继续行医,只得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经过几个月的潜修,他又再次回到军中,继续行医,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我就是医生,我的工作就是医治伤员。」

生命之中谁没有压力,但是不是生命中有目标,就比较能够与压力共处?

什么是压力?压力就是压力因子(刺激)和压力反应(我们对压力的反应)的结合,若没有同时具备这两种成分就不算是压力了。约瑟在面对兄弟出卖、主人误解的压力下,依然从容不迫,维持敬神爱人的生活态度;但以理在政治对手、信仰逼迫的压力下,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态度,每日与神相交;保罗岂不在两难之中吗?但他仍是向着标竿直跑;他们面对压力的信心,令人敬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在花园中工作,有人问弗朗西斯:「假如今天太阳西下的时候你会死,你会做什么?」

他抬起头笑着回答对方:「我会尽我所能把花园的工作做好。」

、例子

有一位渔夫出海捕鱼时,没多久从收音机听到有强烈的风,别的渔夫纷纷打道回府,唯独他不愿那么早,他想大概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再捕些鱼,于是他决定再多留些时间,没想到风浪却快速的转变了。当他想要辉煌回航时,却遇到困难了。

当他的船离岸边几十海浬时,很不幸的,他的船被大浪打坏了通讯设备和罗盘,全都毁坏而失效了,还好,船的动力还能使用,于是他朝着灯塔的方向前进,谁知不一会,灯塔却也不亮了,四周一片漆黑,他失去了方向,不知要往哪里走,正想恐怕命在旦夕了。

这时候竟然奇迹似的看见一片火光,他心中明白那一定就是岸边了,于是他加速前进,没多久,果然回到岸边,也回到家了。

但是,当他回到家中时,他才明白刚才看的那片救命的火光竟是家遭火神吞噬的情形!在家门的焦土前,夫妻俩有了不同的心情。

先前妻子以为丈夫身亡,家中又遭祝融,痛苦万分;看到先生平安归来,悲恸中有一丝欣喜,尤其当她知道是家中一把火救了先生时,失火的痛苦减低了;但对先生而言,获救的高兴却因为家中的失火而难免惆怅了起来!

这真是奇怪啊!世间事本就无常,是不是就如老子说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呢?祸福之间本就不是绝对,无需给自己太多压力,因为强弓要虚的时候多,满的时候少,才能维持弹性,成为强弓,总是拉紧的弓,是不可能射出有力的箭!

有时候看起来是好事,却已种下了未测之祸;有时候看起来是坏事,却是恩典与祝福;因应之道,就是平常心,想必也就是「交托」啰!

有人问大师:「如何体验生命?」

大师拿出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交给他说:「装满水,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明白。」

不多久,学生回来,再问:「葫芦口太小,盐装进去不化,筷子伸不进去,搅不动!」

大师不说话,拿起葫芦,倒掉一些水,再摇了几下,盐就溶化了。大师说:「一天到晚追求,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

如果溺者不停止他的挣扎,善泳者亦无法拯救他;是不是如果我们不停止自己的活动,神也无法替我们做什么?也许并不是神不肯,而是我们的干涉反而拦阻了祂的工作?

、例子

有一栋楼房发生大火,所幸消防队员及时赶到,很快的将火势控制住,并且救出了部分的居民,可是就在这时候,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呼叫声,大家循声才发现他正在顶楼,火势依旧包围着,情况十分紧急,小孩的父母极力推开消防员,想要冲进火场救人。

有一位消防队员试图救出小孩,但是风势很强,火势很大,他始终无法接近小孩,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大家看得心惊胆跳,为消防队员和小孩着急,也有人为他们祈祷,大家都希望奇迹会出现。

这时候,群众中冲出一位年轻人,大喊着说:「让我们为消防队员加油!」结果所有的人都很有节奏的喊着:「加油!加油!」场面十分感人,那位消防队员受到这样的鼓舞,也一鼓作气的爬上顶楼,闪电般的救出小男孩。

好温馨的一则故事,好伟大的消防队员,但同时,那位年轻人也令人感佩!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台面上的人,如果提供一杯凉水的人,只救了一个人,但他所救的人却救了难以计数的人,留名可能是被救的那人,但能使这事成就的是谁呢?我们或许总是忽略了身边不着痕迹帮助我们成长的人。

有一位成名的画家,探访他的启蒙老师,「老师,您怎么还在教这些?你应该让他们自由发挥。」

老师说:「孩子,别忘了,你是从规矩方圆中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啊!」

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助人一臂之力,但若我们什么忙都帮不上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至少可以做对方的拉拉队,如举起代祷的手(出十七8~13),是否?

四、末了的话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叫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我们常说:「赞美的话容易使人跌倒。」也许赞美的话真的试炼着被赞美的人,但何尝不是也考验着说赞美话的人,是不是真心?我们也别忘记圣经上也有这样一句:「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廿五11),鼓励赞美的话,可能就是这句说得合宜的话,我们为什么吝于表达呢?

所以,不要认为只有舍生取义、牺牲奉献、慷慨解囊才是助人,有时只要我们心存善念,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声招呼,或是一个鼓励的动作,都能够让对方感到鼓舞和兴奋,使他再接再厉,所以当我们受限环境、时间等原因,无法对朋友伸出援手时,可以做他的拉拉队,为他加油,帮他打气。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