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隐基底洞的恩怨—割下扫罗的衣襟

引言

撒母耳记上第二十四章

自从大卫打败歌利亚,成为民族的英雄,得众人的爱戴,扫罗就开始怒视大卫。(撒上十八7~9)

大卫做事无不精明,耶和华也与他同在,扫罗见大卫作事精明,就甚怕他。(撒上十八14~15)

由此,展开一连串的逼迫与追杀,以至于大卫要远走他方;如今大卫来到隐基底的旷野,扫罗和其部属亦追寻而至。碰巧路旁的羊圈附近有山洞,扫罗进去大解,岂知大卫和他的跟随者,正藏在洞里深处……

此故事,我想就扫罗与大卫的立场,分开来探讨,俾于其中得教训。

一、扫罗

1.梁木与刺的省思(太七1~5)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多数人看不清自己的状况,而只一味地要求别人,批评别人。

就如扫罗般,一心想追杀大卫,反倒被割去了衣襟。

所以,让我们多想想自己吧!

2.得饶人处且饶人

凡事给人留个余地,不要逼人太甚,否则将自取其辱。

就像扫罗对大卫,真的是赶尽杀绝,不留一丝给他喘气的机会,何苦呢?

「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撒上廿三14)。只因嫉妒心作祟,疑神疑鬼地怀疑大卫将对他不利,大卫固然四处逃窜,扫罗却也疲于奔命!

说来可悲,只为心中所存的,一个不真实存在的阴影!

如果不是一味地追杀大卫,扫罗根本不会有洞中被割衣襟的窘况了。

另举一例参考: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他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的把柄。

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的问,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约八1~9)

这段圣经中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好似得理不饶人般,言词咄咄逼人;不论是对主耶稣或淫妇皆然。

对主耶稣,他们是要得着告主的把柄;他们压根儿认为,耶稣不能违背摩西的律法,也不能违背罗马的法令(因当时犹太人没有将人判死刑的权力);其实他们知道该怎么处理的,只不过藉着这可怜的妇人,要来陷害耶稣罢了。

瞧他们的举动,还真以为自己很有理,见耶稣不回答,竟然「不住地问」;我想,当时他们心中一定暗暗窃喜!

谁知耶稣却石破天惊地冒出一句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个都出去了。

简直自取其辱嘛!

对于淫妇,他们的态度更是残忍;不错,淫妇犯错咎由自取;可是他们将淫妇当成一个工具,陷害耶稣的工具。他们只看到淫妇所犯的罪,却从来不静思自己的过犯;难怪逼得主耶稣,只好提醒他们大家,去面对自己的罪;结果是一个一个溜走。

早知会造成这么难堪的场面,何苦当初「相煎何太急」的傲慢呢?

诗云:

「他们为我的脚设下网罗,压制我的心;他们在我面前挖了坑,自己反掉在其中。」(诗五十七6)

真是害人害己!

哈曼何尝不是呢?(斯五~七章)

他如果不是急着要陷害末底改,何苦于天未亮,就到王宫求见亚哈随鲁王,以至有随后为末底改牵马的狼狈相呢?以及蒙着头忧忧闷闷回家的苦闷?最糟的是还受到妻子的奚落。(六13)

要不是他做个五丈高的木架,想将末底改挂于其上,怎会落得变成自己被挂于其上的下场呢?(七9~10)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滚石头的,石头必反滚在他身上。」(箴廿六27)

诚非虚言!

3.明处与暗处

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当你由光亮处,突然进入黑暗处,视觉一时不能适应,调整不过来,则一切都看不清;直到待了一段时间,各方面慢慢适应了,就多少可看些轮廓了。

扫罗就像这般;他刚由外面进入洞里,也就是由明亮处进入黑暗里,他根本看不见洞内深处躲藏的大卫;反倒是大卫和他的部属,早就躲在洞内,他们已经习惯在黑暗中视物,何况扫罗又是由洞外进入,更是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扫罗并不察觉;别人要杀他,乃是轻而易举的!

我常想,假使扫罗不是这么疯狂地要置大卫于死地,拚命地追杀;或许,也不会有隐基底洞中,被割掉衣襟的这种机会了。

寻索猎物的,似乎成了别人的猎物!

扫罗,也真的太急躁了;听到一点风吹草动,他就急着去搜索……

看,「西弗人上到基比亚见扫罗,说:『大卫不是在我们那里的树林里山寨中、旷野南边的哈基拉山藏着吗?……』」(撒上廿三19)

扫罗说「他若在犹大的境内,我必从千门万户中搜出他来。」(23节)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去寻找大卫……扫罗听见,便在玛云的旷野追赶……」(25节)

你看,一点点风声,马上就草木皆兵……;未免太紧张了吧?也因此,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目标。

「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箴十七28)

愚昧人静默不言,就是「隐藏」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愚昧显现出来,不要让人看穿了。因此,能够有自知之明,「闭口不说」,这是最安全、保险的作法了。

有些人,一直以为将别人的缺点、是非,统统抖出来,就是突显了某个人的缺失。我想,未必如此!

说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扫罗,是用刀追杀大卫。今日许多人,则是口诛笔伐,极尽毁谤之能!

被毁谤之人,固然形象似乎被突显被破坏,然而毁谤人者的嘴脸,何尝令人忘怀?

他岂不自暴目标,告诉别人,我就是这副德性,这份尊容?

要例子吗?

a.米甲(撒下六16~23)

我们倒要谢谢米甲,若不是她那么骄傲,看不起大卫属灵敬虔的举动,以那般轻贱鄙夷的态度去嘲笑大卫;我们真还不知道,这位「第一夫人」的华丽外表下,居然是包藏着坏透了的丑陋属世情操!

我个人真的要大大感谢米甲,她的例子教导我这种属灵功课;当你在批判某人时,同时也正在突显自己;你将让自己放置众人的眼光中,那即是「明处」,让大家把你看个「晶莹剔透」!

别忘了,下次当你正在「大放厥词」时,你是正在让众人把你看个精光!

b.米利暗(民十二章)

摩西的姊姊米利暗,在大家心目中,一直是个巾帼英雄;想不到的是,她竟也有一些令人咋舌的举动。那就是因着嫉妒,而毁谤自己的弟弟摩西;假使不是这个故事将她「曝光」,我们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哩!

结果,还是因着她毁谤摩西,被神责备,而把自己于光中,让神让人,将她看得透澈!

「凡事受了责备,就被光显明出来,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弗五13)

所以,小心了,愈喜欢批评人、攻击人、毁谤人的人,当以此为鉴;当你愈逼迫别人时,愈是将你自己内在的素质,那个真正的我,不断地向外人展示。

别人很容易窥伺得一清二楚,甚至要取你的性命,是易如反掌的!

因此,别处处得意,洋洋得意……

c.浪子之兄(路十五28~32)

浪子比喻中,弟弟放荡形骸,固不可取;但哥哥那种瞧不起人的态度,也好不到那里去。浪子去远方放纵,哥哥却失落于「家中的远方」;若不是他生气,不肯参加父亲为失而复得的弟弟所办的筵席,我们还真不知道,他对父亲及兄弟的感情呢!

瞧!他如何对父亲抗议:

「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但你这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他无法体会老父的心怀,更没有兄弟间应有的手足之情……

这一切情境,却都在他生气的当儿,完全呈现出来了。

有时候,我们就是太暴露自己,甚至太招摇过分了;别人恩待我们,我们常不知道,还沾沾自喜!

就像扫罗一般,若不是大卫心存仁慈,他早就没命了!

「愚昧人行路,显出无知,对众人说,他是愚昧人。」(传十3)

所以,作人别太过分,太招摇;别得理不饶人,否则总有那么的一天,「失脚」的一天……

到时,可不一定只是被割下衣襟而已;焉知,世上像大卫般地心存慈仁且敬畏神的人,实在不多见……

二、大卫

在此故事中,最动人心弦的,大概是「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随后大卫心中自责……」(5节),这情节了!

1.先看经文描述

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4~7节)

其实,就大卫当时所表现的态度,可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高尚情操,因着敬畏神,他放弃了常人的血气反应。

别忘了,扫罗是疯狂地欲置大卫于死地的;如今,局势逆转,反成了大卫的囊中物了……

2.行动进行容易

扫罗完全没有防范和心理准备,要杀死他真是易如反掌。

绝好机会,再加上容易执行,难怪连他的部属,都认为千载难逢,时候到了。

3.大众欣然同意

有时候我们的行动,不能得多数人的赞同,我们会觉得孤掌难鸣,事情就很难进行。

大卫的部属,却是在这节骨眼上,主动提出,要把握机会将扫罗除掉。

4.扫罗对他不好

人的通病,喜欢「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五38)

扫罗既是以恶对待大卫,大卫自然也该还他以恶才对;然而大卫却还诸以善。(撒上廿四17~28)

5.为了自己安全

扫罗是天天寻索大卫的(撒上廿三14),所以大卫是天天生活在逃难之中,一点风声鹤唳,就草木皆兵;这种紧张不安的日子,委实不好过。

如果,将扫罗除掉了,自己即可停止这种逃亡的日子,何乐不为呢?

以上所提的,皆合理化地构成了大卫将扫罗杀死的动机;再加上一个更冠冕的理由,那是大卫的跟随着所提出的:

合神旨意

──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4节)

一切的理由,似乎都促成了大卫杀死扫罗行动,变为责无旁贷的根据。

然而,大卫却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

大卫心中自责:只因割下扫罗衣襟

我想,如此的反应,显出了大卫灵程的深度。明明他可以杀死扫罗的,如今宽恕他,只割下他的衣襟,真是很恩待扫罗了。

换作一般人,大概会以这么高尚的情操与举动,大炫特炫;甚至会拿着所割下的小片衣襟,到处卖弄及展示:看我多有爱心、多伟大……

然而,大卫毕竟非你我凡人之辈;当他割下衣襟后,竟然「心中自责」。

他所持的理由是

「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6节)

他也当面对扫罗说

「我爱惜你……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10节)

大卫因着尊重神,所以也尊重人。

因着爱神,所以也爱人。

他向我们表明一个伟大的理念;即人在日光下的举动,都是在神圣目的鉴察之下。因此他说「我在耶和华面前」……

这是个伟大的信仰意识!

耶稣所说「无知财主」的比喻(路十二16~21),就是空有属世的聪明,却缺乏了「活在神面前」的生活意识而遭诟病。

大卫因为对神的尊重,爱屋及乌,对神所膏立的人也尊重;所以他「不敢伸手害他」(6节)。

这种「不敢」,正是信仰中大无畏正气的表现;不敢,常人了解的,都以为是畏缩、胆小;其实大卫是尊重神,不敢凭血气与人意,胡作非为;所以他的「不敢」,正是「大勇」的表现!

不知,诸君听过「勇于不敢」这哲言否?有机会的话,以后再与大家分享!

所以,我们看到不少人,好像很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做,其实那只是血气之人的无法无天之表现!

个人感动于大卫那么敏锐又细腻的心思;他不单不以宽恕扫罗而自喜,反以割下扫罗衣襟而自责。好像,自己犯了什么严重的过错!

一般人鲜少自责的;大卫竟在此事上自责;足见他常自省己身的状况,在神的面前,是何等的层次。

四、愿神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

大卫虽有冤屈,但他不凭血气,自己报复,自己伸冤。扫罗虽有错,要猎杀大卫,但大卫却不因此得罪扫罗(11节)。

有些人,本来自己并没有犯错,但因为别人犯错,而连累到他,致使后来他也犯错,那真是不值得。

摩西就曾经如此(民第二十章)。

诗一○六32~33亦简单描绘:

「他们在米利巴水又叫耶和华发怒,甚至摩西也受了亏损。

是因他们惹动他的灵,摩西用嘴说了急躁的话。」

但观大卫,虽扫罗以恶待他,他却以善胜恶;虽扫罗得罪他,他却没得罪扫罗。

他甚至引古人俗语:

「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13节)

表现他的洁身自爱,不与扫罗沆瀣一气!

他虽不敢杀害扫罗,是因他尊重神,也尊重神的受膏者。他并不以为扫罗没有错,但解铃还需系铃人。扫罗的地位是神所赋予的,因此,他若犯错须要惩治,那当然还是由神来裁决!

这就是大卫伟大的地方!

今天不少人,自以为可替神任意来处理事情!他们越过了自我的权限,夺取了神的权限,犹不自知,还沾沾自喜,以为替天行道!

大卫愿意将他自己所受的冤屈,交给神审判,让神鉴察(15节)!

保罗的勉励,如出一辙(罗十二17~21)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所以,我们若对我们所敬拜的主,有真正的认识,知道是鉴察的主,慈爱兼公义的主,审判的主;我们尽可能放心地来到的面前,得的怜恤与帮助(来四16)。

求神让我们都有足够的信心,能够等待,等待……

你当默然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诗卅七7)

五、一条死狗一个虼蚤

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忍不下那一口冤气?而想与人计较到底?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我们不想被人看轻,不希望被藐视。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都有自尊!

可是看大卫如何去化解那人与人间的冲突点呢?

他询问扫罗:

「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14节)

换句话说,他自谦地形容自己,不过像死狗和虼蚤;他知道自己本就卑微,那别人不尊重他,也不为过了。

扫罗是「君王」;以国君之尊,竟然那么在乎卑微的他,那他也该聊以自慰了。

以对方之尊,竟百般寻之卑的不是,岂不太可笑了吗?

国王对乞丐,本来就不搭调,何况是对虼蚤,扫罗真是自取其辱了。

所以,我们应当学大卫,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将自己看得太高,往往无法抒解所受到的冤气……

大卫后来也再一次地用这种态度,去化解米甲对他的侮辱及讽刺。

「我也必更加卑微,自己看为轻贱,你所说的那些婢女,他们倒要尊敬我。」(撒下六22)

总之;大卫在隐基底洞中,不杀扫罗,只割下衣襟,尔后却心中自责的情境,为我们开拓美妙又伟大的视野;由洞中所传达出大卫的心声,的确令我们汗颜。

结语

各位主里的弟兄姊妹们,我们是否同大卫一样敬畏神,遇事忍耐等候,有冤屈苦楚,愿交神审判,而不凭人意代替神旨;盼我们亦能以善待恶,以德报怨!

啊!爱神的人,神也爱他……(箴八17)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