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的世界,包括从创世记至以斯帖记历史之范围。这时人类已开始在新的地域成长、分居,其环境之情况,和现今世界地理环境已经十分接近了,以下则依:位置、湖海、山脉、河流,四个单元来介绍。
一、位置
旧约世界的地域,到底包括了多大的范围,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若用地理学上的说法,就是根据经纬度所涵盖区域来说明明:
1.东西:
自东经约30度,也就是埃及、地中海一带,直至东经约54度,也就是两河流域,东西约横跨1100公里。
2.南北:
自北纬约27度,也就是埃提阿伯、埃及、古实,直至北纬40度之间的亚拉腊山,南北相距约也有650公里之远。
这个地区虽然不是非常的大,总面积只约650000平方公里,大概为美国本土的三分之一面积而已。
二、湖海
从地图上看旧约世界,明显的发现它的范围中,有六个湖或海,这六个湖或海即:里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死海、加利利海。
兹分别介绍于下:
1.里海<Caspian Hea>
此海是世界上最大之咸水湖,南北有430公里,东西75.6公里至195公里。圣经上从来未曾提到这个海,它其实不是海而是湖,并且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它的地理位置在两河流域<米所波大米>的东北,亚拉腊山之东边,全境大部份属于俄罗斯,唯南岸在伊朗
<Iran>境内。
2.波斯湾<Persian Gulf>
波斯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海湾,位在阿拉伯半岛的东方,由东南向西北伸入内陆,介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之间。古代世界的波斯湾要比现今,更深入陆地十八公里,而肥沃月弯的两大河流一叫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均注入此弯,并且在二河的会流处,形成了一大片的冲积平原。
两河流域不但对人类的文化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西亚的文化以及政治,其影响更大,已知世界七大文明古国,除了东方的中国、印度以及埃及、希腊外,亚述、巴比伦,波斯,三大古国,都是发迹于此的,是史学家所不能忽略的地区。
3.红海<Red Sea>
红海不仅在圣经中是个名海,在世界上的众海中,也是一个“红得发紫”的海:它是由南向北伸入陆地的,北端分成两股,将西乃半岛夹于V型的海叉之间(出十五4;民三十三l0;王上九26;徒七36)。
红海位于米所波大米和埃及的中间,即亚拉伯半岛的西南侧,也就是埃及的东边,因神使红海分开,让以色列民走干地过去的神迹而举世闻名。依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它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海,却也是历史上首见记载的大海之一,大约记载于公元前2000年,它的水温及盐度又是均属世界最高之列。
圣经记载:耶和华真神,按着祂向以色列民的先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誓,要将百姓领出埃及,进入祂所应许的美地,而预表世界之王的法老,却千方百计的阻挠,于是神借着祂所差遣的摩西,在埃及全地施行十大灾,在最后一灾杀了全国的长子后,埃及王才勉强放行。之后,却又想自红海边追回以色列民,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耶和华在众百姓面前,行了一个空前的大神迹——叫红海分开,让百姓从海中走干地而过,当埃及的追兵同样“下海”时,却惨遭灭顶(参出十四),从此,以色列民过红海的神迹为历代所传颂。
不过看到“红海”这个名称,第一个印象就让人想到其海水的颜色是否为红色,然此海的水与一般的海水一样,是青绿色,但是有些资料如此提及:它因局部区域有大量海藻繁殖,而呈现绛红色,故名红海。然而有一点不可忽略,并与红海关系极密切的,就是红海的东岸是以东地,以东——即“红”的意思(参创二十五30)。
以东人是源自以扫的子孙(参创三十六章),以扫和雅各的父亲以撒,原住迦南地南端,非利士地的基拉耳,弟弟雅各的为人,正如其名“抓”:
(1)他抓到母亲的心,得到母亲的偏坦。
(2)他抓到长子名份,他和母亲利百加二人,以欺骗的手段得到父亲以撒的祝福。
(3)他抓到表妹的心,使拉结爱他胜过父亲。
(4)他抓到岳父财产,其牛羊多过岳父。
“以东”,既然是“红”的意思,红人所居的海称之为红海,想必也有道理,如中国海和印度洋,不都因中国人和印度人而得名一样吗?尤其是以扫:
(1)他全身有毛。
(2)他皮肤是红色。
(3)他卖长子名份吃的是红豆汤。
(4)他住西珥山的红地(创三十六9)。
(5)他娶的是赫人一哨者红也(创二十六34)。
(6)他的生活天天见血(创二十七40)。
所以在样样都与“红”有关之下,称之为红海,无论是从历史角度,或是从人文角度来看,红海之称为“红海”,再恰当不过了。
若再从救赎的立场探究之,过红海就如基督徒受宝血洗(林前十l-5),这可能也是耶和华安排选民过红海的目的之一。
4.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之内海,迦南地在其东岸,圣经中称之为大海(书一4;民三十四2),除了近代取用“地中海”这个名词之外,从古到今,在摩西五经当中,若不是称之为大海
<Great Sea>,就是称之为西海<Western Sea>。顺便要提的是:有西海就有东海,以色列人心目中之东海,指的就是在迦南地东的盐海(参民三十四10-l2)。
摩西一生当中,从没到过迦南地,但却对迦南地了若指掌,因此,当他在其五经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民数记三卷里头,叙述耶和华应许之地的范围时,其详细和熟悉的程度,犹如亲眼所见一般,在民数记三十四章摩西提到有关迦南地的四界时,显然比神向亚伯拉罕的应许时的记载,描述得更加的详细了(参创十七8)。
综观从创世记一直到约书亚记中,圣经对于地中海一共有三种称法:
(1)大海——“西边要以大海为界,这就是你们的西界”(民三十四6)。
(2)西海——“……犹大全地直到西海”(申三十四2)。
(3)大海日落之处——“从旷野和这利巴嫩,直到伯拉大河,赫人住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书一4)。
5.盐海<Salt Sea>
在耶路撒冷东十二公里之处,经上都称之为死海(创十四3;申三17;书三l6)。又称为亚拉巴海(书三l6)、东海(民三十四2-3;珥二20),这海的水面低于地中海面,整个湖约在海平面下400公尺,加上海水含盐量百分之二十六,所以无生物在海中。
“盐海”,顾名思义,必是因海水的盐分特别重而得名,其实它是一个盐湖,且是世界最低的地方,周围极干燥,故又称为“亚拉巴海”(书三l6),其希伯来文的意思是——不毛之地、干燥之地。从北部流下来的河水,到了这干旱炎热之地,就蒸发得非常地快,因此湖中之水,永远无法满溢,所以约但河的水,只能流到此为止,不再往南流出,盐海始终成了一个有入无出的内陆湖,以致其盐分也就特别重,任何生物,均无法在这湖中生存,故又被称是“死海”。
现在的阿拉伯人则称它为“罗得海”,因罗得曾住在盐海边的所多玛(创十九1)。这海就在耶路撒冷东方,且遥遥与称为西海的地中海相对,故又有“东海”之称。
6.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
此海于新约时代事迹甚多,在旧约中鲜为有名,只称为基尼烈湖(民三十四11;书十二3),水面低于地中海约120公尺,水深约250公尺。
约但河由北向南流,加利利海是其注入的第二个“湖”。此海也是迦南地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巴勒斯坦的东北部,北距米伦湖不到十五公里。由于其四周的地势变化多,不但风景极为优美,而且鱼产量也很丰富,因此,是该地区最大且最重要的淡水湖。
加利利海亦称太巴列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p.260>,其余尚有四个名称即加利利海
<Sea of Ga1ilee>、基尼烈湖<Chinnereth>、革尼撒勒湖<Gennesaret>、提比哩亚海<Sea of Tiberias>,共计有六个名称。
约但河流到这里,已经低于海平面约210公尺了,河水极为清澈,在此深洼之地,形成了加利利海,其最深处在湖的北部,约45~50公尺之间,湖面呈梨状,南北约20公里,东西约9.6公里<参百科全书p.870>,周围地区气候良好,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量也特别充足,所以自古就是迦南地各族的必争之地。
从新约圣经知道,加利利更是主耶稣足迹所常到之地,祂巡回宣道的时候,就常常往来于加利利海两岸,以及四周的许多城邑或乡村,故和此湖的关系至为密切。我们知道:主耶稣长大的拿撒勒小镇,距加利利海约二十公里而已,它在地理上属下加利利区,当时此区聚集了各式人种,其中有为数众多的犹太人,主耶稣那些温和的门徒和狂热的奋锐党人,都出于此区,难怪这儿成了主耶稣工作的一大重点。祂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太四23),并且常常题到此湖沿岸的伯赛大<Bethsaida>,哥拉汛
<Chorazin>、迦百农<Capernaum>、马加丹<Ma-gadan>、提比哩里亚<Tiberias>,且到更远的低加波利<Decapolis>一带,大行神迹。
加利利海的湖水,主要来自约但河,然而湖泊对约但河,也产生了调节和澄清的作用,湖中淡水鱼种很多,近代以出产“彼得鱼”闻名,凡来此观光之客旅,必啖之而满足。自从以色列国复国以来,北面与东面的环湖平原已引水灌溉,改进耕作技术,农业得到发展,湖上且有定期汽轮来往于湖滨城镇之间。
三、山脉
接下来要说明的,是圣地的山脉。圣地一带的山脉,在地理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且都在旧约的世界范围之内。以两河流域以北的亚美尼亚为中心,共有五支山脉散发而出,这五支山脉在圣经中,有的颇负盛名,但也有鲜为人知的,此五支山脉分别为:亚拉腊山脉、加斯比央山脉、撒古列山脉、利巴嫩山脉<经中最有名>、托鲁斯山脉。
限于圣经地理范围的关系,本单元只介绍亚拉腊山脉、利巴嫩山脉和托鲁斯山脉:
1.亚拉腊山<Mt.Ararat>
亚拉腊山山脉最高点约有5200公尺之高,是旧约世界四大河的发源地,当洪水消退时,方舟就是停在此山(创八4)。亚拉腊山不只山高,纬度也高,因山高故雪水就多,所以这儿的水量极充沛,两河流域中之一的伯拉大河,就是这样形成的(王下十九37;耶五十一27)。
从地图上来看,亚拉腊山介于里海和黑海之间,约在里海之西,现在的土耳其<Turkey>之东端,外高加索山脉<Mt.Caucasus>之南,是座一死火山,它正好是土耳其,伊朗、俄罗斯以及亚美尼亚<Turkey、Iran、Rossia、Amenia>的交界处。
亚拉腊山有两座主峰,其高度分别为5140公尺以及3899公尺。因为洪水之后,挪亚的方舟停在此山,所以亚拉腊山是洪水后人类新的发源地,今天亚美尼亚人自认为他们就是洪水泛滥后,世界出现的第一批人种。
2.利巴嫩山脉<Mts.Lebanon>
此山脉在圣经中大有名气。它原是一对山脉,不是单系山脉,地理上称之为利巴嫩对山
<Mts.Anti-Lebanon>,也就是双胞山脉,它的地理位置在巴勒斯坦<加利利>的正北方,与叙利亚海岸平行的山脉,因它又分东、西两山脉,利巴嫩对山的称呼就是因此而来,两山系中,在东的是外利巴嫩山,而东脉的黑门山,正是约但河的发源地。
黑门山<Mt.Hermon>,有“高峰Loftypeak”的意思,因为这里的位置属北半球的高纬度区,加上它的主峰高达2900公尺,比台湾的最高峰玉山稍低,因冰雪终年覆盖其顶,如山之白头而得名。一般而言,有高山就有雪,有雪就溶成雪水,于是黑门山就成了约但河的发源地。利巴嫩山的山上盛产材质极佳的树林,也就是圣经中有名的香柏木,又因其林区都在利巴嫩境内的关系,故常称之为“利巴嫩的香柏木”,迦南地遍地都是石头,难得有奇珍异木,故利巴嫩的香柏木在这儿,不仅是贵为珍品,且因香柏木本身能散发香味,且质料非常坚韧,自然成了古代最好的建材。难怪所罗门王建圣殿时,会看上“利巴嫩的香柏木”,而大量进口,当建殿的时候,他就以三万个苦工轮流上利巴嫩山砍伐,所付给推罗王希兰的代价不赀,用来换取此地的珍木(参王上五章)。
3.托鲁斯山<Mt.Taurus>
当亚拉腊山脉东接里海山脉,并与利巴嫩山脉汇集后,向北又延伸一支山脉,绕叙利亚之安提阿,直抵地中海北岸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亚高原之南,此山脉即为托鲁斯山。
托鲁斯山之名,虽未曾在圣经中出现过,但我们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此山脉横亘在土耳其半岛上,是保罗外出传道时,从耶路撒冷到安提阿、路司得、以哥念等地,经常往来的必经之山地,故保罗说:“他更是基督的仆人……,又屡次行远路……,遭盗贼的危险……,”(参林前十一22-30)。救人之道绝非安逸之途,况且他只凭两条腿,或牲畜,或简便的交通工具,翻山越岭而行,以致遭遇到盗贼之危险,这种事似乎是难免的,所以爬越托鲁斯山之苦,对使徒保罗和当时教会发展的意义来说,是非比寻常的,正如保罗在经上说的,“他更是基督的仆人”,因他所走的路和所遭遇的苦,比众人更多(参林后十一22-27),是一点也不夸口的。
四、河流
河流往往是的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源地,如中国的黄河文化,印度的恒河文化,欧河的多恼河文化、莱茵河文化,美洲的亚马逊河文化……。所以对河流的研究非常重要,尤其它所形成的河流文化,更是不可忽视。
旧约世界的河流,和别地的河流一样,在历代中,对当地的人文社会和其它生活和方面,都多少产生了一些影响。在本区域里头,较大的河流有四条,即:东北方的希底结河<Hiddeke1
River>,北侧的伯拉大河<Euphrates River>,以色列东部的约但河<Jordan River>和流经埃及的尼罗河<Ni1e River>。这四条河流不仅是本区的名河,在世界地理和历史上,也是负有盛名的河流。以下就加以介绍之:
1.希底结河<Hiddeke1 River>
希底结河,亦译作“底革里斯河”<Tgrias River>,在圣经的记载中,它出现得非常早(创二l4),希底结的原意是“急流”,它由北而直下,水流非的急,河长在中东一带,仅次于伯拉大河<Euphrates River>,是中东的第二大河。
由于它发源自亚拉腊山山麓,流经阿拉伯半岛的北方,蜿蜒于重山峻岭之间,抵古代亚述政治中心的尼尼微附近,始成为大河渠,注入米所波大米平原,并灌溉其土地以成沃壤,最后再流到波斯湾西北约120公里处,与伯拉大河汇合之后,一起流入波斯湾,但以理书里头记载:但以理先知曾在希底结大河河边,见异象而惊惧(但十4)。
2.伯拉河<Euphrates River>
伯拉河亦译为“幼发拉底河”,旧约圣经中称之为“大河”(创三十一21;出二十三3l;申十一24;诗八十11),它是亚洲西部最长的河流,全长约9560公里,所以在世界地理和历史上,算是既长且有名的河流。
此河的记载出现得非常的早,神创造乐园之初,就有这河了(创二14),启示录亦出现多次,原意是“甘甜”,水流缓慢,和希底结河的水性大不相同,因这条河的水量大而且充足,所以船只可以逆流而上,直抵巴比伦大城。同样的,它也是发源于亚拉腊山,先在南麓绕行一大弯之后,经米所波大米而下波斯湾。若依神和亚伯兰所立的约,这河正是应许之地的北界(创十五18)。
米所波大米平原因介于伯拉河和希底结河之间,故称之为“两河流域”,其状又像新月形,加上土质肥沃,于是另名称之为“肥沃月弯”,这平原被认定是世界文明的摇篮,旧约世界中的历史,大部份都发生在其涵盖之范围之内。
3.约但河<Jordan River>
圣经中最有名的河流非它莫属了,其名气之盛远大过世界其它各河,尤其是在圣经的地理和历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席位。
这条河发源于叙利亚境内的黑门山<另译赫尔蒙山>,向南流入以色列境内,经米伦湖<现已干枯而消失>,在今约旦境内注入死海,全长约360余公里,从加利利到死海则约210公里,是世界上最低的河段。约但河的另一特色是:河道曲折婉蜒,从加利利海到死海的直线距离仅100余公里,而河道的长度,竟长达200公里。
以色列入进迦南地后的历史,以及主耶稣传道前的受浸等等事迹,都与这条河有关,故确立了约但河在圣经地理上的知名度及地位。
4.尼罗河<Ni1e River>
尼罗河是埃及的河流,也是埃及最大的河流(结二十九3;赛十八1),它是埃及人历来生存的命脉,其全长约有2500公里有余,其两岸一带的繁荣,全拜此河所赐,以赛亚先知论推罗的默示时,就提到这河名,说:“他施的民哪!可以流行你的地,好象尼罗不再有腰带拘紧你”(赛二十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