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世上生活,一面是世俗社会的一份子,身为职员,上有主管指挥及各式各样的同事,切勿效法瓦实提打击主管,至少应在职务上辅助主管,在主内协助主管推行业务,避免与同事争执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天国的子民,属灵的犹太人,应效法末底改无论在灵、肉双方面都忠诚,并看神重于任何人。
附表:
本书人物身份类比特征
以斯帖犹太人新王后信徒、公务员主角
末底改养父、守门者传道长执兄姊代父指导
亚哈随鲁国王世务主管掌事务之权
瓦实提旧王后前任同事自高泛用恩穷
希该女院太监忠诚之老同事助人提拔后进
辟探叛国王者坏同事专司违法之事
犹太人俘虏同灵同属于神
哈曼宰相年轻得志、狠心之同事自高、害同事
以斯帖记是旧约以妇女命名的两卷书中的一卷。女主角是一个被掳的便雅悯族孤女:以斯帖。他外秀内慧(二章7节)、温顺(二章20节)、知足(二章15节)。她蒙神安排,成为波斯王后,以其王后之身分和精思敏言,靠主拯救由大人免于亡族之祸。男主角是她的堂哥末底改(二章7节);他以爱抚养堂妹,以忠服事君王(二章22节),以正与同事相处;终于脱颖而出成为波斯王国宰相。配角有波斯王亚哈随鲁夫妇,一个是奢侈宴乐有余,处事不确、判断不足的一国之王;一个是虚有其表(一章11节),确目中无王(一章12节),不知体爱丈夫的女人-旧王后瓦实提。此外尚有暴升官,高傲、自恃(六章6节)、恶毒(三章6节)、狡猾(三章9节)的宰相亚甲人哈曼等多人。事情发生于波斯书珊城,在犹太国亡国数十年后,对犹太人而言,当时在地上没有他们自己的国家,而成为他族的俘虏。
从公务员属灵眼中看来,当时的情景与现在主内同灵在世上的生活情况十分相像。我们在世上生活,一面是世俗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身为公务员(或一般职员),上有主管指挥,像王后尚有国王。同时有各式各样的同事。有的像希该见「儒子可教」尽力提拔,有的像哈曼,专私利己而害人之事,有的自高如瓦实提,有的专司作奸犯科一如辟探及提列。
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天国的子民,属灵的犹太人,只因尚具肉身,系在属肉的国度里。因此,我们尚有代天父教导我们、抚养我们灵性的主内长辈,如:传道、长执、负责人、兄姊等等;教会里尚有与我们同为属灵犹大人的主内同灵,他们在肉身是我们的同胞,在灵性是互为弟兄姊妹(见附表)。因此,谨从此一观点思考以斯帖记对我们身为公务员的同灵的教训,并简述于后供同灵的参考。
一、无妇德不配称后
亚哈随鲁王设宴请客。在席上王吩咐太监叫王后瓦实提盛装亮相,王后却拒绝王命(一章12节)。王为此大怒,臣民也认为王后不遵王命对百姓是很坏的榜样,将引起家庭、社会的纠纷。因此瓦实提终废打入冷宫。把妻子打扮得花枝招展让人欣赏,这是外邦人炫耀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身为一国之后而公然在百姓前拒绝王命是最糟的作为。
在社会上,一般主管都有他自己的得意部属-心腹。但是他们常常是虚有其表,不但不能以其专长-妇德、俊美帮助主管,反而常做出无可饶恕的愚事,有意无意打击主管威信。到头来咎由自取,必丧失主管的信用被打入冷宫。因为这种作法不但不能见容于主管,也不能获得别人的同意。主内青年同灵在社会上工作,为人部属切勿效法瓦实提打击主管,至少应在职务上辅助主管,在主内协助主管推行业务。
二、为王后的条件
瓦实提被废后,太监们就到处寻觅准王后。以亚哈随鲁王的声威,「美貌的处女」必是不胜其数。然而俘虏中的孤女以斯帖却能脱颖而出,被选为后实非偶然。一般机构进用新人都以「出缺」为主因。而现在进用新人多公开招考,一如太监到各处寻觅少女。到底以斯帖为何能超群入选?
1. 符合候选条件
美貌无疵是王后的基本条件之一,公务员依其职为需要不同学识、体力、智力。但其中以思想纯正为基本共同要见。我们最好洁身自好,不要与太保流氓为伍;更注意不要有不良记录,因为这在求职、升迁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谁喜欢有偷盗前科的人管他财物、公文或机密?
2. 平日素养
王之所以喜爱以斯帖并不仅因其美,因为波斯之大美女是多得不胜数的。在短短招见的之时,获王喜爱恐怕是她的素养形诸于言行的温顺。事实上我们主内青年在世俗机关大都因德行好而比外邦人更受主管偏爱。据笔者接触,主内青年大都比外邦的青年懂礼貌、言词平和、诚实、认真、负责、积极、上进,但愿主内所有青年都能如此,也殷盼主内长辈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3. 莫图务近功
按波斯王宫惯例,女院的女子可以要求各项物品(二章13节),而以斯帖淡泊其志;除了希该给他的一无所求(二章15节)。结果:「凡看见她的都喜欢她」。现在青年很多求利过切;不学无术却求高薪,要正薪又要外快;因此极易引起其他老同事的反感,甚至成为阶下囚。所幸很多有信心的主内青年都重精神而轻物质,不屑去争眼前的小利。这一观点不但很得主管的欣赏,也避免了很多与同事争执的机会。例如每年的考绩,大家都争求普等引起主管甚多烦恼,主内青年未参与此争执,不但使主管深为感动,甚至常因此被认为正直而引为心腹或频频拔升。
三、忠诚、谦虚、远离恶事
末底改虽贱为守门之吏,却检举了同事叛国弒王的阴谋。此事经由以斯帖呈报,而以斯帖也以末底改的名呈上,互不居功。事成被载史册却未得任何奖赏,而他也毫无怨意(二章21-23节)。这似乎不应该,但这对末底改却是神的美意,也是成功的开端;他也因此在王面前胜过对敌哈曼。
我们真信徒无论在灵、肉双方面都要忠诚。在教会看神重于任何人,信徒里有不良的举动应以爱心婉言劝导,不符的当报告教会或总会处理(马太福音十八章15-17节)以挽救他的灵魂,以维护教会的圣洁。圣工的停滞岂不与教会里的纷争、不洁之事无人清理惹神愤怒有关?
在社会上忠诚乃是本分,切勿参与外邦同事的纷争与贪污。叛国之事尤当远离。也当为国家与当政者代祷,求主保守我们生活于平安的国度里。对于利国利民知事则当合作,事成不求功,不但右手做的不给左手知道(马太福音六章3节),有人提起也当自谦。有奖赏则当与有功人员共享,以表现我们的诚意。「施与之为取政之道也」,让别人共享成果就是叫别人与你合作。更当注意不可夺取他人之功,否则谋功为成惹祸上身,到时悔之晚矣!
正直的人有可做的事也有不可做的事,在主管或同事面前敢说「不」字,而且说得使人感服,才是忠于主管的好部属,在教会不管是担任全球性圣工的策划或小会堂的管理与清洁,都当以末底改马首是瞻,并仿效皇后以斯帖,好好运用形势多做些圣工。
四、末底改拒拜偶像
亚甲族哈曼年轻得志,一步登天成为宰相,同时也成为当时臣宦们羡慕、崇拜的偶像。因此大家都向他跪拜,当然求他保佑、提拔的谅亦不少。唯独犹大人末底改不向他跪拜。虽然国王下令或同事劝,他仍然不跪拜这「活菩萨」(三章4节)。一个人的骨气与正义感可在危难之时发现。国难见忠臣、巨贿显清官此之谓也。
正直的人有可做的事也有不可做的事。在主管或同事面前敢说「不」字,而且说得使人感服,这才是标准的公务员,才是忠于主管的好部属。尤其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主管仅是领导者,不一定是专家,他的判断不一定正确;在他判断错误时,你能以精确的分析,反对主管的错误意见,进一步婉言剖析(能不使他难堪则更佳),使主管免于误导,你就是他「金不换」的好部属。更不可因他是主管而跟他贪污犯法,否则保职不成一但东窗事发,岂不连你也会被判刑下牢?也不可平日烟酒不沾,却因他是你主管而破例开诫。假使你的主管因你信主不沾烟酒而恨恶你,他必不是正人君子,你当急速自动求去,以免为他所害、以免你的灵命为五斗米而折「夭」。
我们身为圣工工作人员之一,不管你是担任全球性圣工的策划或小会堂的管理与清洁,都当以末底改马首是瞻,以此为原则做圣工。例如教会与圣灵共同禁止的事,不可因对方是大官或巨富而破例。传道应与长执合作无间,但不可因怕被调往乡下而庇护他们的过错,也不可为保持在教会里既有的地位、声望而巴结某人。假使你看某人胜于真神,真神将把你看做什么?何况传道虽精于圣言却不是万能博士,长执们也各有所专,人人既都在修道中总难免有错误。因此既为教会中之一份子,个个当慎思明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9节)不可盲目崇拜误传真道一如外教会;人云亦云一下拜玛利亚,一下又拜彼得。不过要说一个「不」字之前要各方查证,深思熟虑,最好再请教于几个同灵。发表时要以爱心,婉言分析,切忌凭匹夫之勇横冲直闯。
五、世人真面目
哈曼因恨末底改而想消灭犹大族。此事可给主内青年进入社会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现在机关公司里哈曼型的人很多。因此事事当谨慎自己不可留把柄给他们。同时也应作随时为真理牺牲的准备。更不可把这污秽、混乱的巨型定时炸弹误做创世之初的乐园。
哈曼的「杀计」并不向王正大光明的提出。他说有某某民族是散居的,不守王律例的,与王无益的(三章8节),却不举事实。同时又以一万他连得银「买」王心。恰巧又遇到糊涂国王,连部下所指何族都未弄清楚就草草交下戒子。「杀人不动刀」的在世上并不见,用狡猾的骗局与银弹攻势个雇亡命之徒杀人的在此末世尤为多见;我们主内青年怎可大意失荆州,糊里糊涂地被骗丧失生命?世途多险,仕途多阱。愿我们信靠主,求主保守我们「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马太福音六章13节)
六、关心主内同灵
这事以后末底改披麻蒙灰-悔改祷告,族人也有「甚多」如此。既然「甚多」就非「全部」了。教会里有关心整个教会的传道、长执、同灵,但有些却身在祸中不知祸,已在罪中麻木不仁了。最近教会圣工冷淡,但是披麻蒙灰的「末底改」究竟有多少?有多少「犹大人」为此哀恸?我们在机关里虽为「王后」但在属灵上仍是犹大人,能不同心于「堂兄」的哀呼?
七、位分是为现今的机会
以斯帖知道大祸临「族」,心里不但难过,也曾为难、软弱-当为救族人进殿求王解令,又怕自己性命难保(四章11节)。然而末底改向她分析了利害得失(这是本书的重点与中心)。
1.相信神必不使犹大族灭亡。
2.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
3.你若不理会,你和你父家必灭亡。
4.当重视神的安排:「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这世界是神所安排的,今天你我之所以能在平安的国度自由敬拜神,之所以能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基本知识,有良好的职业与收入,相当的对同事们的影响力,这些岂是自然有的?岂是偶然发生的?但是你若不好好运用此一形势多做些圣工,多救一些灵魂。神预定中当得救的人必以他法得救,当传的道必可藉他人传出,「但是你和你父家必灭亡」。同灵们国际圣工正摆在眼前,文字传道正需要我们!真道正需要你我从台湾传到世界的地极,但假使台湾传不出真道,真道必由他处传遍天下,「但是你和你父家必灭亡!」
八、舍命救同胞
以斯帖经过末底改的分析,再经自己的思想判断,终于决定了一件大事,并简洁地回报堂兄:
1.请全城同胞与自己和宫女们一齐禁食祷告。
2.违例去见王,「我若死就死罢!」
以斯帖是一弱女,然而经末底改的分析与自己的判断,毅然做出勇敢的决定,靠主!舍身!而且死无憾意!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有人为争几块钱而死,有的为争一风尘污女而死,有的飞车兜风,堕崖而死。人总有一死,你虽年轻,迟早必有一死,尤其在这混乱的末世寿终正寝常有困难。为何而死?为谈恋爱而丧命?为五斗米而折夭?或为主的真道客死异国?你当有所选择。
第三天以斯帖凭着一股决心与勇气,冒死进殿。果然蒙神的照顾「舍命而得命」(马太福音十六章25节),甚至满获国王恩宠,完成了艰苦的重大使命。我们一般总认为外邦人对真教会有不良的看法,然而事实并不尽然,尤其当他有真信徒做他的好部属时,主管往往对教会有很好的看法,这也算是无言传道的成果吧!尤其是大难临头,在教会同灵的恳祷下,就是敌人也会变成朋友。
主内同灵在职业生活上,胆大、心细、灵巧是属灵人在属世的社会中生活必需的原则,无论在教会、在社会,只要你信靠主、努力勇往,神都会保守我们不遭害;临危更要学以斯帖冷静思考主言,细心策划步骤,配合天时(神的安排)、地利(利用环境)、人和(自己以往的信用),必要时勇敢地牺牲生命完成救己、救灵的大事。
九、驯如鸽、巧如蛇
「你们要驯良如鸽,灵巧如蛇。」(马太福音十章16节)这是主给我们在社会上行事的原则之一。以斯帖并非饱学之士,但此时神赐给她充足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显在她像国王求情救同胞的步骤上。
首先她设法使哈曼解脱精神武装。一般恶徒常显得十分敏感-随时提防正派的反击-此一精神武装可以用「捧高」来解除。他以王后身分请客,且只请王和哈曼(五章12节)。结果哈曼虽恨死末底改,却赴了他堂妹的宴席。
在席间王问她何所求,她明说有所求却只作第二度邀宴(五章8节)因为她不知王是否真爱她,是否确实愿意答应她的要求,因此以再次之邀宴,一面暗中探询王的反应,一面加强王对她要求的印象与诺言。对一个心无定志,缺乏判断力的国王,如此吊胃口十分有效。
于第二次宴席上,以斯帖出其不意地向王「求命」。她先吊胃口,然后予以意外的冲击以激励王心。使原本在王心中无关紧要的之事变为「王后被卖」和「王的损失无人能补」的天大之事。结果王大大被激怒,于是她乘王盛怒指出哈曼。哈曼是王一手提拔的宰相,于王他是忠臣,是心腹,因此要王打击哈曼是极为困难,尤其当王冷静时为难。然而王后棋高一着,以「激将」法激起王怒,这一怒终于救了犹大人。
总之,胆大、心细、灵巧是属灵人在属世的社会中生活必需的原则。我们平时在机关里要尽量驯良、忠于职守、忠于上司、以诚待人、以爱济困,建立良好的人群关系。临危更要学以斯帖冷静思考主言,细心策划步骤,配合天时(神的安排)、地利(利用环境)、人和(自己以往的信用)必要时勇敢地牺牲生命完成救己、救灵的大事。
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斯帖的大胆使她得见主面,她的心细得免哈曼疑心,她的灵巧终得激怒国王。可是王当时仅止大怒并未表示意见,然而神的安排使王返回酒席时误认哈曼「胆敢凌辱王后」。哈曼-犹大人的大敌-终于在王的「大不敬」之意下丧命。更巧的是神安排知悉哈曼想害末底改之事的太监希波拿「及时」出现在王面前,使王得知哈曼的恶计,终将哈曼挂在自制的木架上。同样地「六章1节」所记王之无法入睡、哈曼及时进入院里(六章4节)、哈曼阴错阳差,误解王意(六章6节),以及更早的末底改护王有功而王却忘了报赏(二章21-23节;六章3节),都是神的安排。说的更清楚些,以斯帖成为王后也是神感动亚哈随鲁王的,为的是拯救犹大人。而糊涂国王亚哈随鲁岂不也是神为惩罚远离神的犹大人而立的?
总而言之,犹大人此次免于亡族,一面是末底改的言论,也是以斯帖的勇敢与是死如归而更重要的是神在暗中安排、成全这一切的一切。同样地,我们在这尘世上的一切动作,包含我们的职业和社会关系……都是神所安排的,为的是荣神益人。即明乎此意,我们的本分就是效法以斯帖-因势利导、善用机智、多多为主工作-能上台的为主宣道、会赚钱的勤为奉献,为薪水受缚于办公桌的弟兄们、为家庭而守在餐桌边的姊妹们,可在那桌上下笔千里为主努力于文字传道工作。「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事成也当感谢神的安排、感动与带领。当然根本不可有像哈曼那种:「王所喜悦的当穿王的朝服,戴王冠……」等自高自大的想法。
十一、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事后以斯帖不以哈曼已死、财产已得(八章1节)而满足。她随即再伏求王前,以眼泪哀求王除去前令(八章6节)。于是末底改得奉王命下旨通知犹大人可在十二月十三日消灭敌人(八章10-12节)。此事获准,连续二天计杀七万余人,并将哈曼抄家灭族。
这在现代人眼中似乎过于残忍。然而此事对我们有属灵的教训-就是除恶务尽。一遇机会,当尽全力为真道努力,尽全力除去传道阻石。在机关里,不以获主管青睐为满足,要藉机会解除主管同事对真道的偏见,为他说明基督徒日常生活与他们的异处。例如口不沾烟酒之事在宴席上有时不易说明,因此只要表明原则,坚守立场即可。至于我们不沾烟酒的详细原因则当乘主管心境开朗时予以说明。经过此一说明,很多主管都会在日后的酒席上作你的代言人,为你不沾烟酒护航,甚至会代为证明只有真信徒才是正正当当的公务员。
不过此事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在爱自己的主管面前打击同事。我们的指望即在乎天,地上受委屈不但不足介意,而且是乐为接受的。同事再坏,他是未信主而未明真道才如此的。我们不但不打击、不报复,更当效法司提反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使徒行传七章60节)
十二、贫而不謟,富而无骄
经过此一努力,犹大人在西亚出尽了锋头。以斯帖为后、末底改为相,亚哈随鲁王似甚少处断政事。因此他们兄妹大可在国中为所欲为。然而他们不但不胡作乱为,却以和平与善意对待同胞,为族人向王求好处(九章30节;十章3节)。子曰:「贫而不謟,富而无骄」。末底改真正的如此做了。这是基督徒的好榜样。
我们无论在教会、在社会,只要你信靠主、努力勇往一如以斯帖兄妹,神就会使我们平步青云。此时我们更当学他们榜样谦虚为同灵而服务,更当求主帮助不至因此跌倒。每提及此事就使我想起十几年前笔者寄居过的地方(大都市)教会一执事,身为当地一大商行老板平时西装革履,但一遇到灵恩会忙碌之时,必见他卷裤管,赤足工作;扫地、洒水、或端菜、倒汤,使人见了不但使人敬佩,更使人不其然一起参与圣工。
我们生为公务员或其他职员的主内同灵,在职业生活上,以斯帖记有很多可做我们参考的地方。如以斯帖的秀慧、温顺、知足与末底改的仁爱、忠诚、正义等,实在都堪为我们典范。前时返乡,适遇林执事以安息日两次礼拜讲述以斯帖记。会后反覆阅读该卷,同时回想自己十余年来公务生活,不免感触涌泉。林执事在台上虽未有此专指,但是由于笔者之工作环境而有不同之感受。因此仅略抒个人感触,尚请林执事及诸同灵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