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须信耶稣?耶稣与世人有什么关系?信耶稣有什么益处?这些问题,是读者们在“人人须信耶稣”这个题目之下,可能想到的。
兹将这些问题逐章分述于下:
一、为什么人人须信耶稣?
人人须信耶稣的理由,大约有三:①人人陷在罪里,日日活在神的震怒之下;②任何人为的努力都不能解脱人生的痛苦,惟有信耶稣方能解脱;③若不信耶稣,不但不能解脱人生的痛苦,而且必被定罪,永远沉沦。
1.人人陷在罪里
笔者在本书第二篇“人人陷在罪里”第一章曾提及,世人都犯了罪(罗三23),世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不但有由始祖遗传下死的所谓“原罪”(诗五一5),也有本身所犯的所谓“本罪”(罗五12)。纵使由国法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罪,但由神看来,历史上却没有一个无罪的人。所以保罗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加三22)。
笔者又在该篇第二章说,世上不但没有一个无罪的人,而且也没有一个能战胜罪律的人。至于人之所以不能战胜罪律,乃因早已卖给罪为奴仆(罗七14;约八34),而必须终生被它奴役的缘故(罗七18-2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所说这两句话,或可藉以说明人不能无罪这件事实。
最后,笔者复在该篇第三章说,世人既然都有罪,便不能逃脱罪的报应(鸿一3;罗二6);此事犹如触犯国法的人,也必须受国法的制裁一般。至于神用以报应人的罪行的方法,在现在则有:生存的痛苦(包括谋生的艰难、一切苦难、愁烦),以及死亡的威胁(包括身体的死和魂的死)。在将来则有:世界的毁灭(这是全人类空前绝后的浩劫),并死后的审判(审判后,身体和魂都要下地狱,永远受刑罚)。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罪带来了神的震怒,神的震怒藉着报应而彰显出来。因此,为了免受报应,须求神息怒,为了求神息怒,须脱离罪;为了脱离罪,须信耶稣。除此之外,不再有别的门路。
2.信耶稣方能解脱
所罗门王在经历人生一切痛苦、愁烦、虚空的过程中(传一12-18),曾经想要藉着物质享受来求解脱。他说:“我心里说:‘来吧!我以喜乐试试你,你好享福!!’……”(传二1上)。结果,物质享受既不能消除他心灵上的愁烦,又不能充实他虚空的人生。所以他接着说:“……谁知,这也是虚空!”(传二1下)。固然,在放纵肉体的情欲,一心一意追求物质享受之时,他的心也曾获得了快乐(传二10)。但那种快乐毕竟是属肉的快乐,而不是属灵的快乐;是有限度,而且是暂时性的快乐。故此,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他便说:“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二11)。又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一8)。所罗门王的经历,否定了亨乐主义者的梦想。
今日世界已进入工业社会的时代,许多先进富强的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准普遍都提高,而得以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幸福了。但事实告诉我们: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非常丰富,精神生活却极其贫乏;他们的肉这虽然非常饱足,心灵却极其饥饿;他们的人生似乎非常有意义,其实却极其虚空。于是,他们患了严重的失眠症,需要经常服用大量的安眠药;他们的心理变态,精神错乱,甚至发狂,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的医师都束手无策;他们丧失人性,自甘堕落,流浪于各地,过着禽兽不如的生活;他们到了尽头,用尽一切方法仍然不能解决人生问题之后,便以自杀了结此生。
这些是工业社会时代特有的病态,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见人生一切痛苦、愁烦、虚空,并不是藉着放纵肉体的情欲,肆意追求物质享受所能解决的;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要有精神生活,才不至失去平衡(摩八11)。所以主耶稣说:“人活看,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至于要领受神的话的唯一途径,便是赶快相信耶稣;因为真理是由耶稣的启示而来的(约一14、17;加一12)。
有些人为了解决人生问题,便开始潜心研究人生哲学。但哲学能解决人生问题吗?人类自从研究哲学数千年来,究竟得到了什么?充其量,不过徒增知识分子的苦恼而已!请看下面的事实: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SartreJeanPaul)说:“我要生存,除此无他;同时我又发现它的不愉快。”(见刘载福编著“沙特论”二页)。人类有求生欲,并有坚强的意志可以克服许多艰难,确是可贵的;但生存之不易,人生之苦恼,却不断的摧残着人类的尊严。
沙特认为:“人生在世,绝无特别意义。我不知自何处来,亦不知住何处去。人是一种盲目的生存。当人发觉他的生存,他已生存。他的生存,本人绝无主张之可能。一如有人将他突然推入世界,而又不知道何人推他,又不知道为什些推他入世。这种只有问题,没有答覆的状态,是人生第一个苦闷的心境。当我们的生命觉醒之时,我们已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中旅行,像汪洋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飘摇不定,前途茫茫。明知终有一日,小舟沉覆,必同归于尽,绝无丝毫希望;但人为生命的存在,仍于无望之中各自挣扎,随风瓢去。生存实在是多此一举,且有大可不必的意味,我们的将来也是虚无。存在与虚无,是两个不可分开的名词。”(见刘著《沙特论》七至八页)。虚空、苦闷、渺茫、绝望……这就是人生。
美国海明威在《老人与海》(海氏以此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一书中所刻画的老渔翁,于付出毕生的精力与沙鱼群搏斗之后,所钓上来的竟是一个鱼骨头。固然,老渔翁为理想而生存的意志是十分坚强的,他的奋斗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他最后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一个鱼骨头而已!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现代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情绪非常紧张,心灵非常苦闷;而如此忙碌、受苦、挣扎一生,到末了仍然是一个空白!
那么,哲学能消除人类的苦闷吗?哲学能充实虚空的人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沙特认为:“人的存在是‘纯粹意识和绝对自由’。此纯粹意识或绝对自由,并非人的美善,也不把人提高;相反,它是人的一种缺陷,一种负担。它使人觉得孤立、绝望、厌烦,它使人觉得被遗弃。意识本身乃是‘无’。意识自身既是无,既是空虚和缺陷;因此,它必然努力向着完善而追求,以填补自己的空虚;它努力要得到‘有’,以充实自己的‘无’。然而,意识的企望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它的努力是永远没有结果的,它的空虚是永远填不满的。因为若要意识满足自己的企望,若要意识充实自己的空虚,它必须与‘有’合而为一。此种理想,在人方面是不可能的。若是可能的话,只有在神身上方能实现。因为依照神的观念来说,神同时是绝对意识,又是万有之大全;神与‘有’合而为一,他是绝对完善,绝对满足的。如此说来,人之企望自我满足,自我充实,实际上乃是企望变成神。然而,神是不存在的,人之变成神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人的存在根本是虚妄的,人的意识根本是不幸福的。他不停地企望充实自己的空虚;然而,他的企望永远没有结果;他的空虚永远得不到充实。人生乃是一出悲剧,一个骗局,一种幻觉。人好比一匹被捆住的驴子,它希望吃草,但是永远吃不到。”(见刘著《沙特论》一六至一八页)。苦闷永远不能消除,空虚永远不能充实。哲学家毕生的努力,犹如被捆住的驴子的挣扎,永远吃不到草!
哲学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呢?不错,它启发了我们的智慧,教导我们如何思考;它使我们的头脑更清晰,使我们更能看清楚人生的真象。但此事除了增添我们的苦恼之外,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哲学告诉我们,人生是痛苦的,虚空的;但它并没有教导我们如何解脱痛苦,如何充实虚空。哲学之无能为力,智慧王所罗门早已说过了。他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一16-18)。所谓“心中多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就是专心致力于哲学上的思考。那么,所罗门凭着他超人的智慧与渊博的知识,经历一番哲学上的思考之后,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他说,除了增添愁烦和忧伤之外,除了更清楚的看出人生是虚空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德国哲学家卡尔.耶斯培(KarlJaspers)说:“我必须死,必须受苦,必须挣扎……”(见刘著《沙特论》2页)。人生在世,必须永无止息的受苦;为了解脱痛苦,必须永无止息的挣扎。受苦和挣扎的尽头便是死亡,死亡临到又是一番受苦和挣扎;而一死万事空――空手而去,正如空手而来(传五15)。
沙特说:“一个人一经失去了永生的幻想,等几点钟和等几年是相差无几的。”(见刘著《沙特论》34至35页)。人既然不能幸免一死,而且如果死后没有永生的盼望,则生存便毫无意义,长寿也不值得羡慕。这便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人生观,也是敌基督者的人生观。
沙特又说:“假如神不存在的话……人结果就被遗弃,因为他无法在他本身之内之外发现足以依赖的东西。”(见刘著《沙特论》80页)。孤立、无援、绝望……这是无神论者的生活形态。至此,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人生之所以必须永无止息的受苦,永无止息的挣扎,而永远无法获得解脱,乃由于远离神,不信靠神的缘故。
哲学既然不能解决人生问题,那么,我们当遵循那一条途径呢?所罗门在《传道书》上费了12章的篇幅,从各方面论证人生的劳苦、愁烦、虚空之后,曾下一个结论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一二13-14)。这就是说: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是审判的主,人生之所以如此劳苦、愁烦、虚空。乃为了世人都犯罪,远离神,惹神忿怒的缘故;而唯一解脱之道,便是离弃罪恶,归向神,敬畏他,谨守他的诫命,尽人所当尽的本分。这个大发见,不仅使《传道书》的价值超乎一般哲学著作之上,而且也使它配得被编入66卷的圣经之中。因为一般的哲学家只告诉我们,人生如何痛苦,如何虚空,却从未指示我们有效的解脱之道;但所罗门却在让我们看见人生的黑暗面之后,又给我们看见它的光明面,使我们的前途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主耶稣在世传道之时,曾呼召世人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一一28)。所谓“劳苦担重担的人”,就是备尝人生的劳苦、愁烦、虚空的人。这种人,惟有来相信耶稣才能卸下重担,在主里获得心灵上的安息。此外,别无他途可循。
3.不信耶稣必被定罪
“信他(耶稣)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约三18)。信耶稣与不信耶稣,只在一念之差,但其后果竟然如此悬殊!一个不信耶稣的人,惟其已经被定罪,所以圣经上又说:“……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6)。于是,劳苦、愁烦、患难……便终生缠绕着他,使他的身心都得不到平安。
为什么不相信耶稣会被定罪呢?因为耶稣原来就是天上的真神,为要拯救世人,才降生于世界的救主(约一1、14;提前三16);既然不敬拜真神要被定罪,不信耶稣当然也要被定罪了。主耶稣曾对犹太人说过:“……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八24)。“基督”二字,旁边有小点(……),表示原文没有这两个字,是译者加上去的。今日英译本作“我是我是”(IamwhoIam),希腊原文直译本作“我是”(thatIam)。此语在旧约圣经上是神特有的自称(出三14;申三二39;赛四一4,四八12),其含意为“我是永恒者”;在出埃及记三章十四节,钦定版作“我是我是”(IAMTHATIAM),国语和合译本则作“我是自有永有的”。由此可知,主耶稣是那位自有永有者,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所以若不信他,必披定罪,而且必死在罪中。
“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一二48)。主耶稣的话,在信的人是福音,既可为他解决人生问题,也可使他享受永远的福气;但在不信的人却是一种审判,既要使他活在神的震怒之下,又要使他永远受刑罚。因此,我们或听福音讲道,或读福音书刊,都要虚心的听或读,而且要细心的研究;一旦明白了,就要赶快信而受浸,切不可耽延(徒二二16),以免将来受审判。
“……那时,主耶稣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后一7-9)。不认识神和不听从主耶稣的福音的人,当主耶稣在火焰中极有威严的再临之后,都必下地狱,在黑暗里永远受刑罚。
亲爱的朋友们!信与不信,只在一念之差,但其后果却迥然不同――永乐与永苦。
二、耶稣与世人有什么关系?
耶稣与世人有什么关系?①耶稣是世人的救主,在天下人间,除它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②耶稣是世人的审判主,当他再临之时,众人都必在他台前受审判(林后五10)。
1.耶稣是世人的救主
1980多年前,当主耶稣降生于犹大国的伯利恒城之时,天使曾向那些在伯利恒之野地里的牧羊人显现,对他们说:“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伯利恒城),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8-11)。由此可知,主耶稣降生的目的,乃为要做天下万民的救主,将他们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提前一15)。
主耶稣之所以能成为世人的救主的理由,笔者曾在圣灵报232期(1969年12月号)《耶稣是救主》一文中,已作很详细的论证了。兹为使读者们明白主耶稣确是世人的救主起见,再将该文中所举证的八个根据简述如下:
第一、主耶稣曾由圣灵(神的灵)感孕童女马利亚而降生(太一18-23),是藉着肉身显现的神(约一1、14;提前三16)。主耶稣的根源既然是神,与神为一(约一○30,一四8-9),他便足能成为世人的救主了。
第二、主耶稣在世传道之时,曾行过不计其数的神迹,使许多人的绝症得到了奇妙的医治(太四23-25,八14-16;约二○30;徒十38)。如果主耶稣不是救主,他怎能行出这么多的神迹来呢(太一一2-5;约三1-2,二十31)?
第三、主耶稣在迦百农传道之时,曾对一个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文士们为了这句话而心里议论说:“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于是,主耶稣又对那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瘫子果然起来,立刻拿着褥子,当众人面前回去了(可二1-12)!此事告诉我们说,主耶稣是神,也是世人的救主;否则,他怎能赦免人的罪呢?如果那瘫于的罪没有得到赦免,他怎能立刻拿看褥子回家去呢?
第四、自古以来,未闻有人战胜过罪律(罗七15-24);惟有主耶稣却与众不同,从未败在罪的权势之下。此事既使他得以坦然无惧的在众敌人面前宣称其纯正无疵(约八46),又使审判他的巡抚彼拉多再三证明他确实没有任何罪行(约一八38,一九4、6)。甚至连出卖他的犹大,也良心自责的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太二七4)。主耶稣既然能战胜罪律,始终未曾犯过任何罪(来四15),他便是世人的救主,有足够的能力可以释放我们脱离罪的捆绑了。
第五、主耶稣之所以被钉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乃为要做赎价,除去世人的罪孽(约一29;提前二6)。试想:爱惜自己的生命甚于一切的世人,为义人或仁人而死,尚且极少有人愿意,何况为罪人呢?但主耶稣却不是为义人死,更不是为仁人死,乃是为全世界的罪人而死了(罗五7-8)!如果主耶稣不是神,如此神圣而崇高的爱,世界上何处能找到呢?惟其主耶稣有这种非神莫属的爱,所以他是配得为世人的救主的。
第六、主耶稣曾说,他有权柄舍去他的生命,也有权柄取回来(约一○18)。又说,他被杀害之后,第三天必复活(太一六21)。后来,他果然于死后第三天复活了(太二七62-66,二八1-6),而且屡次向他的门徒显现过(林前一五3-8)。于是,他的门徒便不再躲在屋子里,勇敢出来向一切敌挡福音的人宣称基督已经复活,并且说他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了(约二○19;徒二23-32;四20)。如果主耶稣的复活是一种谣传,那么,原来胆怯的门徒会忽然勇敢起来,冒险到处散播这个毫无价值的谎言吗?起初迫害基督徒的保罗,后来会成为传道人,甘愿为主耶稣忍受一切苦难,甚至为它舍命吗(徒九1-6;林后一一23-27;提后四6-8)?罪的工价是死(罗六23),一般世人之所以不能战胜死权,乃因他们始终无法战胜罪律。惟独主耶稣与众不同,有足够的能力战胜罪律,一生未曾犯过任何罪,因此,他不能被死拘禁,而得以复活。主耶稣既然能够从死里复活,向世人见证他是生命的主,复后在他,生命也在他(徒三15;约一一25);那么,他便是世人的救主,有权柄败坏掌死权的魔鬼,将一切死在罪里的人都拯救出来了(来二14-15;约五24)。
第七、主耶稣不但从死里复活,而且升入高天,为他的门徒预备住处;将来一旦预备好了,他还要再来,接他们到他那里去(约一四1-3)。所以主耶稣的再临,是一切基督徒的最大盼望;他的复活和升天,便是这盼望的凭据(徒一9-11)。在升天前,主耶稣曾对门徒说:“……我若不去,保惠师(圣灵)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一六7)。五旬节到了,果然圣灵大降,门徒都被圣灵充满(徒二1-4)。于是,他们便知道主耶稣确实已回到天家去为他们预备住处了,并且将来还要来接他们到他那里去的。他们更明白:主耶稣既然已经复活而升天,又差圣灵来,便是历代的众先知所预言的那位基督,也就是世人的救主了。本会是由圣灵降临而建设的末世真教会,凡在本会领受圣灵的信徒都必说方言,正如初期教会一样(徒十44-47,十一15)。此事证实了主耶稣曾经复活而升天,确是世人的救主;因为他若没有升天,圣灵便不会降临的(约一六7)。
第八、主耶稣曾应许门徒说:“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一四14)。主耶稣升天后,门徒奉主耶稣的名祈求,果然彰显许多神迹奇事,冶好了不少病人的疾病(徒三1-10,五12-16,一九11-12)。本会是复兴初期教会的末世真教会,主耶稣当日怎样与初期教会同在,今日也照样与本会同在;主耶稣的圣名怎样在使徒时大彰显神权,今日也照样在本会彰显神权。主耶稣当日对门徒所应许:“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那句话,在今日仍然不失其权威。如果主耶稣未曾复活且升天,如果他现在没有活在天上,为什么他的应许在今日仍然可以兑现呢?如果他不是救主,他的圣名怎能有如此无上的权柄呢?怎能永远活在天上垂听一切圣徒的祈求呢?
综括上述八个根据,我们应该相信主耶稣确是世人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他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就是为要寻找、拯救一切迷失的罪人(太九10-13;路一五1-10,一九10;提前一15)。
2.耶稣是世人的审判主
主耶稣不仅是世人的救主,而且也是世人的审判主。则对那些信从他的人而言,他便是他们的救主;但对那些不信从他的人而言,他却是他们的审判主(约三16-18)。因此,他在世传道之时,曾对犹大人说过:“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耶稣)。”(约五22)。又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约九39)。后来,彼得也为他做见证说:“「他(耶稣)吩咐我们传道给众人,证明他是神所立定的,要做审判活人、死人的主。”(徒一○42)。保罗更以他已从死里复活为他确是审判主的凭据,而向雅典人说:“他(天地的主)已经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耶稣),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一七31)。因为主耶稣既然能战胜罪律于先,一生未曾犯罪,复能战胜掌死权的魔鬼于后,从死里复活过来,藉以向世人见证他是生命的主,便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做世人的救主和审判主了。
主耶稣当日要差遣使徒们出去传福音的时候,曾吩咐他们说:“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侯,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太十14-15)。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城,都因罪恶滔天而遭神降火焚毁(创一八20,一九24-25);但在毁灭之前,神并没有传警告给他们。与此同样的情形,未曾听过福音的人也必受审判;因为他们都是因罪而早已死在亚当里的人(罗五12;林前一五22)。既然如此,听了福音还不信从的人,当审判的日子,当然要受更重的刑罚了。
有一次,主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只因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侯责备他们说:“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啊,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是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他还可以存到今日。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太一一20-24)。当主耶稣从天上降临,要审判天下万民的日子,那些因没有看见神迹而不知悔改的人,固然也要受刑罚,却比较容易;但那些看见神迹还是硬心不悔改的人,却要受更重的刑罚。因为主耶稣之所以要行神迹的目的,在当日乃为要向犹太人见证他是神的儿子,是他们所仰望的基督(约二○30-31)。就现在而言,他垂听信徒的祷告,或治好他们的绝症,或保护他们脱险等,则为要向世人见证他确曾复活而升天,并且永远活在天上,是世人的救主和审判主(徒一七31)。所以凡是看见他所显的神迹的人,都必须赶快悔改相信他,以免将来受更重的刑罚。
保罗曾说:“这样看来,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林前一四22)。“证据”一词,几种英译本都作“sign”,可作“证据”讲,也可作“神迹”讲。当主耶稣说“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那句话之时,它曾列举了五件神迹;其中一件便是“说方言”(可一六17-18)。由此可知,对于一切不信的人,说方言也是一种极其明显的神迹,既可使他们知道宇宙间确有一位神,又可使他们不得不承认神果然已降在人身上。因为我们之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乃因他赐圣灵给我们(约壹三24);我们之所以知道某人已受圣灵,乃因听见他说方言,与我们一样(徒一○44-47)。说方言既然也是一种神迹,与医病赶鬼等神迹有相等的权威;那么,听见有人受圣灵说方言之后,仍然硬心不肯悔改、相信的人,当审判的日子,也必受更重的刑罚了。
综括上述的论据,看见神迹(包括说方言)还不肯悔改、相信的人,当审判的日子,尚且要受更重的刑罚;何况本身曾有重病蒙主冶愈的体验,或会有受圣灵说方言的经历的人,若仍然硬心不肯受浸归入基督,则所要受的刑罚不知将如何加重呢!
论到将来审判的真确性,彼得引证了几件历史上的事实来警告世人说:“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没有宽容,会把他们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审判。神也没有宽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临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却保护了传义道的挪亚一家八口。又判定所多玛、蛾摩拉,将二城倾覆,焚烧成灰,作为后世不敬虔人的鉴戒;只搭救了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彼后二4-7)。犹大也说:“从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后来就把那些不信的灭绝了……。又有不守木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主用锁链把它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又如所多玛、蛾摩拉和周围城邑的人,也照他们一味的行淫,随从逆性的情欲,就受永火的刑罚,作为鉴戒。”(犹7-7)。因为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是慈爱的神,也是公义的神。就他的慈爱来说,凡是悔改信主耶稣的,都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就他的公义来说,凡是硬心不信主耶稣的,都必被定罪,永远受刑罚(约三16;帖后一7-9)。
圣经说,从前保罗被罗马兵护送到该撒利亚,站在巡抚腓力斯面前为自己分诉之时,曾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那时,腓力斯甚觉恐惧的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虽然如此,他却硬心不肯即刻悔改信主,而成为注定要灭亡的人(徒二三31-33,二四25-27)。但愿读者们都如腓力斯,对于将来的审判怀着恐惧的心,却不要像他那样硬心到底,以免永远受刑罚。
“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这救恩起先是主亲自讲的,后来是听见的人给我们证实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同他们作见证。”(来二3-4)。亲爱的慕道朋友!请你三思斯言,趁早相信耶稣为你的救主吧!
三、信耶稣有什么益处?
圣经告诉我们说,保罗起初会肆无忌惮的多方逼迫基督徒,直到死地(徒九1-2,二二4-5,二六9-11)。但后来却突然悔改归主,到处传福音,情愿为主丢弃万事,并为受诸般患难,甚至乐于殉道(腓三8;林后一一23-27;提后四6-8)!历史上像保罗这样由逼迫基督徒而成为基督徒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像他这样甘心为主耶稣舍弃一切,甚至牺牲生命的人,又不知道有多少?他们为什么有如此的大改变?为什么肯如此为主耶稣牺牲呢?因为信耶稣的益处实在太多了。
兹将信耶稣的益处提出几点来叙述如下:
1.身体得平安
“人为妇人所生,……多有患难。”(伯一四1)。多患难,少平安,是我们世人不可避免的命运。我们虽然极其需要平安,但平安的路在哪里,我们却不知道(罗三17)。主耶稣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就是要“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9),使我们能常常体验到转危为安的恩典。
我们可能遭遇的患难,通常都是突然面临丧命之险,或身患重疾。当这些患难威胁我们之时,只要我们有主耶稣倚靠,便可安如泰山了。
有一次,主耶稣和门徒同搭一艘船,要渡到格拉森那边去。忽然,海上刮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门徒随时都有葬身于海底的可能,情况非常危急。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主耶稣却在船尾上,若无其事的枕着枕头睡觉了。门徒目睹大难临头,无不万分焦急,便叫醒了主耶稣说:“夫子,我们要丧命了!你不顾么?”主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于是,风就听从了他,而大大的平静了。然后,主耶稣又转过来对门徒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么?”(可四35-40)。
这件神迹告诉我们说,主耶稣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只要有他与我们同在,任何灾难都不能伤害我们的。他的名字被人称为“以马内利”,他与我们同在,便是神与我们同在(太一23);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需要惧怕的灾难呢?
主耶稣在加利利的迦拿传道之时,曾有一个大臣来见他说,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现在快要死了,请他趁着他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医治他。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大臣相信主耶稣所说这句话,就欢欢喜喜的回去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来迎见他说:“您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仆人说:“什么时候见好的?”仆人回答他说:“昨日未时(下午一时),热就退了!”大臣便知道,这正是主耶稣对他说“你的儿子活了”的时候。于是,那大臣和他全家人就都相信主耶稣了(约四46-53)。
这个蒙恩的人既然是大臣,必不难以重金礼聘许多名医。也许,那些名医他都求过了,却没有人能治好他儿子的病。于是,为了爱子心切,为了求医心急,他终于亲自来求见主耶稣,请他赶快下去医治他的儿子。主耶稣听他的哀求,立即治好了他儿子的绝症。
像这种绝症得治的神迹,主耶稣在短短三年的传道期间内,不知道行过多少(约二○30)?六十多年来,主耶稣在本会所彰显过类似的神迹,又不知道有多少?为什么主耶稣能医治我们的病呢?因为他是全能的大医生,他全身都充满着能力(可五25-34),只要他愿意,任何绝症他都能治愈的。为什么主耶稣愿意医治我们的病呢?因为他是大有慈悲的主,他每次医病的动机,都是出于怜悯的心(太一四14,二○30-34;可一40-42,五19;路七13-15)。但也需要我们有信心,所以他常对那些来求医治的病人说:“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太八13;九29-30);或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可五34,十52;路一七19)。有时,他也问病人说:“你们信我能做这事么?”(太九28)。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患。”我们活在这多灾多难的世上,何时会遭遇丧命之险,何时会身患绝症,谁都不能逆料,就是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将遇何事的(箴二七1;雅四14)。但我们若相信主耶稣为我们的救主,将万事都交托给他,而专心倚靠他,便大可放心了。因为他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神,必昼夜保护我们,使我们无论遭遇了任何灾难,仍然大有平安(诗九一2-11;一二一4-8)。
2.心灵享安息
智慧王所罗门说:“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一18)。神人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诗九○10)。我国唐朝天才诗人李白说:“但愿长醉不愿醒,与尔同消万古愁。”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也说:“我要生存,除此无他;同时我又发现它的不愉快。”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生为劳苦、愁烦的连续,时不问古今,人不分东西,谁都有相同的看法。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一一28)。这是主耶稣向世人的慈爱的呼召。凡是历尽人生的劳苦、愁烦的人,都当来就近主耶稣,卸下重担,享受他所要赐给我们的心灵上的安息。因为他顾念我们。是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彼前五7;诗六八19)。
我们世人所愁烦的,通常都是吃、喝、穿等生活上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实在太大了。但主耶稣却吩咐我们说,不必为这些生活问题愁烦。为了除掉我们的愁烦,在消极方面,他叫我们举头看看天上的飞鸟。他说,那些飞鸟虽然不种、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我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何况我们是天父的儿子,比飞鸟贵重得多呢!他叫我们低头看看野地的花草。他说,那些花草虽然不劳苦、不纺线,生命也极其短促,天父还给它们妆饰,何况我们是天上所宠爱的呢!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上所需用的一切东西,我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在积极方面,它更指示我们一个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先求天父的国和他的义(即以天父为主,服从他的命令,力行他的义);那么,我们所需用这一切东西;天父都必加给我们了(太六25-33)。可惜,世人往往忽略了这个根本的解决方法,舍本逐未,惟知日夜奔跑,终生劳苦、愁烦,而不知倚靠神、听从神!
世人所愁烦的事,除了吃、喝、穿之外,还有遇到患难之时,精神上所感受的苦恼。一般人对于身体上所受的痛苦,大概还可以忍受,惟独对于精神上的折磨,却很难忍受。有些人一旦遭遇了不测的灾祸,便寝食俱废,或神经错乱,乃因受不了精神打击的缘故。但我们若相信主耶稣为我们的救主,便不用害怕患难的威胁了。这并不是说基督徒绝对不会遭遇患难,乃是说当患难临到之时,因有主耶稣与我们同在而可使方寸不乱。这种内心的宁静,属灵的平安,乃是主耶稣应许要赐给基督徒的(约一四27;一六33)。
为什么基督徒处身于患难中,心灵上仍有平安呢?
第一、他知道主耶稣是他的避难所,主必保护他,救他脱离诸般患难(诗六二8;三四15、17)。
第二、他更知道若不是天父允许,一只麻雀也不会掉在地上(太一○29),何况他是天父的儿子?所以他相信只要他有爱神的心,纵使遭遇患难也是出于神的美意,为要叫他得益处的(罗八28;诗一一九71;伯二三10)。
由于这些缘故,基督徒遭遇患难之时,第一个反应便是交托神,其次是静下心来看神如何成全他的旨意。如果神要保护他,救他脱离患难,他便感谢神的怜悯;如果神要籍着这个患难来熬炼他,使他的物质受损失,精神受折磨,他仍然要感谢。他的人生哲学是凡事感谢,他得胜的秘诀是凡事交托。
当船只在海上被暴风袭击之时,因风大浪高,许多小船都必大大的摇撼,惟独巨大的船只却能泰然自若。当船只沉没于海底之后,那装置在船上的罗盘的方向仍然不变,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基督徒遭遇患难的时候,他的心犹如受暴风考验的巨大的船只,安稳不动;亦如沉船上的罗盘,不变其方向。这种心灵上的安息,岂不是极其宝贵的吗?
3.赦罪、成圣、称义
世人之所以要终生劳苦、愁烦,而且要多受患难,乃因不信主耶稣,罪恶贯盈,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的缘故(创三16-19;约三36)。惟一解决的方法便是悔改归正,相信主耶稣,使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三19)。那么,要怎样信,罪才得以涂抹呢?彼得告诉我们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徒二38)。亚拿尼亚也说:“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二二16)。为什么受洗有赦罪的功效呢?
第一、主耶稣为我们所流出来的宝血,能使我们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弗一7)。
第二、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时,不但流出宝血,而且也流出水来(约一九34)。
第三、我们受洗不是单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而且有圣灵做见证;所以说,主耶稣是藉着水和血而来的(约壹五6-7),他的救恩的泉源乃在水和血中。
“……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六11)。受洗不仅能使我们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而且也有使我们成圣与被称为义的功效。但必须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施洗,并且有圣灵做见证,才能产生这些属灵的功效。
希伯来书的作者说:“……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一二14)。换一句话说,圣洁的人,才能见主;现在如此,将来亦然。受洗既有使我们成圣的功效,受洗后的人便可以坦然无惧的见主了。所以希伯来书的作者又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神临在的地方),是藉看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洗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来十19-22)。
保罗说:“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罗五9-10)。这就是说,主耶稣为我们世人的罪受死所流出的宝血,藉着洗礼的方法,可使我们蒙神称义,进而免去神的忿怒;又能使我们与神复和,以致得救。
由此可知,受洗有赦罪、成圣、称义的属灵功效;而赦罪、成圣、称义,正是要免去神忿怒、与神复和、得救进入永生的必经过程。
4.能战胜罪律
教育愈进步、愈普遍,社会愈文明,人心愈趋向罪恶,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但这却不是说我们要归罪于教育,认为教育使世人堕落。乃是说,教育对于引导世人弃恶从善而言,其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人并不是由于不能分辨善恶才会犯罪,而是没有力量战胜罪律(罗七17-24)。教育所能做到的是使人知道何谓善,何谓恶,而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的诱惑。这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知道,要弃恶从善,必须先革心;心若不能革新,而只有弃恶习、积善行的决心,还是无济于事的。所以神曾藉着先知以西结应许他的选民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三六26-27)。不但如此,神又藉着以西结所看的异象来启示我们说,以色列人虽然是神的选民,明白神的津法,却因没有重生而成为行尸走肉似的人,永远无法战胜罪恶;但只要神的灵一降临,他们便即时复活,获得属灵的生命,成为神极大的军队(结三七1-14),可以与罪恶争战了。
马太福音四章和路加福音四章记载,主耶稣禁食四十昼夜之后,肚子饿了,撒且便来试探他,一连三次,企图引诱他犯罪。主耶稣虽然有肉体上的软弱,与我们并无二致,却完全战胜了撒旦的试探,而没有犯罪(来四15)。主耶稣既然有与我们同样的软弱,为什么能得胜呢?路加告诉我们说,他“被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能力”(路四1、14);可见主耶稣之所以能战胜恶者的试探,乃因被圣灵充满的缘故。
主耶稣将要受难那天晚上,曾对彼得说:“西门,西门!撒旦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彼得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主耶稣却警告他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路二二31-34)。当主耶稣被带到大祭司的宅里之时,彼得果然大大的动摇了信心,蹑手蹑脚远远的跟在后面;并且如主所说,真的在鸡叫以前,三次不敢认主,甚至发咒起誓的否认了他(路二二54;太二六69-75)。但等到五旬节圣灵降临,被圣灵充满之后,就一变软弱为刚强,能向前勇敢为主做见证了(徒四8-12、18-20,五27-33)!受圣灵以前的彼得与被圣灵充满以后的彼得,真是前后判若二人!
保罗曾自白,他归主以前是如何做罪奴,如何的软弱,无法弃恶从善(罗七14-24)。但归主以后的保罗,却有令人惊叹的大改变,而得以高声唱出充满着喜乐的凯歌了。他说:“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八1-2)。圣灵的律能帮助我们战胜罪的律,使我们不再做罪奴,而可以在基督里成为自由的人(林后三17)――这是何等大的福祉!
本会是晚雨圣灵亲自建设的末世真教会,与初期教会一样,有许许多多因受了圣灵而弃恶从善的见证。这些美好的见证,不但可为罗马书八章一至二节作最恰当的注脚,而且也可给软弱的世人打一针强心剂,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主的救恩真可谓是全备的福音,既以他的宝血来洗净我们既往的众罪,又差遣圣灵来释放我们脱离罪律,使我们不再陷入罪里,在生活上成为圣洁,以至于得救的地步(帖后二13)。
5.可向死亡夸胜
死是罪的工价(罗六23)。世人之所以不能战胜死亡的权势,而命定必死(传八8;来九27),乃因未能战胜罪恶的权势的缘故。主耶稣之所以能从死里复活,不至被死拘禁(徒二24),乃因而完全战胜了罪的权势,使恶者在他里头毫无地位的缘故(来四15;约一五30)。
主耶稣之所以要成为血肉之体来,乃为要以死制死,败坏掌死权的魔鬼,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保罗曾说:“……他(主耶稣)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一10)。凭着这救恩,我们这些从前因罪而死在亚当里的世人,藉着主宝血的洗礼,灵命便可复活,而有基督的生命主我们里头了(林前一五22;西二12;加二20)。
不止如此,保罗又说:“尽末了所毁灭的仇敌,就是死。”(林前一五26)。这就是说,当基督再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那些已经在基督里睡了(身死)的人,都必从死里复活;活着还存留到那时候的人,都不必经过身死的阶段,而得以活活的改变为灵体(帖前四13-17;林前一五42-44)。那时,“这必朽坏的(身体),总要变成不朽坏的(灵体);这必死的(身体),总要变成不死的(灵体)。这必朽坏的(身体),既变成不朽坏的(灵体);这必死的(身体),既变成不死的(灵体)。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于是,我们这些在基督里复活、改变的人,便可向死亡夸胜说:“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了。原来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我们既然因信主耶稣而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而且因受洗而洗净既往的众罪,又靠圣灵的帮助而未再犯罪。那么,罪还能仗着律法的权势来审判我们吗?死的毒钩还能钩住我们吗?所以保罗最后又说:“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一五51-57;罗六14)。那时,我们就要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并且与主永远同住了(帖前四16-17)。那是好得无比的(腓一23)!
信耶稣的益处实在多得不胜枚举,但愿亲爱的慕道朋友虚心查考,并且趁早决心悔改,相信耶稣为你的救主,以便能及时享受他所要赐给你现在以及将来的一切福分吧!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