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很苍老的不惑之年

原来,神的爱竟如灵丹妙药,能医治久创的心伤,疲惫的心也终有所倚靠。

在少不更事时唸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唸着唸着,不自觉中黑发已冒出片片白丝,啊!光阴果真如梭,四十载不算短,如今真是一眨眼,时光,谁能挽留?孩提时代,四十岁,总觉是「很苍老」的年纪,年轻真好的时候,亦觉离「不惑之年」还有一长段距离,而今「很苍老的不惑之年」,就在孩子日渐成长中,毫不保留地一一呈现,有人说岁月无情,可不?日夜交替,寒暑更迭,它走得可真消遥,又怎知我们呕心泣血的追逐它的脚步?

一、主爱拣选

童年,在苟延残喘中日以继夜的唱着幽幽的哀歌,日子是一长串不变的音符,既不活泼也不跳跃,遑论多彩缤纷。贪婪的眼神常遥望天边无涯之际,企图找寻不属于这世界的那一分「虚无的真实感」;童心里常想捕捉一些人世间的温情,只是无助、无奈,苦难似抽刀断水延续着。那时因未信主,无所倚靠,怨载之声遂自心灵升起,如奔窜之河;直觉里人间真不公平,为何苦痛总像网罗一样密密地网着在不该受的人身上?那种漆黑的生活真比人间地狱,而悲惨的日子竟像蜗牛似地走也走不完,我能妄想奢求一些色彩点缀苍白多难的人生吗?一长串串不完的悲情苦痛终在主的怜悯中渐得释放,主竟拣选了我,让我与外子认识!

认识外子之初,只觉得他很实在很有责任心,而对他所拜的神不愿承认有或无,因从小苦难就跟随至长大,感觉好像并无神会保佑;活在冷暖自知的社会里,有形有影的人且如起飞的风筝般越离越远,更何况看不见、摸不着的「神」?刚硬的心仍以铁般风不吹草不动,而真神却耐着性子等我顽石点头。

有一天慕道时到台前祷告,祷告中好像对妈妈低诉着,竟思想起以前种种如履薄冰之境,泪水不禁慢慢滑下激动的双颊;对主一泻千里的倾诉,感觉如释重负般,前所未有的轻省,积郁多年的阴霾如晴空万里,那种美妙的心境转变彷如轻舟已过万重山,顿开的心终于让我无怨无诲地向神低头了。原来,神的爱竟如灵丹妙药,能医治久创的心伤,疲惫的心也终有所倚靠:「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的,常享丰筵。」(箴言十五章15节)。感谢神,让我内心感觉有所改变,减少愁苦,多有盼望。

二、蒙主保守

受洗后归入主耶稣基督名下,与外子婚后生下长女四十天后,不料,刚享得女之乐却又遭丧母之痛。婚前,母亲是我的所有,她是我的天我的地,多少苦难来袭我都是在她臂弯中依赖长大,如今我的欢乐转眼又成锥心之痛。

母亲柔顺勤俭,和睦邻里,吃尽苦中苦却仍是默然忍受命运加诸的摧残,她从不对外人提起父亲的种种不是,虽然父亲给她的是一连串艰辛的岁月,从我懂事到长大结婚,她的心就如石磨般日夜苦磨,虽然环境万般愁难,日子对她而言,已是一种拖累,然而她却可钦可敬的仍不发怨言或说重话。尔后细细想起,母亲真是我心里一面宝贵的镜子,母亲婚后的前半辈子是在苦难中历练,后半辈子却在病痛中煎熬,如此祥和可亲的人命运却极乖违,所谓的「公平」在她身上是一种「讽刺」!

后来母亲终于灯尽油枯燃烧了一辈子黯然无光地走了,留下点点滴滴更鲜明的印在我心中。母亲走时我刚信主未久,其软弱可想而知,我亦心知肚明将会有很大的阻挡迫在眼前,世俗的丧事禁忌百般,不容我不从。

父亲家原本就人丁单薄,到了父亲这一代又只养一儿一女,母亲过世时家兄尚未结婚,而我亦刚生一女四十天,实在没多少人能替母亲料理后事,心里着实不忍母亲生前受苦受难,死后又百般萧条,软弱的心真不知何去何从?办理丧事的那段时日真是度日如年,不敢拜死去的母亲亦不敢跪死去的母亲,这在众人眼中跳入黄河也洗不清了,我是千真万确地大逆不道,母亲茹苦含辛地好不容易拉拔我长大,她死后我却如此不孝地待她,简直无罪可赦。终于众相指责,怒骂交加,四面楚歌的我,犹如旷野中的孤儿,徬徨又无助,当时只有向神哭诉,求神与我同在,求主开我路,莫要让我掉入魔鬼的陷阱里而万劫不复。

那段期间父亲与兄长虽没逼我跪拜,但漠然的态度令我觉得冰冷无依,而二位阿姨更像唱双簧般一搭一唱,见面不是瞪眼就是些不堪入耳之语,像恨不得剥了我的皮以消心头恨。碎心之余我抱着女儿躲入房内任其辱骂,而泪水如决堤般滴滴落在可爱的婴儿脸庞,此时只有哭才能发泄我的无辜,内心的痛无可言喻,我心中告诉妈妈,并非我不孝,而是我必须守住真道,宗教不相同不要逼我啊!感谢万能的神,软弱的我得蒙神保守,经由公司经理的一句话免去我灾祸「没办法啦!宗教不同,逼也没用,只要他们婚后幸福就行啦!」

真是万事在乎神,我终于脱离了死荫幽谷,脱离了四面吼叫的狮子,可是为此我与母亲娘家的人却断水无流;我时刻牵记着,没有了母亲,本也没姊妹,现在连亲密的亲戚也断路了,心痛之余倍感孤单。于是我又向神祷告,神又成全了我,十几年后阿姨不记前嫌的接纳了我,每次回娘家(母亲的娘家),姨丈会杀鸡宰鸭,更把难得的土产、海味都让我们下肚,甚至偷偷塞在车上,回程时更是满载而归,家里有的东西一定让我「有呷搁有抓」(注),这岂不是神的恩典吗?我得到的竟比失去的还多!

「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彼得前书四章14节)。

三、言语上的试炼

信主十几年颇觉惭愧,有时信心很软弱,像易碎的鸡蛋不经一击,曾经在言语上遭遇极多困扰。初时颇不以为然,曾与外子商量后想辞掉教会所有圣工,以免有人听单方言语而不造就人,因为我们极力不还口想使事情淡化,但内心的冲击有如暴风雨般摧残着,恶语如利刃刀刀割在心口上,那段日子很不平衡,像出轨的火车顿失方向,几乎一蹶不振,幸同灵不断安慰代祷,感谢神,擦干了我们白流的眼泪,让我们在试炼中慢慢学习了平静,在平静中纵有不快也较能处之泰然。

「温良的舌,是生命树;乖谬的嘴使人心碎。」(箴言十五章4节),良言恶语全由口出,所谓:良言入耳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死都在舌头的权下,人要出言当要三思。走笔至此,又想起良善、顺服、任劳任怨、不说话、多做事,而休息时更在美妙反刍的一一牛,牠虽没有蛇的灵巧,狮子的勇猛,孔雀的炫丽,但牠安分守己,静静反刍,与世无争。反刍能帮助消化、吸收、强身益体,将之运用在教会里岂不更美好?

同灵间少说不益的言语,多思想,多做事,荣神益人;往往一件事情或一句话,都有其取舍处,好话要谨慎听,坏话经过发酵更有儆醒作用,教会是个大溶炉,身在其中者,莫不求成为闪闪发亮的黄金,谁愿在主前是破铜烂铁?黄金是不断镕铸出来的精华,受尽熬炼终而发亮;要为主发光当极尽忍耐,熬炼虽苦却光彩夺目。在教会里属肉体的总有软弱之处,主要我们互相包容担待,将我心比你心,始能心诚意真,求主让我慢慢学习,渐渐吸收,有颗反刍的心。

四十年一路行来,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人生行脚终有落处;心有所寄,灵有所归,芸芸众生里,蒙主爱无尽无垠,而所尽微薄之力难言报答主恩,只求主让我永远有颗单纯愿做的心,跟主脚踪行。

(0)
上一篇 2020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