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度童年

童年应是一首歌,童年应是一份美好的回忆,童年应该充满快乐、自在、纯真。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童年充斥的却是繁重的作业压力,还有各种补习班、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孩子的童年被“篡改”了,再加上受信息社会的影响,各种信息不加选择地灌入孩子的大脑,他们的童年也被污染了。现在的社会需要纯真,需要找回童年,只是如何找回,有赖于身为教养者的我们好好思考。

孩子是我童年的影子,

我静静听、仔细玩味他们的动作,

以第二度的履历和他们一同长大。

搬离风城已有十余年了,利用一次难得的假期回到小时候的住处玩了一趟。虽然环境变化极大,还是令我流连忘返。

儿时的房子,依旧孤独地立在稻田的那一端;它是一幢砖砌的小平房,也是我的出生地。它虽然不如医院育婴房舒适,但它是一个家,包含着温暖的亲情和快乐的童年。直到现在,它还是我心目中的皇宫。周围的稻田,还没有受到都市发展的影响;青翠的稻田有如地毡,平铺在四周。

小时候,常在收割之后,到田里挖掘蕃薯,捡拾荸荠,然后在田间一隅,起灶升火,烤我们的点心。附近的树林是我们炎夏最佳的去处,我们在此追赶蝴蝶,洋溢着欢笑;在此捕捉蜻蜓,屏息地等待。在大伙儿昂首期盼中,爬上了榕树,捉到知了的一剎那,欢呼声盖过了满树的蝉鸣。只是无知的我们,对昆虫强烈的求生欲常视若无睹,直到它们挣扎得翅折腿断。

搬到台北后,都市内生存空间的竞争,加上父母、师长期望的压力,及现实的汚染,使我们不再天真,也不再活泼,更找不着一个能让我们蹲下就能舔到露水闻到草香的家园。童年的种种,因着逐渐增厚的镜片而越来越模糊了。

高中毕业后,教会给我安排了一个在星期天聚会的机会。虽然预知从此将丧失许多多彩多姿的户外活动,但是很快地我发现,星期天是我一周中欢笑最多的日子。我可以与一羣带着童年欢乐的儿童聚会;我可以听他们上气不接下气,有时候还漏着气地述说学校、家庭的种种。我喜欢看他们和着心坎一起的笑容;我喜欢听他们活泼纯洁的言语;我最喜欢玩味他们令人费解的动作。从中些许,可以看到伊甸园的和谐。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也将是天国的主人翁。在儿童的面前,我们将会抛弃所有错误的优越感。谁知道今天坐在我们膝上玩弄着手指的小孩,明日不会成为创造历史的巨人呢?以自己有限的能力与儿童无限的潜力相比较,我们还有什么好夸的呢?我渐渐的了解,为什么主耶稣会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为小孩祝福。

但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努力地克服人性的弱点──自私、贪婪、嫉妒、卑鄙、残忍,让我们的儿童过得更快乐、更有尊严。医学发达,人的寿数增加,难道我们不该努力使自己越来越年轻吗?

四年来,每当那些年龄足够做我父母的家长对我说:「苏老师,我家孩子」时,我总会惭愧得低下头不知如何回答。我并没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我只是以一个兄长的身分,尽力使下一代有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而这些儿童所带给我的,却是令我弥足珍贵的第二度童年。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