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班上有位缺陷儿怎么办?

案例:有一小朋友身体有点缺陷,但很有参与感,因此常有突出的表现,例如:小动作、发问、答对问题等,父母也很关心她的聚会情形,但不知为什么,班上的小朋就是不喜欢跟她在一起,请问老师如何帮助这位小朋友?

一、对此行为应有的观念

1、信仰方面:

神的眼里,所有的孩子是平等的,有缺陷的孩子也能以正常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而教会的信仰是建立残障者自信心最基本的根源,有了自信心才不会发生偏差的行为,所以我们当更费心引领教会里有缺陷的孩童,建立正常的人格。

2、旁人方面:

亲人、信徒、教员的爱心辅导、耐心指引及以信心相待,使她的人格发展能尽量如正常人一般得到平等待遇及发展,但此需非常的恒心,所以对她的偏差行为应小心处理,了解其心理因素。

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缺陷孩子,对绘画稍有兴趣,一天,有人送她一盒彩色笔,她爱不释手而开始展现她绘画的天赋,数次参加比赛均获奖,而且新作品不断的创作出来,教师们人人称奇。但有一天,她为某事被同学连累而逃学,老师未查明原委,便加以责罚,这孩子在自卑、委屈下便不再那么热衷绘画,因而她的创作力就失落了,性情更畏缩、人际关系亦不好。

二、对此行为的处理方法

1、了解残障情形及因素,以平常心接纳他

一个班级如有缺陷儿,对教员来说就是爱心、细心、耐心的考验。教员当先认清缺陷儿本身的残障情形及造成之因素,了解原委后才能深切体会孩童的心理状况,而对她的表现适时地给予鼓励及指引,也应当了解缺陷儿除了外表和一般孩童略有不同外,其他也都是正常的,所以也当以正常无偏的爱心来接纳缺陷儿,而不当特别怜悯她。

2、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为他建立自信心

教员须时刻扮演桥梁的角色,教员及父母间细心、密切的联络沟通,将大有助益处理引正缺陷儿的突出表现,对于其他孩子的不接纳,更应费心地和小朋友沟通,并以适当的机会教育,来拉近她们之间的距离,使大家能以爱心相待,互相成长,帮助小朋友了解缺陷儿只是外表残障,而她的心也是如同他们一般热诚、纯真。

3、请小朋友帮忙

勉励一、二位较有爱心、耐心的小朋友与她作朋友或打电话问好、或借书、邀请到家里玩以建立朋友关系,而老师也可利用下课时间拉拢其他小朋友及缺陷儿在一起聊天、说笑,以溶解隔阂,拉近彼此间的感情。

4、耐心祷告

神是我们最好的聆听者,“在人不能,在神都能!”“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所以耐心祷告的果效是永不落空的。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