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听过的故事不爱听怎么办?

案例:小朋友不喜欢听已经听过的故事,有时还会事先发表故事内容,这样行为常常造成老师的困扰,请问老师应如何面对这学生?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的观念

小朋友为什么不喜欢听已经听过的故事呢?既然听过就算了,又何必事先发表或中途插嘴呢?诚然,当学生在你专注的课堂中,来段这样的“插曲”,的确为老师带来诸多的困扰!

1、小朋友不爱听已听过的故事,是因缺乏新鲜感?依儿童的心理,通常他们对熟悉、生动的故事会爱不释手,也愿意朗朗上口讲给别人听,年龄越小的孩子(如幼稚班)对同一故事总是百听不厌,稍长(如幼年班、少年班),他们对故事之需求,从听故事到自己索寻、阅读故事,因此他们喜欢更多、更新颖的故事,基于这点,老师授课若照本宣科、讲得不够生动的话,他可能觉得乏味、没有新鲜感,甚至起而代之——事先发表故事内容。

2、当碰到此情况时,教员不要过于尴尬不知所措而自乱阵脚,或者对该小朋友生气。这时运用技巧吸引孩子的专心最重要。

3、有时,小朋友只是想表现自己已听过这故事,而迫不及特地发表或插嘴。

4、给自己一乐观的想法——正好,大爱都熟悉这故事,我可以节省些时间,多研发课程相关的教学和教训,不是更好吗?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1、对学生

A、给爱表现的小朋友一点儿机会——让他简述这一段故事,若有疏漏处再予以补充。

B、和气地告诉该学生:“老师知道你很厉害,但还有人没听过这故事,所以老师还是得讲给他们听,你要注意听喔!看看我说的对不对,待会我要问你问题喔!”给这位学生一份赞美和肯定后,同时你让他知道你有责任完成这一堂课,并且要求他仍得认真听故事,否则他答不出来。

C、直接开朗的告诉他:“你听过别人讲这故事,但是你没有听过我讲这故事,所在你要听我讲这故事!”

D、试着让该爱表现的小朋友充当一下,“扮演”你故事中的人物,让他有“事”做,并且注意你讲课。

2、教学技巧方面

A、改变讲故事的方法及态度

当班上大多数小朋友对故事都很熟悉时,不妨以“故事接力”的方式让小朋友叙述本课主要故事内容;或以问题思考和讨论(配合本课主题及教学目标),让他们学习说话及表达技巧,老师同时可测验出他们对本课的学习成果。

B、重新安排这堂课

不要一开始就说明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先捉住他们的注意力,透过故事相关的人物、生活背景或图片等,先“故布疑阵”一番,(例如:从前有一个太太,她有一个爱她的先生,而且先生很友善、仁慈又敬畏神,也喜欢接待客人,但是好可惜喔!那个太太没有小孩,但她又很想有个娃娃……)。小朋友哪知道今天老师要讲亚伯拉罕还是哈拿、撒母耳,抑或是书念妇人、施洗约翰?最后再道出本课故事原来是在讲XX,这会使小朋友有一分惊喜。

C、旁生枝节

一般孩子只记得故事之精华或结尾(例如约拿被大鱼吞下、亚伯拉罕献以撒,结果有一只羊代替了等),至于细节部分多是模糊的。若故事讲至一半时,他插嘴的也是精彩之处,此时老师不妨顽皮地说:“还早哩!”然后,视当时之人物、情节继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D、多收集资料,教具要充分

相关课程之经节和资料的准备可丰富你上课的内容;将课程戏剧化,除使小朋友扮演故事人物外,亦可配合着布偶、(纸偶)、图片、实物,若教员边说故事片边画图则更有趣。曾有一教员进述他的教学经验:“我不会画图,但我每天上课都画图,画得越难认他们越觉得有趣,注意力越集中。”

E、学习设计教案

将这堂课五十分钟内,课程进度及所需时间都安排妥当,并对课前准备,本课学习目标及评量皆做一番设计,老师于课中有此为原则,自然从容应对。

固然,学生的浇冷水和插嘴会使老师的思绪中断,或扰乱了上课秩序,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学习情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得以坦然,随机应变。令人担心的倒是年轻的教员,无太多教学经验,在面临此情况下难免尴尬、窘迫,盼各位教员能秉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不吝请教他人或慷慨传授经验。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