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朋友穿着肮脏怎么办?

案例:儿教组有学员不喜欢和穿着肮脏的小朋友坐在一起,也不喜欢与他做朋友,请问老师如何帮助他改善他的情况?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的观念

1、自然现象

爱美是人的天性,一般儿童率真的反应出(不喜欢和肮脏的小朋友在一起)是很自然的。然而教员却必须注意这些儿童对一些较不可爱的小朋友的表达方式,例如:他们强烈表达自己不愿和某些人坐在一起,这样的行为是否会伤到其他的小朋友?另一方面,教员也须意识到穿着肮脏的小朋友的人缘问题。

2、环境的影响

有些小孩居家环境很脏乱,父母忙于工作,除了照管孩子的三餐外,便无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关照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否整齐清洁。因此,他们从来没有学过怎样才能把自己弄干净的技巧,也无法从周遭环境模仿学习。这种情形下,来自小孩父母的帮助可能较少,于是教员须特别用心。

3、有利的助因:

小孩并非天生具有追求整洁的本领,整洁的价值是学习来的,小孩愿意使自己整洁的动机是为了取悦父母或博取称赞。若能取得小孩的父母对此事的重视,那么将对这个问题有绝对的助益。

4、基本观念

穿着上所注重的不在价钱的昂贵,而在强调整齐清洁,特别是小孩正处于快速的成长阶段,不须花过多的置装费。教员可向家长建议,让小孩多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如此即能让人容易地感受到小孩的活力。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1、对一般儿童强调爱心接纳

一旦发现儿童拒绝和穿着肮脏的小朋友坐在一起时,教员可以让这两个儿童先分开坐,并安排一些较不排斥的儿童坐在一起,教员必须以身作则的接纳这个穿着肮脏的小孩,例如:让他帮老师拿东西、发薄子……等。并利用机会告诉小朋友要彼此相爱,不以外貌轻看别人,最好是能多举一些实例,如:主耶稣常和一些贫穷、生病的人相处,主是看人的内心,而不是外表,或是生活中某位小朋友在类似的事情上做了好的榜样。此外,教员也应教导儿童来教会时穿着上应注意的事项,也让儿童从衣着上学习清洁来见主面。

2、对服装仪容整齐清洁的强调

告诉班上儿童衣着上如何修正?如按时清洗、怎样穿才能整齐?以及到教会来应有的穿着和态度。对这位学生更当耐心辅导修正。并时时注意此儿童的改变,仅管是一点点也要不断地称赞、鼓励,让小孩渐渐地明白整洁的价值何在。

3、教员进一步实际的行动

班上难免有一两名家境不富裕,或者如前面所述——父母工作忙碌无暇注意孩子穿着及仪容的,此时当是老师行爱心行动的时刻。若这位穿着肮脏的小朋友在到教会,老师可以带他到浴室,为他擦拭脸上的污垢或者为他洗手,服装、仪容整理好后再带他进教室。在这过程中可以细声叮咛他清洁的重要和技巧,并且灌输他上教会敬拜神要整洁、有精神。聚完会、回家前老师还可再次告诉他:“下礼拜来教会要整洁喔!因为这样的你更好看。”若该学生家境不好,老师不妨送他衣服、鞋袜,不一定要买,家中的旧衣服整理、烫平也可以。教员行动的关怀,小朋友感受到老师的接纳,同时对改善此情况更具效果。

4、有效地和家长沟通

在教会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多半是教员和家长做了有效的沟通。这类的问题,常是家长无意地忽略了,通常经过教员的提醒,便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了。此外,若教员与家长的熟悉度不够,或其他的理由不便和家长沟通时,亦可请系负责或负责人直接和家长谈。

有一个小朋友在他升上小学三年级时,换了一个老师,一开始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跟其他的儿童不太一样,总是脏兮兮的,常常一个人,似乎没有朋友,后来从其他小朋友的口中得知,大家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很脏,不写作业又爱告密。于是老师和小朋友个别谈话,教他如何穿着,如何保持清洁,例如:洗脸、洗澡、修剪指甲仪容等,来改变自己的形像,并要求按时交作业,另一方面也和家长沟通,买了新的制服,并注意他的日常卫生习惯。但是其他的小朋友仍然不喜欢他,说他的脚有味道。老师又再次和家长恳谈,几天后,这个小孩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从头到脚都是干干净净,并且也改变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但是其他的小朋友们仍然不喜欢他,有一次他生日,带了许多糖果来学校请同学吃,但有些小男生连他的糖果也拒吃。这事让老师很困扰,于是老师创意的安排了一些机会让这个小朋友帮忙老师做事,并在小朋友面前夸赞他,在课堂上也利用“优点轰炸”单元,让全班小朋友从游戏中具体地说出他的优点,透过多次细心的经营,小朋友渐淅地接纳他、喜欢他,而这个小孩也在肯定中发展出数学方面的特殊才能。在这样的改变中,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教育的。

主耶稣在世人时从不轻看贫穷、生病或脏兮兮的人,总是以怜悯、慈爱来关怀、接纳他。今日我们既为主授命的牧人,更当效法主,有接纳罪人的心,甚至进一步“束腰为他洗脚”的爱心表现。俗话说得好:“言教不如身教”。身为老师的,肯付诸关怀和行动,必能改善目前的景况,让小朋友都有个干净、融洽、互相接纳的童年。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