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学生在教会途中打电动玩具怎么办

案例:一位青教组男生,在来教会的路上会打电动玩具,教员所以发现此事,是该教会的教员在上课时,对未到的学生打电话询问方知。请问对此学生的此种行为,教员应如何防止再发生并辅导?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的观念

1、打电动玩具并不一定是坏事,要看学生对电动玩具的迷恋程度以及他们去的场所而定,教员不要看到学生电动玩具就立刻把他们定为“坏学生”。

2、学生会去打电动玩具的原因有很多,如功课压力太大,在课业上得不到成就感,而以电动玩具来纾解,得到成就感的满足;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生活没有目标,平常无聊就以电动玩具来打发时间……,教员应该去了解其原因来加以辅导。

3、不要用教条式的方法训诫学生,现代社会中用教条的方式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抗拒的心理,更不易辅导。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1、电话追踪。每次聚会时间一到,教员就打电话给未来的学生,询问原因,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动向,而且久而久之,学生有事不能参加聚会,也会打电话向教员请假。

2、利用同辈的力量。聚会时间到,由住在附近的同灵和他一起来,防止他在途中打电动玩具,此外,如有住在附近的教员,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3、安息日聚会后到晚上青教组聚会还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不知如何打发时间,因此会到附近电动玩具店玩。若有可能,教员可以在这空档中,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如唱诗、查经、打球、打扫或影片欣赏、聊天等等。

4、前面提到学生打电动玩具的原因很多,教员欲加以辅导,必需先了解其根本原因。可以在共习时间设计一些课程,和学生们一起来讨论,明了他们的看法和动机,或是一起分析打电动玩具的利弊得失后,再来规劝,如此学生较能接受。此外,打出其他方面的兴趣,将其花在电动玩具上的时间转移到其他较有益身心的活动上。而对于缺乏生活目标的学生,教员可提供自己的经验,帮助他寻找生活的重心,这种方法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教员要有耐心,慢慢引导学生,虽然学生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也不要灰心。

5、最近有些集团,会在电动玩具店外守候,绑架晚归的孩子,因此游乐场可能已成“危险地区”,教员看到这类新闻,可以影印发给学生,使其知道危险性而有所警觉,少涉及这类不良场所。

6、有的教员本身似乎也喜欢打电动玩具,如果他能自制,也许无可厚非,但本着“不让弟兄跌倒”的教训,这些教员最好不要在教会中谈起电动玩具,以免使学生误以为教员赞同其做法,身为教员更当以身作则,率先改掉打电玩的恶习。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