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有一青教组学员,总喜欢拿在学校功课在崇拜课时做,甚至影响其他学员。如果是数学题目,参与的学员更多。请问教员该如何处理?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之观念
要关心一个孩子的灵性,必须先关心他的生活:而学校生活和课业占了青少年生活的大部分,教员又岂能不多加关心呢?
事实上,教员当建立的另一个正确观念就是:学生在崇拜课时作学校习题,并不一定是存心故意和老师过不去,有时候他只是忍受不了课程的枯燥乏味,有时则是老师的讲课技巧有待改进等……。总之,原因不一而足,以下就让我们探讨原因,听听学生们怎么说:“课程太枯燥,讲课技巧不够吸引人!”
“课好无聊”这是绝大部分学生不爱听课的最大原因。其实。成人不也有在聚会时因为台上讲的不够好,而自己翻圣经、教会刊物或魂游象外之经验么?将心比心,难怪孩子们……
“功课好多,再不写就写不完了!”
有些学校功课真是多得你我无法想像!尤其在大都市里的明星学校。这类情形特别容易发生在注重功课的学生身上。
“等一下聚完会还要赶去补习,补习班功课还没写完,只好趁聚会时间写咯!”
“难得一星期碰面一次,互相切磋一下嘛!”
如果再加“好好先生型”的老师,情况就更严重了。
“考考看别人会不会”
这是爱表现,炫耀心理作祟。
“聚会只不过是应付父母及老师的催促罢了,何必那么认真呢?”
综观以上各点,教员唯有认真、客观的去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改善困难。
二、对此类行为处理
1.技巧性制止他,并且别忘了为他保留自尊
教员可以边讲课边走过去暗示提醒他一下,大部分学生就知道收敛了。其他助领教员也应从旁协助、督促学生专心听课,以免影响情况教员或其他学员之注意力。千万不要突然冒火,或是用激烈的方式,当众指责等,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特别爱面子,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要用他能接受的方式:私下询问原因并加以关心,效果会更好。
2.适时的机会教育
在适当的时间给全班做个机会教育,让学生知道:“属世的学问与宗教教育孰轻孰重?”这个机会教育的时间不一定要在当场或立刻,可以视情况选在下一节或下一周。注意不要指名道姓,并且态度必须中肯和蔼。
另外,如果能够特别开几节课,指导班上学生正确又有效的读书方法,及各科目的读书诀窍等,相信对学生的助益会更大。
3.必须坚持的一件事
“上课是在聚会敬拜神,而神是轻慢不得的。”这是所有教员必须一致坚持的原则及态度。因为如果班上的教员宽严不一,没有一致的共识及步调,那么将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专门欺负脾气好的老师。
4.必要时当与家长联系
这年龄的孩子不喜欢老师随便向老师“打小报告”。因此,除非必要,否则不必向家长反应,以免有些家长反感过度或处置不当,反倒破坏师生及亲子关系。当然像类似学生下课还得去补习,且又严重影响到宗教教育的学习时,则当与家长沟通协调,看是否能变更补习时间。
三、教员也当自觉!
无疑的,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社会多元化、思想观念改变快速的时代,因此,身为教员便当自觉使命,赶快努力充实自己,虚心的多预备“几把刷子”,以免被学生及时代“淘汰”。试想:主耶稣在世间时,尚且需要认真学习,“一边听一边问……”,凡夫俗子的我们有岂能自以为足够,自认为尽责了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全体教员应该能“同心合意”不断为学生代祷,在人不能的,在神一切都能。唯有实实在在的将学生带到神面前,才能称得上是忠心尽责。毕竟这是属神的宗教教育,不是世俗的普通教育!
青少年的许多问题,其实是息息相关的,竭诚盼望各位教员能同时参加今年(七十九)一~十一月份宗教教育的“在你手中”专栏,以收举一反三之果效。愿神祝福、纪念每一位教员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