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青教组中的某对异性学员过于亲近,请问老师应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之观念
青教组的学员正值青春期,对于异性总有些好奇。再加上对现今各项传播媒体接触的频繁,青少年更趋于早熟,因此这类问题便提早让家长及教员操心。然而在我们决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观念是我们必须先了解的。
1、学员与教员、家长之间彼此角度差异蛮大的:
我们也许该先问问自己“过于亲近”的标准在哪里,假若我们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光是凭感觉或是听闻来判断,往往会失去客观,以致影响日后的处理方法。可以和一些资深教员或较有见解之弟兄姐妹交换意见,以找出一个较客观的标准。我们必须了解,常常我们认为太过于亲近了,但在青少年的本身却觉得并没有什么。假若我们强要以自己的观点给这群自认为没什么的青少年冠上“过于亲近”的罪名,那恐怕会使冲突点愈加严重。
2、切勿有过度情绪反应,也不要操之过急:
成人经常对此类事情有太多的联想,尤其是身为家长的,更容易作此联想。譬如:有些家长一听到自己的小孩交往异性朋友,就认为是要论及婚嫁的对象,又有些人为了避免影响到小孩的功课,便采取禁止往来的方式,甚至有禁止上教会的现象。如果我们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情形,或许会对自己的太过紧张感到好笑。假使因此而影响了子女或学员的信仰,那恐怕更得不偿失。
3、在主内交往总比交往会外异性来得好:
在基督里,我们都是一家人,主内弟兄姊妹原本就应当彼此关心、彼此帮助。因此当此类事情发生时,也许我们换另一个角度来想,会觉得事情不像想象中之复杂,反而会有些安慰。因为,确实是让青少年在教会里交往朋友总比交往会外朋友来得更放心,只是我们所该注意的,应该是他们是否被感情冲昏了头,而影响了功课或正常生活!是否只关心他(她),而不会同样地关心其它弟兄妹妹,或是年龄还轻时,有超乎弟兄妹妹应有的相处情形,当有这类情形出现时,才是我们所担心的,但即便要加以处置,也该态度淡然。
4、不要以特殊的眼光看他们:
有时身为教员的该冷静想一想.当我们知道这件事时,可能是经由学生的反映,或是教会其它弟兄姐妹的转述,或是来自家长本身的传达,我们若是听了别人的绘影形声之后,再来观察这对学员,就会觉得好象煞有其事似的。其实我们往往在这个时刻失去了客观性,带着既有的成见及认知去看事情.有时倒真的会将没什么的小事,搞成真的有什么的麻烦事。尤其是教员,更应该保持自己立场的客观性,才不致弄巧成拙。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1、与青少年站在同一阵线上思考问题:
假若学员这所谓“亲近”的行为已太过明显,例如在公开场合中有争风吃醋,或是经常出双入对等亲密举动时,就必须进行个别辅导。而在个别辅导时,不管辅导者是教员或家长,都必须与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上来共同思考问题,陪他冷静的去想,让他们了解父母担心的是怕影响了他们的功课,或是当感情放出而无法圆满时,怎幺办?让他们去思考年龄是否适当,以及日后的发展等问题。有些人在处理此事时,经常会恶意地批评、毁谤对方,甚至有时连其一家都攻击上了。这样做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增加子女的反感,得到反效果,还造成家庭的纠纷,那就很难化解了。
2、加强与家长沟通:
当这类行为发生,关键的处理中心仍是在家长身上。从前面的探讨我们了解有许多的概念是必须让家长建立的。甚至在态度上不应大惊小怪,处置上要淡然处之的原则,也必须深植于家长的心中。毕竟父母是最常与子女接近.而且影响最深的也是家长。所以,教员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家长多多沟通,一方面了解实际情形,二方面采取最适当之处置。要让家长了解,此阶段的孩子与异性同灵相处,将获得哪些帮助,并应如何指导孩子与人相处。用强硬的态度去要求儿女,反而会使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反抗心更强。然而在与家长沟通时,须要特别留意,有些家长在年龄、经历、信主时间上都比教员要来得多,想要让他们听我们的建议.也许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最好懂得请资深教员或教会长执负责人、传道,来传达这个信念。
3、注重团体辅导,寓教于乐:
在辅导感情问题时,尽量采取团体辅导,针对全体学员进行辅导工作,而不是针对当事人。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当事人有事情被揭开的尴尬与自尊心受伤害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可同时告知其它还没发生或是还没发觉的学员一个正确的观念。因此我们在进行时应尽量轻松,而将想要传达的意念寓于活动之中。例如:我们可以故意设计一些较直接的问题,像“我每天都会梦见他”、“我喜欢一个男生”等,由学员轮流抽签回答,老师再从旁辅导。既可听到学生自己的想法,又可趁机教育。如此一来,寓教于乐.必可收到较好的结果。
4、让他们多参与圣工,多与其它人相处:
青少年也正是教会最需要培育的下一代接棒人,教会较年长者应该带领他们一起在教会的事工上多尽力,使他们将注意力与时间转移到对教会的关心与对其他人的关心上,则问题便会在自然而然之中消弭。扩展他们的人际关系,尽量安排团体在一起学习或做事,可能的话,也可以班级为单位办些户外活动,都会有益于全体青少年的。在团体相处中,也可帮助他们了解友情兴爱情的分别。参与圣工更是促进青少年早日参与教会的好方法。同时更应趁参与圣工,教育青少年保守身心的圣洁.因为不圣洁没有人能见神。
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对异性的好奇是必定的,只是他们有时并不知道如何处置.在不影响信仰、功课、人际关系的考量下,还是不要太过紧张。只要留心注意其发展情形,走在主的路上,给予适时之观念灌输。当子女渐渐长大,他们便会懂得如何在主里选择适当的对象,也许到了那个年龄,我们还会担心他不赶紧与主内弟兄姐妹交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