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初级班某一学员经常着奇装异服到教会,请问老师该怎么开导他?
社会经济繁荣,国民所得普遍提高,衣丰食足之余,强调个性化、多元化的包装洪流正无时无刻的引导着市场趋向,而除了用品的包装之外,连我们每一个人也感受得到这股包装文化的侵袭,使得衣服的功用不再只是御寒与遮羞而已。
由于现今的青少年可说是“经济奇迹”之下的产物,生活之优沃常藉着许多各式各样的服饰呈现,而这些服饰也可呈现青少年心絮的端倪。今本文就青少年来教会时穿着奇装异服做个探讨。
一、对此类行为应有的观念
(一)奇装异服的定义
根据国语新辞典对奇装异服的解释是:“希奇古怪,惊动骇人的衣着打扮。”不过在实际界定上仍有困难,因为每个人的主观判断不一,加上生活背景及年龄的差异,往往无法产生一个绝对客医的标准,所以我们只能以大多数人的认同为取向,也就是说当大多数人认为是奇装异服,那么就可能是奇装异服,如此虽不中,亦不远矣!另外我们也可从“正派服饰”这一方面来思考奇装异服的定位。正派的服饰不外乎是整齐清洁,不违反社会善良风俗并符合伦理规范等。所以若是超乎正派之外的服饰,我们也可认定是奇装异服。
(二)青少年着奇装异服的原因
商业行销靠着强势巨大无远弗届的传播媒体为攻击利器。荧幕上高频率的出现,让人知晓这就是流行。青少年崇羡偶像明星的心理,也常成为广告公司藉以掌握青少年流行的趋势。所以一个个偶像明星无不衣履光鲜的出现于各种报章杂志及电视上,并且马上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一旦这些偶像明星有了夸张甚至过份的穿著打扮,那么难保青少年不会跟着学习了。
造成奇装异服的原因除了青少年的模仿外尚有下列三点:
1.证明自己走在时代尖端:青少年永远喜欢新潮,求新求变,要不落俗套,除了表示自己超人一等之外,更要紧的是要告诉别人他是走在时代尖端的。
2.引发别人的羡慕和注意来肯定自我:奇装异服的功能除了御寒遮羞之外,最主要的是在标新立异,以夸张时髦的服饰来吸引其它人的注意,藉此肯定自我。
3.满足虚荣炫耀的心理: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我喜欢,有什幺不可以。”虽然青少年着奇装异服,就如他们说的:只是喜欢。事责上还是他们潜在虚荣心所导致的,过度的爱慕虚荣常会冲昏一个人的理智,这是值得注意的。
(三)教员该以何种态度看待此事
青少年都有激昂活跃的无限生命力,是有朝气有干劲的,表现在穿著上自然偏好较显眼、较活泼新潮的服饰,这只是反映他们潜在的跃动而已。我们绝不能一言蔽之地说,所有流行的服装就是奇装异服而对之排拒。身为教员的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学员在穿箸上“一点出不同”就大惊小怪地严加斥喝指摘,如此容易造成教员与学员的对立,而学员也会嘀咕地说着教员的“保守”、“庸俗”、“顽固”。里实上只要不违反善良风俗,不破坏教会敬虔,不诡异的原则下,学员的“一点点不同”可使他们感觉更自信、更有生命力、更加的活泼;那幺教员应该予以包涵接纳!毋须刻意的压制。当然,若是学员的穿着不是只有“一点点”的不同,而是偏于希奇古怪,惊动骇人之流时,就当注意了。
(四)服装所透露的秘密讯息
心理状态会反映在衣着上,例如若是开朗欢乐的心情,必会穿著较醒目鲜亮的服饰。若是悲戚的话一定穿的很邋遢的服装,边幅不修。若是个性较高傲冷漠的人可能稍偏好黑暗色系列的服装,一般会穿著较诡异、较大胆的大部分都是这一类型,使人觉得有深藏不露、不易接近,很冷酷的感觉。所以由衣服外表的打扮可透知一个人的内心,教员可以好好的观察自己的学员,了解他们喜怒哀乐的表达,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做迫切之辅导。
对于较冷酷高傲的学员.不要一味的认定他是叛逆的青少年。其实他孤傲不群是由于实在没有自信能获得接纳,他冷淡不语只是不懂的将感情适度的表达,所以只要教员多加的关心.突破他冰霜的围建.相信必能抓住他的心。
(五)教员能掌握社会文化和教会文化的平衡点
教会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自绝于社会之外而独立生存,所以社会的潮流脉动也可能反映在教会里头,只不过社会的潮流有好有坏.有合宜的,也有不合宜的,我们要挑选、分辨、谨慎为之才行。衣服的穿著不论是家居室外,都要既整齐又清洁。而到教会的穿著更要不失敬虔。教会是神的家,神亲自临在的地方,自然不可太随便。旧约时代祭司须穿著“以弗得”方能进至圣所向神献祭。新约时代虽用不着穿以弗得来教会敬拜神,但是绝对不能不整齐、不清洁、不敬虔。试想若是要朝觐总统的话;想必服饰的考究是不会大意的,更何况我们来教会朝觐的是天上的万王之王哩!虽说神看重的是内心。但我们对神家的尊重与礼貌也是应当的吧!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1、对着奇装异服的学员予以私下的沟通
通常一个班级若有一个人有了较突破性的作为,一定很多人马上会跟进,大家群而效尤会有借口说“因为他这么傲,所以我也可以这么做口”所以一旦发现班上有一个学员过度的装饰与打扮,教员就应该有警觉心,以免此类行为不断的渲染扩大,而最好的方法是能够私下的沟通,以诚恳的心来纠正,循循善诱,千万不要以勒戒的口吻来管辖,否则易造成更大的反抗。弟兄与姊妹的服装略有差别,尽量由同性的教员出面疏导。例如班上有姊妹裙子短时,最好由姊妹教员来沟通。
2、藉共习活动辅导
共习课可以安排一些“穿著的艺术”、“适宜的穿著”之类的课程,训练并指导学员选择服饰的能力,及各种场合服装穿著的应对,培养正确的观念。由教员事先主动的探讨。正视此一问题,使学员有规矩可循.相信日后穿著奇装异服,或不敬虔的服饰来教会的情形必定大为减少,不要等到风气已弥漫时才封杀阻绝,这样子,学员是很难接受的。
3、灌输学员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认知
初级班的学员生理的发展远较心理的发展来的快,往往重视外在的表现而忽略了内在气质的涵养,他们藉着奇异的服饰来烘托自己,但是若不能配合典雅的内在美,反而令人觉得俗不可耐。许多青少年不知内涵上多多充实努力追求完美,而以外在的服饰来做为高人一等的筹码,这是本末倒置的。基督徒的馨香之气是美的,而这美是来自于对真理的渴慕及行道上的力臻完全而来的,其所散溢之香气丝毫不必假借外在的衬托。在课堂上,教员应多多灌输此观念。
4、教员以身作则
身为教员当然不愿意学员着奇装异服的出现,所以教员应当做好的模范为表率,穿着合乎体统、端庄正派的服饰,身教胜于言教。上梁不正怎盼下梁直呢?若弟兄教员着短裤,姊妹教员着迷你裙来到教会,并在台上口沫横飞的讲着“穿着的艺术”,试问哪个学员听得入耳呢?如此不仅贻笑大方,学员对教员的轻蔑也就是不足为奇了。
教员牧养主的小羊是施予满心的关怀,而要付出满心的关怀之前要先有入微的洞察力。除了在台上谆谆教诲之外,加上细腻的视察才能对学员有全盘的了解与掌握,学员的心情、个性皆可由他们的服饰或发型看出些蛛丝马迹,能够及早的给予确切的辅导,对于他们懵懂的观念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