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学员上课表情多、恶作剧怎么办?

案例:青教组学员上课时,喜欢对老师作各种表情或恶作剧,怎么办?

每位老师上课时,一定都希望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密切配合,当班上出现几个喜欢作怪表情或恶作剧的学员,往往会干扰课堂的进行,遇到这种情形时,你的反应是对他加以劝告、责骂一番或是置之不理呢?你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类行为呢?

一、此类行为发生的原因

学生课堂上作各种表情或恶作剧,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课堂或教员的因素:

青教组的学员大多是从小就接受宗教教育,教材的内容往往是他们早已熟悉的,而一些新加入的课程,内容比较严肃、艰深,若教员不再教法上加以变化,而是照本宣科或教条式的讲授,学生可能不太容易吸收。对上课内容没兴趣,自然会去找些新鲜的方式来打发时间,扮扮鬼脸、恶作剧让老师、同学惊吓一番,对他们来说是蛮有趣的。

2、学生本身的因素:

许多学生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很难从课业上获得成就感,这些不受重视的学生,在课程上作作怪却能够引起老师的反应(即使反应是负面的),对他们而言,至少被人注意到了,以后便会一再出现类似的行为。

另外有一种情形是,学员本身已有较严重的偏差行为,也许是家庭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他已经习惯以那样的方式来与人相处,成为一种僵化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当他特别讨厌某一老师时,可能就会在上课时故意和老师唱反调。

二、此类行为的处理方法

1、在课程及教学方法上多求变化:

青教组的学员已渐渐有自己的想法,通常较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及双向沟通的上课方式,因此教员在设计课程时必须多花点心思,可利用问卷来调查学生喜欢的课程及讲员,而部分查经,讨论课程由学生来主持老师站在辅导和指引的立场,可以增加参与感。

2、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

在课堂上出现这类行为的学生通常占少数,在其行为的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和动机,教员要先去了解,才容易有效地处理。若学生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出现这类行为,教员可以用增强,消弱的原则来处理;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这类行为时,教员不做任何反应,但是学生偶然出现良好行为(如上课专心,回答老师问题)时,则立即给予奖励(口头赞美或物质的奖赏),如此一来,学生只有在出现好行为时,老师才注意他,他的好行为就会渐渐增加了。若学生本身已有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则必须私下个别谈话,了解其背景,再加以辅导,因为课堂上的行为或许只是他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3、加强祷告的功夫:

祷告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工作,其实宗教教育的事工当中,主的带领最为重要,曾有中级班的教员们同心为学员出席率祷告,而使学员出席率倍增。主耶稣是最好的医生和教师,凭着信心为学员代祷主必垂听。

无论用何种方式,个别处理学生问题往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看得到效果,教员在这过程中必须很有耐心,并且持续地代祷。成长中的青少年往往是最不容易教导的,尤其是现今混乱的世代,价值观的混淆、冲突令他们不知道何去何从,要让他们在主里好好长大,宗教教育教员就必须多费一份心了!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