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青教组的男女学员互不讲话,怎么办?
单就本文标题无法明了此类现像的原因,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探索其原因则为首要的一环,弄清楚个中的缘由后,才容易对症下药,采行较有效果的方式,改善这种互不讲话的局面,抑或是从旁辅导使青教组的弟兄姐妹安然度过这段尴尬的青春期。
一、此类行为的原因检讨
教员们不妨注意青教组男女学员之间互不讲话的情形已有多少时日,如果彼此突然形成互不讲话的现像,那多半是当中有误会产生,此时教员可多方观察了解双方心中的结,而后居中协调,藉圣经的话语开导他们,使弟兄姐妹重享同灵间的情谊。本文就把重点置于长期以来青教组的男女学员互不讲话为题来探讨其原因,进而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思想保守:长久以来,教会的男女交友情形一向趋于保守,在这样的观念之下,青教组的弟兄姐妹为了避嫌,就可能会有这种互不讲话为上策的反应发生。
2、小生怕怕:值青春期的青教组学员们自然较容易害羞,若再加上男女学员人数悬殊时更不知如何相处,可能一见到弟兄或姐妹时早已脸红,更甭提交谈了。
3、互不相识:青教组的男女学员或许并非同期、同班级的同灵,因而互不认识,又羞于先开口或者懒于寒喧则双方互不讲话的风气于此形成。
4、话不投机:各人的生活型态不同、想法互异、嗜好也不尽相投,而产生无许可说,不知所云的情况。
例如:弟兄们聚在一起谈[职棒]大赛的精彩片段,而姐妹则对周糟的生活点滴较为关切,双方话题不同时便有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触。
二、对此类行为的处理
前面所分析的四种原因,基本上息息相关,兹汇总些建议如左:
1、教员们心思要敏锐,能事先发觉问题并预先防患未然,以免弟兄姐妹互不讲话的情形发生或愈演愈烈。此外,可以教导学员们正当的交友方式,视之为礼貌,避免单独交往及过从甚密,弟兄与姐妹之间心清手洁地谈论正当的话题,有话时自然的表达,无话可说时也不必勉强,但起码学员间的基本状况如:姓名、就读学校、家住哪里等应该知道、关心、这么一来,大伙儿见面时便较不尴尬,进而能互相寒喧,自然易互相交谈、沟通。
2、学期一开始,教员可介绍学员互相认识,每逢新的学员加入时,也能立即将他(她)介绍给其他学员们,打开彼此互不认识的僵局,引他们进入青教组的大家庭。若有人缺席时,需要立即表示关怀,诸如:请学员们电话联络,询问缺席的原因,或许该员正需要同灵们的帮助,若此时给与适切的关怀与表现,必能使之感受同灵间充满爱心的情谊,对青教组这个家庭的向心力也将与日俱增。
3、教员可利用课余时间充当桥梁,引出话题,使弟兄姐妹之间能在融洽的气氛下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心得感想。并可以藉着分组讨论,提供一个彼此沟通的机会,或藉着事工上的联络来弥补因课业繁重和在教会中见面时间少所造成的疏离感。
例如:编辑班刊、在签到簿上留言等均是可行的方式。
4、利用共习活动或团体游戏使弟兄与姐妹之间彼此认识,进而能相互关怀代祷,在主里感受属灵的快乐。至于活动的型态,教员可事先设计,也可参考总会出版的有关青教组共习活动教材,不管是以何种型态呈现,其最终目的在于增进同灵的纯真情谊。
青教组的弟兄姐妹已渐迈入独立思想的时期,而且都仍在求学阶段,一切以念书为重,因此在可能有不良后果产生的前提下,弟兄与姐妹之间交往的正面意义也被忽略了。父母师长应该了解青教组的学员们正是学习爱人与被受的重要关建期,如果这时候长辈们给与正确的引导,不一味禁止与勉强,从旁悉心地代祷交托,顺期自然,那么对他们日后的人格发展会有相当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