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老师,真的吗?

案例:从小信主的孩子,中级班时常因缺乏体验而开始怀疑神,教员当如何协助他们肯定自己的信仰?

“从小即信主的小玮,转眼间已是一个十七岁的高二的学生了;一向敬虔聚会、热心教会事工的他,最近变的总是闷闷不乐、若有所思。生活环境里有许多与他从小就谨守的信仰相冲突的事情,使得他不时想着:真的有神存在吗?圣经里的话真的句句可信?为什么我总不像别人时时体验到神的慈爱;在事事求验证的求学环境和在追求自由思考的风气里,十七岁的小玮,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对信仰的怀疑,亦不知道如何去走过艰辛的这一段。”

一、给中级班的教员们

“老师真的吗?”这实在是一个很震撼人的问句,极多数的基督徒,对会面临这样的[信仰低潮],特别是在中学生身上,当他们在生命的此阶段、无法寻得正确的答案以维持从小即建立在对父母的信仰依赖心时,紧接而来的即是怀疑、不知所措或迷惘不已;再者则勉强应付父母、老师或离开教会。因此,青少年对信仰感到难以坚立,是一个急需重视的问题。

二、怀疑形成的潜在原因

中学生对旧有的信仰起疑惑,实在并非一朝一夕,且原因范围非常广泛,但大多皆是寻求独立的阶段,以新的观点来解释一切的事物,而信仰生活上又缺乏真切的体验,以至于怀疑由浅而深。另外有些孩子拒绝原本的信仰,只为了“反抗权威”,反对家庭、各层面的束缚而不惜表现出怀疑的态度。

再者,信仰生活的断层,一段时间的停止聚会,亦可能使青少年的信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教会中人事的软弱和缺失,亦是曾参与圣工但对教会事工状况又不十分熟悉的中极班学员的绊脚石。在重重的成因交错下,我们的“大孩子”究竟怀疑些什么呢?

三、青少年怀疑的层面

高中生的疑惑总是由浅而深,摇摆不定。但通常是从“神的存在”与“神的慈爱”起了疑惑,然后寻求圣经的可信,圣灵的真实;再从周遭的环境去怀疑教会唯一的真实性。通常在疑惑产生前,总是有些生活上的波澜起伏,教员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陪他走过?

以下几点是辅导上的建议,供各位老师参考;

1、耐心的了解与恒切的代祷:教员应该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动向,注意到他们信仰的低潮,并且尽力的去了解他们问题的所在,再努力的将自己所知的经验与学员分享;但我们通常无法成功的消除他的疑惑,唯有代祷与长时间的关怀,才能帮助青少年渡过这一段危机,而仍然持守信仰。

2、以爱和包容相对:中学生在怀疑从小接受的信仰时,一方面仍然喜爱亲近那些关怀他的人,因此教员该以平常心来正视学生的疑问,包容他们突来的情绪低潮,以合理正确的解答,来与他们个别咨询,但不必强迫他接受;只要他认清自己的疑惑,并鼓励他将此事提到神面前祈求。

3、课程上的巧思安排:面对学员信心的摇动,我们建议您在安排聚会内容时,要多安排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是信仰体验谈等。如见证会(可鼓励学员或家长到课堂上作见证并作笔记)、疑惑解答或讨论会(讨论如何面队环境上的重重陷阱)。再者,因信仰与生活各个层面均有极密切的关联,藉户外活动、踏青的时机多聊聊亦是难得的良方。

4、多鼓励学员将心里放在教会:教员应可让学员有多份担事工的的机会,让他能在作神的圣工上,与神有更密切的关系,深刻的体验到神。

5、其他应尽的责任:除了前述的几项原则,直接的访问,关心学员的家居生活,才能对他的信心作最正确的指导。此外,帮助青少年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软弱,而更能谨慎自守亦是教员的责任;因为将孩子带领到神面前,才能彻底的帮助他们走了这一段信仰的转机。

信仰是一条远路,在这道路上危机四伏,使我们的中级班孩子动摇了小时候单纯的心志。但身为父母、师长的我们是否有时亦有灵性上的软弱呢?总要牢记,我们虽有怀疑神的时候,但神却从不怀疑我们,因此给学员、孩子作一个好榜样是重要的,我们应当更努力的去追求道理的认识,拉近与神之间的关系,不是吗?

最后得叮咛的,还是不倦的爱心和恒切代祷,为了不使主的小羊迷失,我们得拔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怀他,更多的精力来祈求神的带领与眷顾,使主亲手引领我们的学员,安然走过信仰的危程。愿神祝福您!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