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比诸位多几岁,因此以后就叫我○○大哥好了!”这是我对所任教之中级班新生的开场白,也是本班教员们多年来共同的观念。
谈到“当老师”,我总觉得太“伟大”了一点。自己的圣经知识有限,圣工经验不多,教学训练更少,面对着主内可爱的大朋友们,实在觉得还不够格当他们的“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教会圣工,世上工作责任日益加重,屡次想辞卸教会内的教会重任,但是看到这些快乐的脸孔,又会很舍不得离开。心想:不当老师,只当他们的大哥哥,心里压力会轻些,师生间也可以亲密些;而既然是哥哥,弟弟妹妹就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你交谈。
人伦中“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天生的,做大哥大姐的责任无可旁贷。而我们视教会中的小羊既如手足,就要像爱自己的骨肉弟妹般,全心全意的爱他们,带他们。从日常的信仰生活,乃至邻家树上小鸟的活动……等等,虽然自己所知,所学不多,都可以倾囊相授,弟妹们也不必将大哥大姐的一言一行奉为金科玉律而囫囵吞枣。兄妹们都希望他们能将所听来的,逐一再与圣经对照,重新检讨,玩味,把符合圣经真理的予以吸收,并将渣滓吐出摒弃!
生活经验,无论是信仰上、生活上、圣工上、学校、职业……都愿意坦诚相告。成功的,可以让大家循规以行;失败的,可以指出魔鬼陷阱的可怕,让大家及早回避,以免重蹈覆辙,多走不必要的冤枉路。
师生关系有期限,兄弟关系无期限。弟妹们也会长大、毕业、结婚、育子……,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限于本班三年间的传道、受业、解惑,毕业后找职业的要告诉他自己的毕业生涯,找对象的告诉他当年是怎样找到另一半的,抱着宝贝告诉他应怎样换尿布……
回想初信主时,刚刚挣脱凶恶的魔掌,惊魂甫定,在教会认识了三对大哥大嫂,确会给我莫大的帮助。除了会堂聚会、听道、读经之外,散会后在会堂旁边,返家途上,他们会告诉我他们会怎样与恶魔争战,怎样激励求知欲,怎样怎样帮助高中生平衡生活,心理更加成熟……,使俩在养育儿女上减少了很多“尝试错误”的痛苦。
不过师生间的距离太近,也难免有些困扰。他们心境一松,行为容易放肆。有时不太把大哥大姐的交代放在心上,结果因忘记而误事。届时苦笑,两手一摊,甚至撒个娇,你本来已到嘴边的一堆责备话,一下子又吞回肚子里了,只好摇着头替他收拾残局。安排工作时,他们有时会不太服从大哥大姐们的“独裁”,说他要跟谁在一起……,大哥大姐只得再花费一番口舌安抚,分析,勉励,让大家“勉为其难”地当代软弱小弟妹的“轭”。有时软弱的肢体得寸进尺地显得更为软弱,依赖,上课次序也较难维持……不过,综合观察之下,我们全班教员仍认同这种兄妹式的带领,也将继续应用于本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