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师心

一、老师是需要有爱心的

曾经在学生高二时中途接班,对学生的背景偷偷的做了了解。为什么偷偷摸摸呢?只因为我一定会在第一天见面时告诉他们:

“过去的你,我不在意;重要的是你要我认识的是怎样的你。”

一直到毕业,他并不知道他过去的恐吓、打架、穷追女孩子的冲动行为我都知道,他的表现是仗义执言,热心班务。

毕业后,他曾来一封信:“……只有你没有把我当做坏孩子……”

毕业至今,每年三节日必来报告近况,他选择了一条他最适合的路。

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在爱心上,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但是老师也是人,如何不失去起初的爱心,是需要来自神那长,阔,高,深的爱来浇灌的!

二、老师是需要有智慧的

半夜,闻敲门声。

“老师,我朋友受伤了,请借我五千元。”

救急不救急?快!快去救你的朋友!不要老师陪?好!自己骑车要小心啊!

事后才发现,五千元是拿去还赌债了。至今七年,未还。还不还是小,被学生欺骗事大。

“老师,我想去补习(或参加研习),您能不能借我五千元?”

“很抱歉!我现在身边没有那么多现款。”

“三千元?”

“孩子!我是可以凑三千给你,但是我知道你家境不错,为什么不再试试看呢?和家里沟通沟通嘛!”

过几天再遇到她,“还需要钱吗?”“已经有了!谢谢老师。”

光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心”杂志不也是个幌子?爱心需要有智慧来施行啊!

三、老师需要一颗谦虚的心

一天上课,谈到电脑病毒,一位学生侃侃而谈,因为他的兴趣会使他特别去寻找着方面的资料。

又有一天,谈到大陆风观,在电视机前研究“锦绣河山”“八千里路云和月”“放眼看大陆”等节目的同学,他有一箩筐的民俗资料可以提供。

如今资讯便捷,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方式太多了,杂志,电视,录影带,收音机,甚至一小耳朵,改变了往日只能从师长,教科书中吸取新知的方式。因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学生某些方面胜于老师时,老师应能有包容的心来指导学生。

社会在变,环境在变,学生的学习情形自然不同与老师,因为老师是“以‘过去’的知识,教导‘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的公民。”常存一颗谦虚的心,其实也是对每个应有的太的,不是吗?“一粒沙可见一世界啊!

四、老师需要节制的

不管是谁,身为人,都要节制自己的私欲、贪念、权利、情绪……。

有位高一的女孩,无论如何不愿在班上同学面前考音乐,宁可冒着被当的危险。经过沟通之后,发现原来是在国中时受一位音乐老师的嘲笑所致,这位老师的嘲讽一旦开闸,难以节制。

有位男孩,怎么样都不信任老师,因为在他贫苦的岁月中,他发现老师是向“钱”看齐的,他永远只能落得打杂的工作。一旦老师的价值观是如此,受害的人便不在少数了。

老师也是人,有他的七情六欲,但是老师的工作是翻土,在人的心中翻土,他总的是什么,也许他无法直接收成,但这些人到社会的成就,无论是好,是坏,皆影响着社会,影响着逐渐老去的老师。教育,百年树人的工作啊!师生关系,存乎一心而已。

五、慈惠的原则

在韩非子里有这么一段:

魏惠王问卜皮说:“你有没有听说寡人的名誉究竟怎样呢?”“大家都称大王很慈惠。”“那么,我的工业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王的工业会发展到灭亡的地步!”“慈惠是做好事,做好事却要灭亡,这话怎么说?”“慈,是不残忍;惠,是好施与。不残忍就是不肯诛戳有罪的人;好施与,不等有功会行赏。有罪不罚,无功受赏,还不应该灭亡吗?”“仁爱太过,则长有宽从,法度就难以建立。威严不足,臣下便会侵犯君王;刑罚不能坚确,禁令便无法推行。”

老师的为人处世,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等如何妥善的运用,正是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也正是教学的艺术。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