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野外崇拜经验谈

一、青年野外崇拜

(1)时间:三天三夜

(2)地点:太极峡谷

(3)方式:健行露营

由于太极峡谷景观壮阔,神在大自然中的奇妙作为自是令人赞叹不绝;所以的弟兄姊妹也均满怀感谢神赐予这样的机会。

第一天傍晚抵达落脚处,各人分工合作,在完成扎营及各种防范措施之后,大家即共享一顿简单美味的爱餐;餐后,随即升起营火,开始那晚的感恩聚会。

首先大家一起围于火旁唱诗,随着诗歌甚至各人心中的感动,也带出了崇拜应有的敬虔气氛。悟性祷告之后,由弟兄姊妹轮流见证及发表感受,并有毕业生对学弟妹们提出许多的勉励。

聚会结束之后,大哥大姐分别与弟妹们三三两两的围在营火旁烤火,并继续未尽的话;湖沟通作工经验,或勉励,或生活见证,或观念沟通,各种内容不一而足。这样的交通是无所为而为,但造就却是在各人心中常存的。

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有二位姊妹突感不适,因而背包也请弟兄代劳,弟兄们的背包原已很重,但也十分乐意的再被加上一些重量;大家在路途上并鼓励、照顾这二位姊妹,使她们也能顺利走完全程。这不但表现了主内一家的精神,也使成员有学习发挥爱心及接受关怀的机会;此行因而也使成员在爱心的功课上亦得着不少的造就!尤其是这两位姊妹,每提及此行,总不断感谢神的眷顾及弟兄姊妹的爱心,这亦是野外团契的另一种收获。

建议:

(1)数日的野外活动,应请熟悉路线,有经验的同灵为领队。并在各方面充分准备,如御寒、安全、行程等等。

(2)应培养成员顺从的习惯,使领队的命令能完全贯彻。

(3)应有几位较有经验的同灵协助领队,注意弟兄姊妹的情况并协助带队。

(4)野外崇拜聚会应有事先计划、适切导引同灵进入敬虔的气氛中,这对该晚的会后交通亦有绝对的帮助。

 (5)应祥加界定聚会及晚会之分,避免两者混淆,此乃领队应负之责。

(6)野外崇拜应妥善运用各样的方式,可以诗歌交通、见证等等为主。避免方式过于僵化,造成气氛沉闷的后果,最好是保持轻松快乐而不敬虔的气氛。

注:作者此次的太极峡谷之游,是在民国七十四年,自去年五月发生山崩惨案之后,该处已为为政府因设备不足,而明令禁止游客前往。本文用意主要在见证如何办一场青年野外崇拜。

二、儿童野外崇拜

(1)时间:一天

(2)地点:天母至阳明山

(3)方式:郊游健行

当天上午在会堂集合祷告之后,老师随即带着学生搭公车到天母总站。整队之后,便大步迈向登山健行步道。由于少年班学生活泼,故大约四、五个学生即有一个老师与他们为伴,以避免玩至得意忘形,以致脱队。

由于孩子活泼,步道上登山客不多,因此老师与学生且走切聊,一方面对孩子能更了解,也能更加关怀他们;因而在整个路程上,孩子与老师的感情也增进不少,尤其孩子最喜欢与老师合照了。

到达目的地,休息片刻,即开始野外崇拜,因为孩子兴奋,所以唱诗、听故事也很有精神,但顾及孩子们的兴致,崇拜时间较在会堂为短,效果并不较差。

在与学生共进各自准备的午餐之后,接着便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了。因老师都能以一颗童心与他们玩在一起,所以他们也显得特别的愉快。在下午三点左右,由老师带领回到会堂,感谢祷告后,结束此次的郊游及野外聚会。

建议:

(1)路程选择应适宜儿童,并应注意安全及老师与儿童的比例(老师不可太少)。

(2)儿童野外崇拜亦有许多方式,如:上课本、生活辅导或订定一题目、故事,尤其事先准备,当天发表。

(3)在路途中,应尽可能培养儿童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并感颂神的创造,这种观念应适时适度的培养。

基本上,教会及青年对野外崇拜应有更清楚的认识才是。出外旅游,有了实质的野外崇拜,就如同筑了坛一样,能够荣神益人。而同灵们甚至野外,看着天上的星辰,述说属于天上的事,这样的感受自有别于会堂的教导,因周遭所在俱是万物的明证,叫人从心里赞叹神的作为并感念他的恩慈。有了这样的立场与体认,才不会使野外活动束手缚脚,也才能更进而发挥野外崇拜的实质意义。

三、全家野外崇拜

扫墓,是适合全家前往的,可以怀念亲情、思念人生,更可野外崇拜。每年的清明节,您是否也都和家人一起走过那段想起来便会哽咽的荒草路?

爸爸葬(睡)在高雄县大寮乡基督教墓园。该园规划得很有特色,除了墓园宽广、整齐划一及绿地如茵外,更没有传统墓园的那份恐怖气氛,因此极适合全家前往。一来扫墓,二来踏青,三来更可藉此情此景就地崇拜,让家人、真神此刻再一次心灵相聚。

每年于基督教所谓的(耶稣复活节0之前数天,墓园管理委员会都会寄通知,邀请我们前往参加纪念崇拜,顺道扫墓。但我们为了避免默认他们所谓的(耶稣复活节),因此皆只知而未往。倒是于清明节,都会或全家或部分或个别前往大寮扫墓。

买一对缎带花是少不了的,全家围在爸爸坟墓大理石的四周,三代齐聚。首先是妈提议要唱诗,个人选定喜欢的诗歌然后齐唱,彼此流露那份亲情与怀思。接着悟性祷告,坦露彼此心里的话以及对神的感念。崇拜的形式虽简单,时间也简短,但那份象征的意义却能长久迥荡在心头。

此外野外崇拜应注意下列几点:

(1)崇拜时,若有他人在旁扫墓,则尽可能不要对他们造成干扰。

(2)崇拜着重在虔诚、肃穆,尽量避免嚎啕大哭的场面。

(3)不要破坏当地的环境设施。

(4)避免将已逝亲人偶像化。

四、教员野外崇拜

教员野外崇拜,着重在教员间的彼此搭配、灵性激荡以及个人性格的切磋与协调,将有助于日后教育圣工的推展,其意义不可忽视,因此也凸显了有举办它的需要。

举办地点可以不拘,但原则上以清静、大自然、原野为着眼,以便更接近神的(圣工),触发属灵的意味。时间以两天一夜较恰当,其时程安排,出发前即应详细规划,届时则可弹性、灵活地掌握运用。人数一般以该教会教育系全体教员为对象,约十五至二十左右。

因为对象皆为教员,且为标示(教员野外崇拜),因此设定一个活动教育主题是需要的。此主题可自拟,如(促进教员的同心)、(共习活动时间的实际演练)、(认识大自然,共体真神的伟大)等。主题拟定之后,节目便可环此主题安排。

教员野外崇拜可以露营的方式,进行所有的设定目标。早上集合完毕后,即出发前往目的地,尽可能甚至中午前到达。简便的午餐后,便开始分工合作,架设帐棚及相关用具。略事整理、休息后,各项的活动便可一一展开。

活动的项目及内容如前述乃根据主题来设定,因此可多样化且具灵活性。行前各活动负责人即应详列考量设计。至于活动内容,可参考坊间出版的相关书籍,然后加以剪裁成适合本会的活动。

教员野外崇拜应注意下列几点:

(1)本活动尽量以不影响宗教教育课程为原则(可选定非周六、日之国定假日)。

(2)野外露营过夜,必须考虑其安全性,因此弟兄当牺牲一下睡眠时间,轮流充任警卫受业。此外回避野外有攻击性之动物(如毒蛇)的设施亦应准备。

(3)最好有教会负责人随行指导。

(4)节目的安排是重点,因可决定本次活动对教员的造就与否。主事者当精心研究。

(5)结合教员更同心、更爱主、更执着于宗教教育工作,是教员野外崇拜的最高目标。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