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成功的家访—爱心加上知识

一、活动—例行公事之外

季末会议讨论到学生缺席情形时,在座教员一反刚才热烈讨论、争相发言的情形,代之而起的是一阵静默;大家心理明白,被提出讨论的名单已历经多次会议,情况仍未改变,没来的还是没来。

(访问过没有?)新来的传道问着。

(有,我们每季至少访问一次。)系负责答。

(原则上,每季的第一个星期日下午做一次家庭访问。)少年班班负责接着答。少年班是缺席人数最多的一班。

(访问的方式如何?效果如何?)传道提出思考的方向。

访问时,一群教员利用星期日的下午,遍访班上的小朋友。由于学生多,每家逗留的时间不能太久。遇到较熟的家庭,还能多聊一些;如果家长和学生都与老师不熟,话题常常难以为继,草草问了近况,就得离去;事实上,迫切需要深入了解与沟通的,正是这些不太熟悉的家庭。

(请传道提供一下意见。)系负责适时地向传道请教。

(可否改变一下家庭访问的方式?)传道继续说:(有间教会的教员,除了排订例行访问之外,还利用假日的活动来与未熟悉的学员沟通。)

(他们常利用国定假日、春节期间约小朋友到国校打球,或到教会附近的一座小山去爬山、玩水,偶尔也办烤肉。越是不常来聚会的小朋友,越是邀约的对象。所以小朋友和教员都相处得很融洽,常告诉老师家庭和学校是事,聚会的出席率可说是百分之百。你们也可以试试看。)

你试过没有?

不可问的问题:

为什么好久不来?

惠惠又好久没来参加少年班聚会了。

(惠惠好久没来参加儿童聚会了。怎么回事?)安息日下午,教员与他妈妈聊天时,特地提出疑问,以了解原因。

(上次她来时,老师和小朋友都一再问她为什么很久没来教会,问得她很尴尬;第二个星期日怎么叫她,都不敢再来了。)

对一个很久没上教会的人——不论大人或小孩,最怕别人问他(为什么)。记得我自己上中级班时,也有一阵子没上教会,而每当被问及(为何没来)时,都瞠目以对,不知如何回答,只有赶快溜走。

遇到久未参加聚会的小朋友或信徒时,当然要特别关心;但需避免关心过度,也不可直接问他(为什么)。通常我所采用的方法是:安排(无意中)的相遇,并聊及学校功课或一般生活上的问题——最好是他们有兴趣的话题;分手时才迁上一句:(能常常来聚会吗?)或(有空要常来聚会哦!)

二、规劝—要先有爱心

在一次系务会议中,王弟兄谈到一次痛心而难忘的经验。

王弟兄的表弟毅志信心冷淡,对教会颇多不满,自己没来教会,连家中三个小孩也没正式参加儿童聚会。最近毅志的妹妹由中部搬回来,爷爷奶奶便利用两家小孩常相往来的机会,鼓励刚搬回来的小表弟带领毅志的儿女上教会。感谢主,每到星期日,几个小孩都能高高兴兴的、从未缺席的参加儿童聚会。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王弟兄与一位长辈聊天,表弟毅志也在座。由于这位长辈系全家唯一未信主者,且对教会非常了解,故席间王弟兄话题一转,论到得救的问题,希望这位长辈亦能信主。想不到一谈到道理,毅志就开始批评教会,埋怨传道、负责人。王弟兄本着解怨的心,向他多方解释,希望藉此纠正他的错误观念。不想不解释还好,越解释对方越激动,声音逐渐加大。同时这位长辈也责备他表弟,未为教会贡献心力,没有资格批评。结果不欢而散。

周日,未见他表弟的三个孩子来聚会,问刚搬回来的小表弟,才知是孩子的爸爸不让他们来。乍听之下,王弟兄愕然而不知所措,久久不能释怀。

(失败的原因何在?)沉默了一下,一位教员轻声的问道。

(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缺乏爱心及耐心,且太过于自信。)王弟兄诚恳地自我检讨。(太过自信,自以为藉着这次的劝解就能解怨,忽略了情况的严重性。)

(没有耐心,所以未听他把话讲完,便急着要纠正他的观念,因而屡有辩论的场面出现。缺乏爱心,不能体会他的处境,语气也不够温柔;事实上在那种场面下,要十分温柔也真不容易。)

(再遇到这种情形时,你将如何处理?)

(多听——耐心的多听。少说——尤其辩论的话语绝对要避免。多言不一定有益,多听一定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关怀;如能拿出爱心,用温柔的话劝解,则选择适当的时间,劝个一、两句。拿不出爱心时,宁可多听不言。)

不错,自以为灵修不错的我,在访问学生或信徒时,常常说的多、听的少,很少能真正的听到受访者的心声。

你呢?

症结

文伟刚搬到本地时,连续参加过几次儿童聚会后,就常常缺席。到教会来也不太合群,常站在旁边看小朋友玩,任凭老师叫他都不肯参加。

家庭访问也没有效果,刚开始还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到后来看到来访,就从后门溜掉。

(以前回这样吗?)

(不回,以前都很自动的到教会去,也和其他的小朋友玩得很好,搬到这里以后才变成这样的。学校的老师也说他不合群,不知如何才好?)文伟的妈妈担心的诉说着。

怎么办?症结何在?班负责林弟兄思考着。

几天后,林弟兄因事路过文伟家,顺便下车探望。

(怎么啦!文伟在生气?)看到文伟板着脸,林弟兄问他妈妈。

(学校运动会没选他参加赛跑,他就生气不去上学;最后他爸爸骂了他一顿,才勉强去。放学那么久了,还在生气!)

(为什么呢?他跑得快吗?)

(是跑得很快。大概刚转学,平常又不和同学讲话,同学不知道他很会跑,所以没选他吧!)

突然灵感一来,文伟不合群会不会是因为不受重视之故呢?林弟兄想着。

(文伟,老师叫你。)林弟兄请文伟的妈妈叫他。

(下个星期我们这里有市长杯马拉松赛跑,你要不要参加?老师和雅恩他们都要报名,要很会跑的人才能参加喔!)原来因故不能参加的慢跑活动,这下得赶快通知雅恩等人准备报名——林弟兄一面哄着文伟,一面暗自筹算着。

听到将有好几百人参加,而且都是很会跑的人,犹豫的小脸终于绽出微笑,肯定的点了几下头。

(终于找到症结所在了!)林弟兄一面感谢主,一面计划利用共习时间安排一次赛跑,希望能很自然地展现文伟的优点,帮他寻回往日的欢乐。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