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信耶稣,受洗,归入真教会后,得救并不是所谓的“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而是需要在信仰的路上继续小心遵守神的道理,注意灵修,追求圣洁,将来才能得救。否则仍会堕落,成为地狱之子。受比外邦人更重的刑罚(来十26-29)。由此可见,我们信徒灵修、培养好品德与好行为是多么重要。
培养好品德与好行为,简单说,就是“灵修”与“行道”。灵修的目标是效法保罗,像他效法主一样,换句话说,是要像主耶稣一样完全(林前十一1;太五48)。灵修的重要性与其目标,我们固然容易了解,但实行起来,却有很多困难。现在谨从教学法中,练习教学法的角度,谈谈灵修与行道的方法。
灵修与行道的第一步,是消极的,是学习克制恶欲,学习不行恶。第二步是积极的,就是要追求圣洁,实践谦卑、爱心、敬虔等美德.分述如下:
一、学习克制恶欲的练习
我们接受主宝血的洗礼,为的是求主赦免我们的罪,成为神的儿女。但我们肉体的情欲并没有因为受洗而完全死灭,而一直到我们肉体灭亡的那一天,才能完全消灭。因此,我们在有生之年,仍必须时时小心克制肉体的恶欲,以便胜过它的试探和引诱。保罗因此说过“我是攻克已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27)。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若立志克制恶欲,圣灵就要帮助我们。但若不立志克制,圣灵也实在无法帮助。就如电器用具,可以替人做很多事,但是人若不打开那开关,电器用具就永远不能发挥它的功用了。千万瓦的大发电厂(如神的全能)对它也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当如何学习克制恶欲呢?第一要立志克制,第二要靠圣灵多次的练习克制,直到熟练为止。需要克制的恶欲大概是:愤怒,怨恨,骄傲,贪心,争闹,不顺从……。
关于愤怒的情欲,不是一信主就永远不会再生气,也不是受洗赦罪后,脾气就会变得很好,而是要我们克制。同时克制愤怒情欲的训练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例如前一天,同学无缘无故骂我们,我们为此忍耐,克制自己不生气,表现基督徒的好品德——忍耐、温柔。但今天回家发现弟弟把我们的书桌弄得一团糟,怒火仍会往上冲。这时仍要我们再一次的克制,想起昨天克制成功的事,用同样方法——忍耐,以爱心宽容,克制自己愤怒的情欲。
像这样一次再一次,在很多相同或不相同的事上练习克制愤怒的恶欲,直到能“慢慢的发怒”或是“不轻易发怒”(雅一19;箴十六32),最好能达到毫不费力就能克制,甚至到“没有兴趣发怒”为止。最后,不管遇到别人怎么轻视、冤枉、诬赖、欺负我们,我们都不会生气,正如俗语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大肚量”。
其他的恶欲也一样地要多次并长期的克制、练习后,才能够克制自如,成为能“治服己心”的人(箴十六32)。更重要的是克制恶欲的练习需要从小开始,诸如贪吃、生气、骂人、相争、说谎、不顺从等。父母从儿女很小的时候就当管教,帮助儿女克制这些恶欲。这种管教不是一次就成功,而是无数次的,不怕麻烦,甚至天天,反复地教导。因此妈妈唠叨(台语是“杂念”)是她为了要帮助儿女练习克制恶欲,要培养好行为而自然形成的。
二、为培养好行为、好品德而练习
有时候,小孩突然表现得很好,听话、友好弟妹,但若不是长期而且随时随地都表现得一样好,就不能算是培养了好行为与好品德。
好行为是好品德的具体而实际的表现。没有培养成好品德,也可能偶尔有好行为的表现。但有好品德的人,他所表现的,随时随地都有好的行为。因此我们先要注意随时表现好的行为,在长期练习表现好行为之后,这会自然成为我们的习惯,并成为我们人格的重要部分,就是好品德。好品德养成后,不但能很自然地行出好行为,同时也不习惯于或不敢行出坏行为,因为好品德是好行为的根基与根源。
这好品德的培养也必须从小培养,这也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环。圣经上教训我们:“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培养好品德先要练习克制恶欲,因为不能克制恶欲,怎能培养好品德?好品德的培养如上述,要先培养好行为,而行为不是一两次的练习就可完成的,是要多次又多方面的练习和训练。好品德更要靠长期的实行好行为的练习和锻炼才能培养成。
例如谦让的美德,父母从小就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导儿女谦让,但是他们肉体中有“自私”和“贪吃”的恶欲。这次因父母的教导而谦让,但下次很可能就忘了这故事,仍是想占有或争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因此父母不能因为教过了就不重复,反而要一次再一次,重复地教导谦让的生活态度。你们想,需要重复几次才能完成这方面的教导呢?恐怕要上百、上千吧!
友爱弟妹,爱其他的人,谦卑接受长辈的教导或听从父母的话,追求圣洁,热心敬拜神……等。好品德的培植,实在是长期的家庭教育的结果。但是成长后,自己的“自我管理与约束”的练习与训练,需要继续到我们归土之日。因此保罗会说:“……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功夫。”(腓二12)以便将来能像他所说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四7~8)
但愿神帮助,让我们都能立志注意灵修,利用这练习教学法,不但帮助下一代练习克制恶欲培养好品德,更要勉励自己多练习克制恶欲,并积极地培养出基督应该有的好行为与好品德,以便在今世荣耀真神,将来又能丰丰富富的得救进入天国(彼后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