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宗教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宗教教育教员讲习会的课程中有一科是“宗教教育心理学”,对将要牧养各地教会小羊的教员们,这一科不但可帮助他们了解小羊们的心理,能用适当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教材施教。这对他们现在或将来教养自己儿女也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先让我们来研讨这宗教教育心理学到底有些什么目标和任务,而使我们能对它有更完整的概念,而且能运用得更完善。

一、我们要谈到宗教教育心理学之前需先知道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Psychology)这名词是从希腊语的“心灵”(Psyche)与“论理”(Logos)的两个字合并而来。由此可知心理学在以前是研究人心灵的科学,本是哲学的一部门,一直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尔(Discortes)首先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心理学。此后又有些心理学家也采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等研究心理学,到十九世纪末叶,心理学才能脱离了纯哲学的领域而趋於独立。

现在心理学正如化学、物理学……等,是一门新的科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也就是研究人(或动物)各种行为的原因和其行为的结果和影响。

例如一个三岁的幼儿在食;不肯吃饭。我们可研究、观察他为什么要拒绝吃饭,是生病了或是生气了。摸摸他的头额,没有发烧,大便也正常,又从他的表情可以知道他是生气而不是生病。为什么生气呢?因为他吵着在饭前要吃糖家长避免他先吃糖而影响食欲不给他吃糖。但后来由於担心他拒食会饿坏了只好妥协而给先他吃糖果他才吃饭。结果,那一餐是吃了,但此后,他知道以拒食可达到吃糖果或其他目的,所以常拒食。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幼儿或儿童常以拒食、哭闹……等来迫使家人给他所要的。如果他因此达到了目的,他很可能常常以这种手段来达到目的。心理学就是研究他为什废要拒食或哭闹,也要研究,如果与他妥协,给他所要的,则可能会养成什段坏习惯。

心理学所研究的有两方面;第一是“外表的行为”,如动作、语言。第二是“内在的行为”,如思想、记忆、想象……等。

二、心理学的种类

心理学种类很多,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1.理论心理学:以研究理论为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差异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2.应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或方法,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或提高工作效能的心理学。有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心理卫生等。

三、教育心理学

由以上所说的可以知道,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应用各种理论心理学的原理原则或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心理,以便给予有效的教学,也就是要先了解各年龄的学生有何兴趣、能力、智力、……,也要知道他们对所学的各科会有什么反应、困难,而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概括如下几个部分:

1、遗传和环境,对于个体(各个学生)发展的影响。

2、学生身心各方面在各时期发展的情形。

3、个别差异的事实和原因。

4、动机、一般学习的历程(学习的活动)和便利学习的情境。

5、各科教学方面的特殊问题(各科教学心理)。

6、人格适应,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四、宗教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宗教教育心理学是利用教育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的原理原则方法,使属于宗教的教学能提高效率。儿童聚会教员讲习会注重儿童的宗教教育心理,青年聚会教员讲习会则需要多学习青年宗教教育心理。在本会学习宗教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员或家长,能得到下列各种知识:

1、了解遗传和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2、了解学生身心各方面在各年龄发展的情形,如各年龄学生的身体、智力、兴趣、能力、社交、情绪等的发展。

3、了解个别差异的事实和原因,以便因材施教。

4、一般学习的活动和便利学习的情境。

5、圣经故事、道理、诗歌、好习惯、好行为的学习心理。

6、人格适应,心理卫生、问题学生。

7、神(道)、圣灵、灵魂、邪灵对人的影响;道理与圣灵的更新。

真教会里的宗教教育心理学也要运用一般心理学家所研究出来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如上面所记,第一项~第四项是采用他们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第五项~第七项,则不能完全采用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因为一般教育心理学很少谈到这些,这是宗教教育特有的项目。如第六项,虽然一般教育心理学上都谈到这些问题,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属肉的外邦人。受过宝血的洗,又受了真道与圣灵更新、薰陶的神儿女的我们,我们的人格、心理卫生,都与他们不同,问题学生的起因、情况、结果、指导方法也都不相同。

现代的心理学家很少讨论到如第七项的问题,因为他们无法认识神,也不能了解圣灵与邪灵的问题,甚至否认真神和灵魂的存在,所以他们无法研究神、圣灵、邪灵、灵魂等对人的影响。可是“神、圣灵、邪灵、灵魂”对我们宗教生活和宗教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不能不知道。

例如一个有青年情绪不稳定,胡言乱语,心理学家一定会调查他是否受了刺激。但我们却说他可能是做错事或某些原因受邪灵的扰乱。

一个很不听话的问题学生,家长与师长都用尽了方法,伤透了脑筋,后来只因为在学生灵恩会得了宝贵的圣灵而完全改变了。一个凶恶如豺狼的人信主得圣灵后,却成顺良如羔羊的人等等。

这些心理的变化,心理学家无法用科学方法证明或说明圣灵更新的大能力。我们虽在苦难中,仍可因天国的盼望而保有心里的平安和快乐,这也是我们特有的心理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加以研究,观察神儿女的心理,而且给予神的小羊最适当的教导,这才不会领导错了。这些就是宗教教育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