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谓“智慧”商数

智慧(Intelligence)

有人称智慧为智力或智能。虽然智识的学习须靠智慧,但智慧和智识却是两件事,智慧是学习的能力,是先天的秉赋;智识是学习的结果,是后天的的习得。不过究竟智慧是什么?各学者之间的解释,并不一致。归纳起来,约可分为三派:第一派主张智慧是学习的能力;第二派主张智慧是抽象思考的能力;第三派主张智慧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智慧的发展

智慧的发展是跟着身体的生长增进而增进的,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大脑皮质的成长,关系最密切。所以智慧的发展,也是在出生至成熟这个阶段最为迅速。

脑力的成长在婴儿出生后,最初十年中最迅速,而在这十年间,前五岁又比后五岁要迅速。从十岁到十五岁的五年,便没有五岁到十岁这五年的成长快,十五岁到二十岁,成长的速率就更慢了。一般说来,二十或二十五岁以后,几乎罕有再进展了。

二十岁脑力发展到了顶点,这并不是说人到了二十岁以后,便不能继续学什么了,所谓脑力发展到顶点,只是自然的生长力,已不会再使我们的脑力加强而已。

二、智慧商数

一个人的智慧高低,普通以智慧商数做标准,智慧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为智商(IQ),什么叫做智商呢?它是以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简称为CA)除智慧年龄(Mental Age简称为MA),然后再乘一百。

所谓智慧年龄,称为心理年龄,简称为智龄,为比纳所发明。他的编造方法是:第一步先收集许多可以鉴别儿童智慧的测验;第二步把各种测验试用于许多儿童,第三步根据试验的结果,把各个测验依其难度,归入各年龄组别。例如多数三岁儿童能够作对的测验,归入三岁组,多数四岁儿童能够作对的测验,归入四岁组。现在我们用这测验来测量某个儿童,他若作对了四岁组的测验题,而无法作对五岁组以上的测题,他的智慧就相当于四岁的儿童,也就是说他的智慧年龄是四岁。到了一九一一年,比纳又把智慧测量表修订一次,删去一些不大合适的旧材料,增加一些新测验材料。

比纳的智慧年龄,是智慧测验上的一大发明。不过一个人的智慧高下,单独从智慧年龄上是看不出来的,还要对照他的实足年龄。例如一个实足年龄六岁的儿童,有八岁的智慧年龄,显然他是很聪明的儿童;另一个实足年龄十岁的儿童,只有八岁的智慧年龄,那就是愚笨了。所以要决定一个人的智慧高下,须将其实足年龄和智慧年龄比较。德国心理学家施丹首先主张以实足年龄除智慧年龄,用其商数表示智慧的高下,称为智商,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根据其法,再以一百乘商数,必得一整数。

其公式如下:

智慧商数=智慧年龄÷实足年龄×100

IQ=MA÷CA×100

例如一个实足年龄为四十八个月的儿童,根据修订比奈西蒙量表测验的结果,其心理年龄为五十二个月。将这两个数字代入上列公式,加入演算,即知其智慧商数等于一零八。一个儿童的智商大于一百,表示他较一般儿童要聪明些,一个儿童的智商小于一百,表示他较一般儿童要愚笨些。

三、智商只适用于儿童

智慧商数的概念,只可用于儿童、成年和青年后期的青年便不适用了。因为智慧的发展普通到十五岁以后就停止,而实足年龄是继续不断增加的,若仍用实足年龄除心理年龄,过了成熟年限以后,求出的智慧商数必定一年一年的减少,就失却了原来的意义。

在智慧发展期中,智慧商数是相当稳定的。我们根据儿童某一时期的智商,就可预断其未来的智愚和成就。但这不是说环境不重要,环境如果有了很大的变动,智商仍然会有相当的改变。这一点,牵涉到环境和遗传对于智慧的影响,容在后面讨论。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