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记忆过程的分析
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学习一直到老,而所学习的事都要靠记忆力把他们保存下去。有极少数的人能过目不忘,但一般人都要下一点功夫记忆才行。教员准备讲故事要费些精神去熟读课文,把故事记熟了,讲故事时候才不会忘掉,才能讲得生动有趣。学生讲故事,和我们参加成人聚会时听道理,都一样要用心听,而且要把所听到的记牢,这样听到的才能对我们有帮助,有造就。可见教员讲、学生听,都需要记忆。因此,我们需要来分析、讨论这重要的问题,以便知道应该如何帮助记忆,求教学上更大的效果。但在谈如何帮助记忆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怎么记忆”和“为什么容易忘记”。
我们学习一件事,并要记忆一件事,需要经历什么过程呢?
一、记忆(Memorize)
记忆的第一步是需要把记忆的教材记下来,也就是把那些需要记忆的材料装进脑子里去,这是有意义的活动。但需要自己动脑筋把它记下来,别人只能帮助鼓励而已,并不能替他学或替他记忆。影响记忆的因素如下:
1、各人的记忆量(或记忆广度)有一定的范围。如数目的识记,普通人对四位、五位的数目能很快的记忆而背诵出来。但是七、八位的数目就觉得困难了。请试试看:(6381),(4016372),(1470259368)
2、材料的多寡与复杂:同一个人,材料过多时不容易记忆,复杂的材料也很难复制进脑子里。
3、识记的范围可由练习而扩张:同样是毫无疑义而有不容易记忆的数目,多练习几次就觉得容易记忆,所以小学生重复的练习朗诵、写字、唱歌,考试前的准备也这样重复的记忆要考的材料。
二、保持(Retention)
人的头脑有如一个大仓库,储藏着无数的不同的事物。记忆就是把所有认识的新物品收进这大仓库,如果收藏得有系统、有秩序,要取出来也就方便了。如果长期不用,则可能丢掉了也不晓得,就是没有丢掉也不容易找出来。没有系统地收藏新知识,也不容易找出来使用。因此要保存新的经验和知识,要经过了解,用心地记,然后跟自己已经有的旧经验、旧知识拉上关系,把有关系的收藏在一起,则有系统、有组织,而容易回忆出来。有时候在这仓库里查找整理一下货物,则可以常常记得保存的货,缺货时就方便。这查找或整理那货物的工作就是“复习”
三、回忆(Recall)
有时候,为了学习新经验或解决问题,需要旧经验来帮忙,我们就从脑子里找出有关的经验来应用,这就是回忆。有些人保持得还好,但取出来的技术不好。上台后因情绪紧张而不能回忆所诉的话,或需要别人提示才能想起来(迟钝),这是缺乏良好的回忆。但有些人比较难回忆的事也能先回忆有关事物,然后回忆所要听要回忆的事,这是受过良好的回忆训练,因此他的思想、推想……都比别人强。
四、再认(Recognition)
背过的圣句回忆不起来,也就是不能再背出来,可是翻开圣经看那一节就认得出来上次背过的圣句。要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来前天学的生字比要他们回忆昨天所学的是哪几个生字更容易。“再认”就是再看一次,再听一次时,能认得出来是记忆过的事物。
贰、影响遗忘的因素
上面已经说过的记忆程序。我们一生所学的,所记忆的大小事物之多无法估计,但所记得的却很有限。这是因为我们会遗忘。不重要的容易忘,重要的事也会忘,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影响遗忘的因素,然后讨论防止遗忘的方法,也就是帮助记忆的方法。
一、相互抑制
连续地学习两种以上相似的事物——思想或语言——不容易分辨,也难记忆,亦容易遗忘,这是因为所记忆的事会互相抑制。初级班课本中讲到列王记上下的以色列国的历史,教员准备时觉得难,讲课也难,学生也感到很难记忆那些类似的诸王历史;因为连那些国王的名字也相似。而且这些类似的历史不便分开学习,因他们的年代是相连结的。所以教员与学生都觉得很难记忆,这就是教材相互抑制的关系。学校里,相类似的课本不排在一起,而每节课有一段休息的时间,这是为避免所学习和记忆的事相互抑制。
二、态度和兴趣的改变
有一个小弟想在吃晚饭时告诉爸爸今天在学校被欺负的事,但在晚饭时爸爸先报告了好消息,说下星期天全家到阴阳山去玩,这小弟一听这大好消息,兴奋得忘记了要说的那件伤心事,只顾得讨论去玩的事情。像这样记忆或计划一件事后,再识记另一件更重要、更有趣、更兴奋的事,则会把先前计划或记忆的事忘了,而且忘得干干净净。先学会一件事后,再学会比这件更重要、正确的事也会很轻易得忘掉先前所学的。儿童或成人学了新的字,刚学的时候常会写错,但能记忆正确写法以后,如果再问他以前写错时,常写成什么样子呢?可能都记不清楚了。因为他认为那是不对的,不必去记忆就很快得忘记它,只记得正确的。从此可知,我们记忆的事的态度改变,如以为正确,而后认为不正确,起先认为很有趣而后另有更有趣的事发生而变成不太有趣,则容易忘记它。
三、情绪的困扰
教员讲习时学员要联系讲故事,事先虽然准备得很充足,可惜,他们缺乏上台经验和胆量,一上台,看到那么多眼睛,而且不是小朋友的,他们一紧张,所记忆的那些故事好像长了翅膀飞走了,再也想不起来。这就是记忆的事受到紧张的情绪扰乱,而发生回忆的困扰,以致忘得一干二净。过分的伤心也会把很多以往的事忘记,这是一种病症。
练习讲故事、正式得讲课或参加考试……我们最好事先有充分的准备,更需要多祷告求神带领,考试的成败要交托主,这样我们就不会太紧张,能使情绪安定、精神集中,就能讲得好、考得好,这是成功的秘诀。
四、回忆的情境的改变
我们在路上常看到别人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可是我们却觉得莫名其妙,当他自我介绍说:“您不认得我了吗?去年在林先生家一起谈了一个晚上。”经他这么一提,不但去年那晚的情况马上浮出脑海,连他的姓名也想起来了。这是记忆那人的情况背景因时间、背景情况的改变,使我们的回忆受阻扰。我们记忆那人的事时,可能把它连同在林先生家的事一起收藏在头脑的大仓库中,因此在回忆时,需要先回忆去年林先生家的事,就容易回忆了。像这样先想到有关的事,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学习文字很重要,所以我们认了字后,要练习写、要造句、作文……,使这些字无论出现在任何情况背景都可认得出来。
五、记忆痕迹的萎缩
学习一件事后长久不用,学习时所记忆的痕迹就慢慢萎缩而消失。所以成人对儿童时期的事,只有几件特别重要或印象特别深刻的事物外,大概都不记得了,因为我们很少再拿出(回忆)来利用,所以那痕迹已消失,无从回忆,语言、文字、弹琴……须要常运用和复习,否则会因长期不用而忘光。家庭主妇不要为了操作家事和带孩子忙而忽略了看圣经、唱诗、看报和书刊、写信等。阅读有益的书,不但可防止所学的字及知识因遗忘而退步,更可以供给我们很多有益的道理、常识,也能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