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谈宗教信仰的重要性-郭子严

按「宗教」二字的词义,即有所宗,有所教;所宗者是神,所教者是神的道。故宗教的内容,就是以神道设教,没有神道,则宗教就成为空洞无物,并没有存在的价值。纵使古今有许多信仰走错之路,入于迷妄,这是信仰的对象问题;但人类有信仰特性之存在,乃是渊源于远古人类心灵中「神觉」的遗传,则无疑义。

「信仰」一词,范围颇广,即凡能使人发生深信而钦仰的一切事物,都可谓之「信仰」。而「宗教信仰」,则指所信仰的对象为「宗教」,或称为「信教」。人类有信仰宗教的特性,故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真正的信仰,不是被迫性,而是自发性的。虽然各宗教流派不同,性质互异,但使人发生信仰的观念则一。

一、宗教的定义

许多宗教家和哲学家,对于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始终是众说纷纷,莫衷一是的。我们也没有方法可以找出一种宗教的定义,而可以为一切宗教所首肯的。不过,我们虽不能为宗教下一个通用的定义,我们却可以从宗教的现象中,找出必须具有的条件,这些条件即是真实宗教的本质或要素。根据我们的经验和了解,认为真实的宗教必具的条件是:

第一:必须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使人发生真实的经验,而不得不对只深信、崇拜,和倚靠。这超自然的力量,就是「神」。

第二:必须使人有得救蒙福的能力和盼望,使人从罪恶、痛苦、死亡中被拯救出来,而于跻永生快乐的境界。

第三:必须使人在道德上提高,使灵性生活超俗入圣,从品德上发出光辉,以感化人心,弃恶从善。

上述三种所说明的是,由于人类的坠落,在罪恶中感到不安和痛苦,以及由此罪因而导致将来必然的罪果,非人自力所能救拔,必须仰赖超自然的神力的拯救,始能脱离苦海而登乐境,故深信并仰赖超自然真神的存在与拯救,乃真实宗教信仰的核心。这正如新约希伯来书十一章六节所说:「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这就是真实宗教最重要的本质。神是超自然力量的中心,无神即没有超自然的力量,人类根本是受造物,而且是被罪恶败坏的受造物,故要想救拔自己脱离败坏的辖制与刼运,必须寻求那超自然的神的拯救,这就是人类信仰的主要因素,亦为真实宗教的本质。现在一般流行的大乘佛教与禅宗是不崇拜超自然的力量的,如禅宗之呵佛骂祖,更为明显。故大乘佛教与禅宗,并不能视为宗教,而是一种由人意想出来以求自救的「法」,故称「佛法」。至于孔子则持着「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既然敬之,而又远之,这就是对神没有信心。对神有信心,才能皈依神。若抱着与神疏远的态度,就不能以神为中心了。故孔教只是一种淑世教人的儒家学说,而不是「宗教」。

按「宗教」二字的词义,即有所宗,有所教;所宗者是神,所教者是神的道。故宗教的内容,就是以神道设教,没有神道,则宗教就成为空洞无物,并没有存在的价值。所谓神道,乃太初自有而有的,正如圣经所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约翰福音一章1-3节)。这是说神与道是合一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圣经说:「起初神创造天地」,故神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所谓以「神道设教」,就是以神的道对万物之灵的人类,启示宣告关于神对世界人类的旨意和作为,因而使人类对于神的认识有所根据,以及对于神的旨意知所遵循。由此观之,宗教是从神的启示,加上人的信仰而产生的。为什么宗教只限于人类所需要,而与其他动物无关?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在起初受造时,已经具有与神交通的灵性,或谓之「神觉」,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有此「神觉」的灵性,所以有信仰的特性,虽然人性因罪恶而败坏,但此种信仰的特性,并不泯灭,由未开化的民族,到原子时代的社会,宗教信仰是不能消灭的。纵使古今有许多信仰走错之路,入于迷妄,这是信仰的对象问题;但人类有信仰特性之存在,乃是渊源于远古人类心灵中「神觉」的遗传,则无疑义。

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乃在乎找到人生的答案,尤其是人类必须解决自己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纵使现代科学异军突起,人类智能猛进,然而,还有许多的大问题、大悬案,仍是科学与人类智能无法解释的,显出世人的无能与有限,至今亦然。正如耶稣基督曾说:「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这最小的事,你们尚且不能作」(路加福音十二25-26)。

二、宗教的需要

说明了宗教的本质后,拟进而说明宗教的需要。这即是要说明人类为什么需要宗教?人类需要宗教是永久的么?是合理的么?这也就是说,宗教没有永久存在的理由。其实,凡是人类所不能不需要的,这就是它存在的最有力的理由了。但所谓「需要」,亦因各人生活环境,及各种人生问题而不同,就是甲所需要者,乙认为不需要,甲认为有问题,乙则认为没有问题。故宗教之是否为人类所需要,乃在乎能否解决整个人生的问题,尤其是必须解决人类自己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真实宗教的本质,是以超自然的神力及神意为核心,有此超自然的神力和神意,才能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人类一天有不能解决问题的存在,即一天不能不需要真实宗教的信仰。纵使现代科学异军突起,人类智能猛进,也能解决了不少人类以前所认为困难的问题,然而,还有许多多的大问题,大悬案,是科学与人类智能无法解决的,正如耶稣基督曾说:「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这最小的事,你们尚且不能作」(路加福音十二章25、26节),此即指出世人的无能与有限,至今亦然。科学家不能在试验室中制造生命,也不能使死人从坟墓里复活起来,还有无数应做的事,是人力做不到的。可见这受造人类之能力,永远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不能不需要超自然神力的救助,故信仰宗教应以下列几种为主要理由:

(一)由于个人生活的失败:

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命运是不能自主的,常随着环境而推移,乐尽悲来,时异境迁,英雄有末路之时,帝王有落难之日。故人生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患。谁都不可能自恃自满,予智自雄,以为立于不败之地,得保常胜之功。旷观古今无数狂傲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其结局竟多数是悲惨的。可知人的命运不能自主,生死祸福,苦乐穷通,乃完全操在超自然的造化主手里。所以在无可奈何的失败或恐慌危急之时,在人心灵中常不自禁地流露对神的仰望,太史公所谓「人穷则呼天」。「天」本是神的代称,人在穷极无法解决时,常会促使人倾向于宗教,以求得超自然神力的帮助或慰藉。

(二)由于意外灾害的发生:

人类之有意外灾害和疾病,可说是无法避免的。坐上汽车,汽车可能会失事。坐上轮船,轮船可能会沉没。坐上飞机,飞机可能会坠毁。此外,各种的天灾人祸,可能会意料不到的忽然降临。谁能保险呢?谁能庇祐随时随地的安全呢?人生本来有求平安的愿望,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平安的,这个愿望是与生俱来的,连其他动物也都有避祸求安的本能。在这苦难频仍的世界上,谁能真正的给人救苦救难呢?谁能真正的赐人平安呢?这也是人力做不到的,只有神力,才能使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是有许多神迹、奇事、异能为确凿的见证,故为求得平安也是使人不能不信仰宗教的一个理由。

(三)由于善恶报应的公平:

任何人都有发于良心的正义感,而这种正义感就是主张善恶报应要公平,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事实上并不如此,行善者常不得善报,行恶者常不受恶报,在这世界上有许多不公平的事件,例如好人常受苦难,恶人却享亨通,约伯记中曾说:「恶人的灯何尝熄灭?患难何尝临到他们呢?」如孔子因伯牛有疾而叹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就是对善恶报应不公平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表示。但是,善恶迟早终有报,如有不报时未到。正因为世界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故必须有一个公义正直的神为最后的审判,须知报应有的在生前,有的在死后,死后的恶报更惨,善报也自然更好。圣经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个因果律是公义的神所掌握的,这也是使人信仰宗教的一个理由。

(四)由于不朽永生的追求:

人类都是有限的,肉身都是会死的,然每一人却都有不朽的追求,都想不死。秦始皇、汉武帝之追求长生不老,是人所共知的。人类可以克服一切,却不能克服「死」,尽管想尽办法来延年益寿,总是逃不了「死」的光顾。这是人生最苦闷最可怕的难题。这也是足以证明人类有求生的强烈欲望,人人都公认「长寿」为有福,若短命而死便为不幸。既然人类有求生的欲望,则「长生」「永生」是否可能呢?受诸父母的身体发肤,一定会衰老败坏而死亡,这不单是生物学的定理,其实根本上是与神学有关的,就是圣经所说:「死是从罪来的」,「罪的工价乃是死」,这就是死亡问题的症结所在。罪恶夺去人的生命,在这世界社会中是屡见不一见的事实。人类自求永生是不可能的,犹之乎人坠落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救一样。那末,人类得永生之可能性何在?这就不能不乞灵于真实的宗教了。神是永生的,是独一不死的。故真正的「永存者」,只有造物的真神而已。以人与神相比,我们只不过是一枝摇晃不定的烛光,我们的生命,短暂而微弱,而真神生命的光辉如永古长存的太阳。基督降世即以神永恒生命之光,照亮于世人,故圣经说:「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一章4节);又说:「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歌罗西书三章4节),更具体而微的说法是:「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这都是指出,世人自求永生是不能的,只有从永生的神赐给永生,才有办法。有的宗教,专门靠自己修行苦炼,以为可以得大解脱,超升长生境界,享受永久福乐,其实都是幻想。因为一切修行,至多只能造就自己人格的真、善、美,却不能使自己的生命延长到永远。故永远的生命,乃是由神赐给的。基督教是生命的宗教,因基督耶稣是生命的主,「生命在祂里头」,故信祂必得永生,永不灭亡。这生命先进入人的灵魂里面,它是属灵的,肉身虽死,灵魂仍活,到了末日基督再临,叫死者的身体复活,而改变为不朽坏的灵体,进入天国享受福乐。这个「永生的信仰」,是宗教最重要的内容。得永生的方法,只有基督教为最实际可靠,它不像其他宗教只知幻想空论,玄之又玄,令人不可捉摸。例如老庄之「无」,和佛教之「空」,把永生观寄托「无」和「空」上面,这实在是不可理解的。罪孽深重的人类,要得永生,非靠神的拯救,别无他途。故圣经直截了当地说:「神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提多书三章5节)。「重生」与「更新」都是神的工作,人只有用信心,便能接受神的能力而成为新造的人而永远不死了。

「求帮助,求平安,求公平,求永生,求天国」这五个要求,是人生永久的需要,只有神才能给与人可靠绝对的帮助、平安、公平、永生、天国。故有真神为宗教核心的信仰,是人类所永久需要的。而面对流派复杂的宗教,自更有真伪之别了。找到真信仰必带给人类可靠的得救,与无穷的幸福,并不单在乎今生蒙福,更重要的乃在于来生的得救,进入天国。

(五)由于天国乐境的切慕:

人生在世,因为有罪恶痛苦,故称这世界为「浊世」,「苦海」,「尘寰」等,来形容这世界不是好地方。几十年的人生,叹红颜之不驻,唉万事之无常,所以切慕永恒,而永恒的乐境决乎非在另一超然的世界不可。故现在所生活的世界,不是人生永久的归宿,毫无留恋之余地。信佛教的人,以为世人生生死死,循环不已,投胎轮回,永刼不复;故必在未老死以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印度教要求安心立命于超自然的永恒不变界。这就是他们一般的宗教信仰,佛教便是这种宗教思想背景的产物。中国人也常说:「数高百尺,落叶归根」,「人生如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这世界当作大旅馆,每人住上几十年后就撤手归去了。这样觉悟到这世界并非人生永久归宿的思想,是正确的。这世界既有天灾人祸、疾病飢寒、苦难、战乱,种种不幸的事实,使人不能安乐生活,即证明必另有一个世界是超然绝对美好的。有曲即证明有直,有暗即证明有光,有恶证明有善,有浊世即证明有天国,此理至明。但是,这真正的超自然的永恒不变的天国在那里呢?耶稣基督已告诉我们:「我父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翰福音十四章2、3节)。可知,天国就是天父的家里,是主耶稣所预备的地方,祂还要再来接我们到祂那里去。这个指示与应许,是何等的斩钉截铁,切实明显呢!而最重要的,就是天国是必须有神为其经营者、统治者、归属者,故圣经亦称为「神的国」,是神所预备要给信靠祂所救赎的世人为最后的归宿。基督降世的最大目的,就是作为世人的道路,真理生命,藉着祂的带领,才能到天父那里去。又这是何等切实有效的方法。至于其他宗教虽然也切慕那个极乐的境界,却都是渺渺茫茫,有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正如白居易诗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正是形容一般世人所憧憬的仙境,是没有实际的存在。而佛教的理想界则是「涅槃」,意即「圆寂」,即「归真返本」之义,要靠自己的「修道」,才能根绝惑孽烦恼而入清净之界。但基督教的「天国观」是以神为中心,神是天国的统治者,故人必须信靠神的拯救和自己的努力才能进入天国。人类为了要进入另一个更美好永远的世界,这也是信仰宗教的理由。

以上五种理由,虽不能说包括一切人类信仰宗教的理由,可是主要的理由,相信已包括在内了。这五种理由,都是永久的,把它们缩写列下是:「求帮助,求平安,求公平,求永生,求天国」。这五个要求,是人生永久的需要,只有神才能给与人可靠绝对的帮助、平安、公平、永生、天国。故此,有真神为宗教核心的信仰,是人类所永久需要的。如「求帮助」,这是从人类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中所产生的愿望,虽然近世科学进步,发明新式工具器械,可解决人类生活上的困难,但这些工具器械总是有限的,使人失望的事仍多得很,故超自然的神助,仍是不能不需要的。「求平安」亦复如是,虽然药物及治疗方法进步了,交通工具也很安全了,但意外灾害及无法医疗的疾病,并不减少。科学家不能制服地震、风灾、旱灾、水灾,至多只设法避灾或防灾,但重大灾害忽临,连防避都不可能,可见人类的平安,是朝不保夕的。所以仍不能不倚靠超自然的神佑,有使人惊奇的神迹发生,使人平安。此外求永生,更是永久需要的,二千年以前有人追求永生,二千年后的今日,依然有人追求永生,虽然因医药及营养进步,人类平均寿命比以前已增多,但能活到一百岁以上的人仍如凤毛麟角。对永生的信仰和追求的愿望,不但不会随科学和政治的进步而消失,反而越来越强烈,这证明了「永生」必不是在于虚无缥缈之间,而是由一位「永生的神」所应许,所赐给。故圣经说:「凭着神选民的信心,与敬虔的知识,盼望那无谎言的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提多书一章1、2节),可知永生必须由神所应许,基督徒的信仰是建筑在神的应许上,神是无谎言的,永不改变的,故基督徒之所以有「持定永生」的信仰,乃是以神的应许为根据(约翰一书二章25节)。

人类阮有永久而合理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又不是人力所能满足的,则宗教信仰便可以使人得到满足,这就是人类需求宗教的理由,宗教既不会因科学及社会政治的进步而消灭,反而因末世罪恶日趋严重,世局动乱不安,使人更加强了以宗教为避难所的信念。肉体物质享受的丰富,并不能填补心灵中的困乏与空虚,如基督所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这就是把生命和生活的要求提高了,从可怜而短暂的物质窼臼中跳出来,向属灵永恒的乐园进发。人既然具有独特的「神觉」和「灵性」,正因此故,人生的追求,不能以低劣的物质界为满足,专以地上的事为念,应当凭着确实的信心,靠着超自然的神力,把人生升华向上,复活改变,而进入以神为中心的永远天国,这正是宗教信仰的价值和意义。

三、宗教的选择

人类虽有宗教的需要,虽有信仰的特性,但这不是说,一切宗教都是好的,一切信仰都是对的。世界上的事物有好有坏,有真有假,有正有邪,宗教也不能例外,所以圣经上说:「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连眼睛看不见的「灵」,也有真假邪正之分,那么对于流派复杂的宗教,自更有真伪之别了。宗教的定义,既是必须「有所宗」,「有所教」,就要考察其所宗者为何?「宗」即崇拜的对象,「教」即教义与道德。从这两方面去考察,凡崇拜的对象不合理,例如「拜物教」,不拜造物的主,而拜受造之物,人既为万物之灵,地位高于一切世上的万物,竟去崇拜那低劣于人类的物质东西,岂非纡尊自贱,自毁其地位?不崇拜高于人类万物的造物主,而崇拜被造之人物,岂非舍本逐末?这种不合理的宗教信仰,遂发展而为拜像,由低级未开化民族的「拜物教」,进而到了今日的「拜像教」,都是迷信的举动。在中国人盛行的迷信中,其背景多是「人」的偶像化,如妈祖、关公等,根本是人,因其有特殊善行功绩,后人就把他们当作神来崇拜,称之为天后、武圣了。其实人始终是人,而且都是有罪性的,怎能冒充神呢?这就是蒙昧无知,在信仰上误入歧途。此外,如多神教、泛神教等,也都是在信仰上走错路。还有单用一种学说思想,或虚空的哲理,以求解决人生问题,或专靠自己修养苦行,以求解脱得救,这些宗教的本质是无神的,至多只能有益于世道人心,尽做人的本分,求暂时的安慰,而对于死后的灵魂得救问题,无法解决,所谓「未知生,焉知死」,这就不能具备宗教应有的功用与贡献,何足皈依?因为宗教不单是使人做个好人而已,还要使人作超人,若不能叫人「从死里复活」,那是死人的宗教,失望的宗教,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我们要选择一种能使人作好人、超人,灵魂有永生的活人,而且确能于死后复活改变,进入永远福乐的境界,这就非信仰基督教不可了。因为基督教之所以优越于其他宗教者,即在「救赎」,「重生」,「复活」三大教义上。基督降世救赎罪人,钉十字架,从死里复活,升天,以后还要再来,这是神大能的福音,亦为唯一的救法。世人若相信这福音,就被救赎,灵性得重生,死后身体要复活,这并非靠着人自力所能获致的,乃是神的工作,神之所以工作在人的身上,乃由于人信靠祂,顺服祂,这就是基督教得救教义的基础(以弗所书二章8节)。

所以宗教信仰的最大目标,并不单在乎今生蒙福,更重要的乃在于来生的得救,进入天国。但在各宗教中,有许多的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它并不具备真正使人得救的超自然神力,只是人造的代用品。正如圣经所说:「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灭亡之路」。所说「人以为正」,即许多人都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行善积德,修身养性,那有不能超渡得救之理?这样的见解,好比一个顶会游泳的人,他自信能够从台湾一直游过太平洋,而达到美国。试问,这是可能么?明乎此,则知人自恃行善积德,修身养性,而自认可以得救上天堂,亦属痴想之至。这并不是否认行善积德之重要性,基督教圣经中也是如此剀切劝勉。这是人在被神救赎之后,才有行善的价值,换言之,先得救,后行善;不是靠行善而得救,乃是靠着神的恩典而得救。比如一个人已经坠落深坑中,必须先把他拉上来,使他脱离深坑,然后才教训他从此走路要小心,不要再掉在坑里。倘若不能把他先救上来,而只对他说了许多教训,这有何用呢?许多宗教大概都是如此,不能实际的拯救人脱离罪恶的深坑,而仅能劝人行善积德,修身养性,岂非徒托空以,惟有基督教是首先着重神力的拯救,然后劝人行善修道,荣神益人,以保持并促进得救的完成,这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救法,也就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正确宗教信仰。

综上所述,可知宗教信仰之重要,关系今世与来世的生死祸福,至深且巨,实不可等闲视之,人是有宗教信仰的动物,这正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特质,故真正的宗教信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可是,这种信仰因失去正轨,所以才有许多迷信之产生,甚至有的宗教对道德观念不正确,反而诱导人趋邪行恶,寺庙成为藏污纳垢之处,托替天行道之名,行欺诈害人之实,亦比比皆是,故不可轻信盲从,免入迷途。处此二十世纪的今日,是一个严重关头的末世时代,人欲横流,罪浪滔天,人类理性常被物欲冲昏,灵魂则漂泊于无边的苦海,长夜漫漫,风雨如晦。科学不能改造人性,法律不能控制人心,哲学不能补救人格,教育不能维护人道,这真是这个时代的悲剧。当此时际,只有真实宗教的信仰,才是苦海的方舟,迷津的宝筏,乱世的避难所,永生的保障。这真信仰必带给人类可靠的得救,与无穷的幸福。

(0)
上一篇 2020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