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推想这五句话是说什么呢?保罗在此没有说明,或是无意义的偶然提及的数字,并非有所专指。但这五句话是教导人的,必是使人得救得福的教训,则无疑义。
经文:「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哥林多前书十四章19节)。
有一天读经到这里,推想这五句话是说什么呢?保罗在此没有说明,或是无意义的偶然提及的数字,并非有所专指。但这五句话是教导人的,必是使人得救得福的教训,则无疑义。它既比说万句方言更强而有力,必然是非常重要,而且普遍地适合众人信仰上的需要。这五句话既具有教导人的能力,也必然与每人的得救问题有关。保罗自己说:「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哥林多前书二章4节);又说:「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的,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提摩太前书二章7节)。教导人信主,进而教导学习真道,这是传道人的职任,使许多信徒在信心上和知识上受造就,又在爱心和德行上被培植,这样,使教会被建立在真道的根基上,坚定不移。传道人如果将不该教导的去教导人,就能败坏人的全家(提多书一章11节)。有的传道人一面「传教」,一面「传酵」,就是「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又「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或「守自己的遗传」(马可福音七章7-9节)。用这些「人的吩咐和遗传」来教导,使人信仰发生错误,就是叫人走差路,入迷路,岂不是徒然信主,枉然拜主么?(马太福音十五章9节)。凡是属人的遗传和吩咐都是酵,主耶稣叫我们要谨慎防酵(马可福音八章15节),就是不合乎圣经的教义和教训。那些人间的理学,中外虚空的哲学,近代的新神学,社会福音派,以及那变质的天主教所传拜偶像、炼狱、守星期日等不合经训的谬道,都是不能使人得救的;只能蒙蔽人的心眼,自称为聪明,反成为愚拙。我们所信所传的,应是来自钉十字架的基督福音,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是永不改变的,祂的话比天地还难废,在祂千言万语中,有五句教导我们的话,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实行的,因为与得救有关。兹简要分述如下:
一、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
这是主耶稣叫我们要相信祂就是神所差来的救主,正如保罗明确地说:「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摩太前书一章15节),因为世人都有罪而不能自救,罪的结局就是刑罚和死亡,将来身体灵魂都要灭在地狱里,是最可怕的(马太福音十章28节)。但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差祂的儿子作世人的救主(约翰一书四章14节),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约翰一书四章10节);就是为我们的罪死了,被钉在十字架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得前书二章24节)。所以主耶稣就是神与人间的中保,必须舍命流血,才能把我们从罪恶中救赎出来,脱离掌死权的魔鬼,而归属于神。凡是罪人必须信靠耶稣,接受祂为唯一的救主。还要相信祂已经从死里复活,就是埋葬第三天从坟墓起来,祂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马书四章25节)。复活四十日后升天,是为我们预备地方,末日还要再来接我们到祂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2、3节)。这都是必须相信的福音,既然相信了,还要「受洗」,这是信心最重要的表现,也是凭信心而接受的得救恩典。受洗不仅是入教的仪式,乃是在受洗之时归入基督,和祂同死,同埋,同复活,以前死在罪中的灵魂藉受洗复活过来(罗马书六章4、5节;以弗所书二章5节;歌罗西书二章12节),故亦称为「重生的洗」(提多书三章5节),人非重生,不能进神国(约翰福音三章5节)。又是赦罪的洗(使徒行传二章38节;二十二章16节),因为在洗礼之中,还有主的血和圣灵(约翰一书五章6-8节),同作见证,能叫人得赦罪和重生,故「受洗」是信徒得救的起点,永生的开端。
二、要受圣灵的洗(使徒行传一章5节)
这是主耶稣在临升天时对门徒所说的话,是重要的应许。圣灵就是保惠师,是从副神出来的,赐给凡信主耶稣福音的人(使徒行传十五章7、8节;加拉太书三章2节)。主耶稣升天后十日,在五旬节的那天圣灵降临,充满门徒,于是他们得能力(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9节;使徒行传一章8节;四章33节;六章10节),得恩赐(使徒行传十章45节;十一章16、17节),说方言就是受圣灵的凭据(使徒行传十九章6节)。这种可以听见看见的恩赐显明在人身上,是「圣灵的洗」的特征(使徒行传二章33节)。例如圣经记载有的人在受洗之前受圣灵(使徒行传十章47节),有的人在受洗之后受圣灵(使徒行传八章16、17节),可见受水洗是一件事,受「圣灵的洗」又是一件事,是不能混淆的。两洗均一样的重要,撒玛利亚人虽然信了主耶稣,也受了奉主耶稣圣名的水洗,但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所以彼得、约翰特地由耶路撒冷往撒玛利亚,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使徒行传八章14、15节)。可知「圣灵的洗」并不是在信主或受水洗的时候就立刻领受的,乃要经过一番的祈祷才能得着。在撒玛利亚信徒受彼得、约翰按手祈祷之后,圣灵就降在他们身上,也有人看见圣灵赐下(使徒行传八章17、18节),可知受圣灵的洗是一样有凭有据的事实,并不是寂然无闻的。其最显著的凭据,就是说方言的恩赐,所以彼得在哥尼流家中看见外邦听道者受圣灵的情状,和自己受圣灵的情状一样(使徒行传十章47节);而保罗按手以弗所门徒受圣灵,也是以说方言和豫言为凭据,而且人数可以计算出来(使徒行传十九章6、7节)。可知「圣灵的洗」是一件显著可听可见的事实,并不是祕密隐藏在心中领受的幻想所能取代的。这圣灵的洗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得能力和恩赐,故五旬节时信徒受圣灵后,就表现出恩赐和能力,刚强地为主传道作证,并有行神迹奇事是的权能(使徒行传四章31、33节;五章12-16;六章8节)。另一方面,圣灵也住在信徒里面,作为得基业的凭据(以弗所书一章13、14节)。圣灵也是信徒灵命的维持(约翰福音七章38、39节;以弗所书三章16节);灵智的指教(哥林多前书二章11、12节;约翰福音十六章13节);灵德的培育(加拉太书五章22节);灵工的带领(使徒行传八章29节;十六章6、7节);灵战的帮助(加拉太书五章16、17节;罗马书八章13节);灵爱的浇灌(罗马书五章5节);而且也是末日身体复活改变被提的动力(罗马书八章11节;腓立比书三章21节)。因此,每个信徒都当受圣灵的洗,顺从圣灵所运行的能力,在我们身上完成各方面的造就,而成为真正属基督的人(罗马书八章9节)。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要受圣灵的洗」、「你们也当彼此洗脚」、「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当遵守诫命」以上主耶稣所说的五句话,是从四福音及使徒行传中各取一句,极其重要,也可以说是得救的五个原则,是基督徒必须遵行的!(joy摘要)
三、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翰福音十三章14节)
这句话也是主耶稣亲口说的,在祂和门徒坐席喫饭的时候,离席洗门徒的脚,因为祂知道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既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为了表示祂的爱,就洗门徒的脚。主的洗脚,其重要意义有三:
1.表示祂的爱门徒既是属主的,用洗脚来证实祂爱门徒到底,所以祂对彼得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翰福音十三章8节),「无分」就是无关系,故洗脚就是表明与主的爱有密切的关系(罗马书八章35-39节)。
2.表示要信徒全身圣洁信徒既已领洗,蒙神赦免了罪孽,但还要追求全身洁净,不在玷污犯罪。洗脚有洗净之意,故主说:「凡洗过澡的人,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约翰福音十三章10节)。他指出卖主的犹大在门徒中间,致成为「不都是干净」的团体(约翰福音十三章11节)。所以,洗脚的意义,也是要我们追求个人的完全圣洁(哥林多后书七章1节)和教会团体的完全圣洁(以弗所书五章26、27节)。
3.表示谦卑的榜样洗脚原是犹大国仆人所作的事,主甘愿成为奴仆的样式,亲自洗门徒的脚,祂说:「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翰福音十三章14节)。主的洗脚即作谦卑的榜样,我们应当效法主,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罗马书十二章16节),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二章3节),效法基督的虚己,彼此相爱,互相饶恕,这是主耶稣极重要的教训,若能实行就必得主所应许的福气(约翰福音十三章17节)。
总之,洗脚既然要在形式上实行,但其精意更加重要,是我们天天要实行的,不但与主有分,追求圣洁,而且也促进弟兄间彼此相爱互赦的美德,是一件不可不行的要事。
四、你们也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9节)
这是主在被卖的那一夜设立「圣晚餐」时说的,因为祂已面临舍身流血,钉死十字架之前夕,故特设立圣餐,叫门徒知道祂受「死」重大的意义,和值得纪念的理由。那时,祂拿起无酵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门徒喫了饼后,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9、20节)。主既舍身流血,叫我们也当照样举行圣餐,以纪念主,这是信徒感恩的本分。正如保罗说:「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二章20节),这个代死赎罪的大恩功,应是信徒终身不能忘的。不但如此,主的圣晚餐赐给我们喫喝,也就是喫主的肉喝主的血,这更是丰盛的恩典,因为祂说:「喫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翰福音六章54节)。我们喫了圣餐,灵魂就有永生的保养,因为祂的肉就是为我们之生命所赐的(约翰福音六章50节),祂说:「喫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约翰福音六章57节下)。可知,喫主的圣餐,灵魂现在因主存活,身体在末日也因主复活,这是何等大的恩典。所以教会要效法主榜样,时常举行圣餐,用一个无酵饼,和一杯葡萄汁,祝谢祷告,大家敬虔喫喝,一面记念主死,表明主死;一面同领主的身主的血,与主联合。同时,全体信徒也在一个饼一个身体(教会)上,彼此联合为一,直到主来之日。
五、当遵守诫命(马太福音十九章17节)
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诫命」,就是十条诫命,是神在旧约时代亲自用指头写的,交与摩西给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遵守。这诫命是不能废的(马太福音五章17、18节),因为是人类根本的道德律,若是被废,即等于把道德废去,则人类将成为禽兽了。人为万物之灵,也是因为有道德的观念与责任。神是最高的立法者,故一切万物都有规律,人类也有道德律,否则世界必发生无秩序的大混乱。主耶稣重视神的诫命,祂曾明白的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可知,得永生者不能与神的诫命相违反,必须成全诫命上所要求的。倘若不守神的诫命,做了道德的叛逆,这等人如何配得永生进天国呢?故基督徒当尽遵守诫命的本分(传道书十二章13节)。此十条诫命中,前四条是关于爱神的,后六条是关于爱人的,律法的总归就是爱。爱是不背叛于神的,爱也是不加害于人的,所以爱就成全了律法(罗马书十三章10节)。基督徒虽然是因信称义(罗马书五章1节),由恩得救(使徒行传十五章11节),还要用爱来成全律法,那就是遵守神的十条诫命,真理就存在心里了(约翰一书二章4节)。诫命要全部遵守,若是在一条上跌倒就是犯了众条(雅各书二章10节)。守安息日(星期六)乃是诫命的第四条,关系爱神的本分,是完全得救之信徒不可不遵守的,故有些人不守安息日是错误的。
以上主耶稣所说的五句话,是从四福音及使徒行传中各取一句,是极其重要的教导,也可以说是得救的五个原则,是基督徒必须遵行的。主教导的话尚有许多许多,我们都要一一遵守,祂说「你们若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八章3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