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怨言」的罪,一向被人所忽略,许多基督徒都知拜偶像行奸淫是大罪,而不知发怨言在神面前的罪案,也不算轻微。发一句怨言,可以激动人心,破坏大局,所以保罗严重警告:「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
使徒保罗在林前十章述说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古事,引为我们的鉴戒。他说以色列人的祖宗出埃及,在海里云里受洗归了摩西,喫喝灵食灵水,并指出那灵磐石就是基督。可知古以色列人出埃及,经旷野,进迦南的史事,就是预表今日我们怎样信主受水洗,得灵洗,喫喝灵粮灵饮,在这旷野似的世界,奔走尚未跑尽的灵程,务要进入那更美的安息地而后已。在圣经古事的反映中,使我们越发认清,我们处在今日,正是如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那个阶段。我们既受洗归了基督,究竟如何渡过那「大而可畏」的旷野行程呢?使徒明言:「我们要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使徒行传十四章22节)征诸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经历,实堪大受警惕,因为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
保罗指出:「在他们中间,多半是神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信从神,常惹主发怒(希伯来书三章8节)。保罗又举出他们在旷野所犯的罪有五大宗:
(一)贪恋恶事。
(二)拜偶像。
(三)行奸淫。
(四)试探主。
(五)发怨言。
现在别的不谈,单拿「发怨言」来研究一下,也许可作我们合时的警戒。
「发怨言」的罪,一向被人所忽略,许多基督徒都知拜偶像行奸淫是大罪,而不知发怨言在神面前的罪案,也不算轻微。所以保罗严重警告:「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哥林多前书十章10节)我们查考圣经,因「发怨言」所引起的灾祸,并不小于拜偶像与淫乱。
发一句怨言,可以激动人心,破坏大局。所以民数记十七章全章记载神要止息以色列人发怨言,立了一个办法,就是将祭司亚伦的杖放在神面前,那杖能发芽开花并结果,十二支派首领的杖则不能。此即表示神所拣选的摩西、亚伦,有神权的支持,其职任不是任何人所可取代的,这就是针对可拉党因嫉妒背叛摩西、亚伦所发动的怨言攻势(民数记十六章3、11节)。这怨言攻势,在今日往往也是撒但对教会的战术之一,我们务要提高警惕。
举例来说,使徒时代教会建立之后,使徒们忙于传道,忽略了供给一般寡妇,就有人发怨言(使徒行传六章1节),大概就是说:「教会没有爱心啊」!「不注意寡妇生活咧」!「办事不公平咧」!这一类的话,如果扩大传播出去,可能会影响教会的声誉,甚至阻碍传道的工作,教外的人听了这些怨言,恐怕比听福音还要敏感十倍,难免引起种种误解。所以使徒们认为这是一件十分严重问题,必须澈底解决,乃选立七个执事,管理供给寡妇饭食的事(使徒行传六章3节)。教会有了组织,办事有规律,管理也公正,一切均由教会公意取决,这也是止息怨言的一种好办法。亚伦的杖就是象征教会的公权,是我们每个信徒必须尊重的。因之,神的道兴旺,信徒人数加增甚多(使徒行传六章7节),撒但的怨言攻势粉碎了。
「怨言」是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愤慨,其动机若不多为满足自己的无餍欲望,则作合理的「不平之鸣」,或「仗义执言」,自属可取。但好发怨言者大多是为了自私或偏私的利益和欲望,而不计对方的处境,和公众的利益,稍不如己意就大发其牢骚,怨上尤下,造成了不平安的气氛。摩西为人本是极其谦和(民数记十二章3节),有一次因受不了以色列人怨言的攻击,自己也说了急躁的话而受亏损(诗篇一百零六篇32-33节;民数记二十章12节)。可见发怨言实是害己损人。
他们表面上是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其实就是向神发怨言(出埃及记十六章8节),所以都惹主发怒,甚至降哉惩罚。须知神是最不喜欢人发怨言的,因为祂对自己的子民,根本上都是施恩赐福,例如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免受为奴之苦,且应许进入迦南美地,这大恩大德,应该终身不忘,立志事神,遵从主命。纵有遭遇困难或不如意事,只须忍耐求告主,岂可动辙埋怨乎?
兹将以色列人在旷野发怨言的原因列举数点如下,让我们省察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一)起贪欲发怨言(民数记十一章4-6节)。
他们不能安常守素,吗哪喫得太厌烦了,要想喫埃及的美味(民数记二十一章5节)因此大发怨言。但我们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希伯来书十三章5节)。「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六章8节)。
(二)生活苦发怨言(出埃及记十五章23-24节;十七章3节)。
他们在玛拉因为水苦,在利非订因为无水,都发怨言。神使苦水变甜,又使磐石出水,解决了他们的困苦。他们不效法摩西凡事求告主,只知道发怨言。我们应该凡事藉着祈求,将自己所要的告诉神(腓立比书四章6节)。愿我们以祈祷代替发怨言,因主顾念我们(彼得前书五章7节)。
(三)行路难发怨言(民数记二十一章4-5节)。
我们跑天路也会遇到许多艰阻蹭蹬之苦,只要放下各样重担,存心忍耐,仰望基督(希伯来书十二章1-2节),勿为路难行而烦躁怨讟。要等候主,必从新得力,便能奔跑困不倦,行走不疲乏(以赛亚书四十章31节),把发酸的腿挺起来(希伯来书十二章12节)。
(四)因嫉妒发怨言(民数记十六章11节;诗篇一百零六篇16-17节)。
可拉党因嫉妒摩西、亚伦的地位,向他们发怨言,并结党背叛,被神所灭。犹大书说:「这些人是私下议论,常发怨言的,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口中说夸大的话,为得便宜谄媚人」(犹大书16节)。但我们要遵照圣经:「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立比书二章14节)。「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得前书四章9节),又说:「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雅各书五章9节)。
(五)因不信发怨言(民数记十四章36节)。
以色列人听到探子报恶信,因此向摩西发怨言。神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民数记十四章11节)。这种不信神的心,使他们发怨言,认为进迦南是凶多吉少,不如回去埃及更好。他们已经非常接近迦南,但内心却反退回埃及去,信心坠落一至如此。故摩西说:「你们必倒在刀下,因你们退回不跟从耶和华,所以祂必不与你们同在。」(民数记十四章43节)。神要他们前进,他们却要后退。哀莫大于心死,信心失了,怎能跟从神前进呢?所以神说:「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民数记十四章29-30节)。
(六)因不服发怨言(民数记十六章41节)。
可拉党灭亡后之第二天,以色列人又向摩西、亚伦发怨言,竟说摩西杀了神的百姓,这话似乎是为可拉党抱不平的,不服神的公义,也不能分别忠奸,把坏人看为好人,把好人看为坏人,因此神的忿怒发作了,他们遭瘟疫死的有一万四千七百人(民数记十六章49节)。
总之,我们受主的大恩,应该凡事感谢主才对,还有什么怨言可发?彼此埋怨,不如互相饶恕,反省自己,这样就没有对神、对人发怨言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