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得救之正路—悔改相信耶稣

这篇文章阐述着「悔改」、「信心」与得救的关系,分项详细说明了这两大主题与得救、信心、赦罪、水洗、灵洗之间的紧密连结,让我们知道它们是进入得救之门的首要条件,希望能得救的人,必须先悔改使罪得赦免,不仅在信主、受洗之前必须悔改认罪,就是受洗后也要时常检讨自己的心思及行为,加上对神的信心,这些都是神赐予永远生命的要件。

得救的第一步骤──悔改相信耶稣

悔改与得救的关系

1.悔改的意义

悔改就是痛悔前非,改过自新的意思。其内容含有:心思的转变(以西结书十八章23.27节,三十三章11节),和行为的改正(路加福音三章8节;使徒行传二十六章20节)二要素。如撒该的弃恶从善,行邪术的改邪归正等,乃是悔改的良例(路加福音十九章8-9节;使徒行传十九章18-19节)。

2.悔改与赦罪的关系

人须受审判的原因,乃因他有罪。赦罪的权能虽然在于主耶稣的宝血(希伯来书九章14.22节;罗马书五章9节),但接受宝血洗礼的人,必须悔改;若不悔改而茫然受洗,将不发生赦罪的功效(参看:马可福音一章4节;使徒行传二章38节,五章31节)。所以盼望得救的人,必须先悔改使罪得赦(使徒行传三章19节;路加福音二十四章47节;约翰壹书一章9节);因为这是得救的开始步骤。人若自义,不肯谦卑认罪,他就无法进入得救的门了。因主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可福音二章17节)。

3.悔改与得救的关系

人要进入得救之门,必须谦卑认罪,使罪得赦。罪能得赦,才能与得救有分;所以悔改乃是得救的开始之步骤。经上记载悔改与得救之关系的经节很多。今举几节于下以资参考:

主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开始传道的时候便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三章2节)。主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也同样的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四章17节);又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一章15节);甚至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十三章3.5节);可见悔改与进天国,有何等重要的关系。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也首先叫人悔改(马可福音六章12节)。

经上记载:彼得在耶路撒冷向奉割礼的门徒说明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一家人(外邦人)如何信主的经过之后,众人就不言语而只归荣耀与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使徒行传十一章18节)。从此可知,悔改之心,乃神赐以得生命的要件。所以保罗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使徒行传二十章20节);又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使徒行传二十六章20节)。

4.悔改与其他得救要件之关系

悔改不仅与得救有直接的密切关系,与其他得救的要件都有重要的关系。兹简述于下:

a.悔改与信心

主耶稣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马可福音一章15节)。保罗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证明当向神悔改,信靠主耶稣基督(使徒行传二十章21节);又教训提摩太说:「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摩太后书二章25节)。由这些经节可知:明白真道,信福音(信耶稣基督为救主)之前,必须先悔改;若无悔改之心,恐怕不会发出真正的信心来,也无法明白真道了。

b.悔改与水洗

经上记载:「约翰来,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马可福音一章4节);彼得向犹太人传得救之道时,便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徒行传二章38节)。可见:信主之前要悔改,受洗之前更当悔改,始能藉着主耶稣的宝血洗去他的罪。传道者在施洗之前,必须讲解悔改的道理,叫受洗的人认罪悔改之由,即在于此。

c.悔改与灵洗

在信主、受洗之前,必须悔改之外;每次祷告之前,也当检讨自己是否犯了罪,若有就当悔改求赦。因经上记载:「我们知神不听罪人;唯有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神纔听他。」(约翰福音九章31节)。主耶稣教我们的祷告文中也有一句:「免我们的债──即赦免我们的罪」(马太福音六章12节),就是因神不听罪人祷告的缘故。一般的祷告尚且需要悔改,何况求圣洁的神的灵降临,怎不需先悔改求神赦免其有知无知的罪呢?经上说:「你们当因我(神)的责备回转(即悔改的意思),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箴言一章23节)。可知悔改是求圣灵的一个要件。

d.悔改与行为

施洗约翰传道时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即表现好行为来),与悔改的心相称。」(马太福音三章8节)。有悔改之心,尚且结不出果子来;何况没有切实的悔改,怎能期待他有好行为的表现呢?行邪术的人能把价值五万块钱的书拿出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即因他们肯承认诉说所行的邪事(痛悔之表现)之故。可见:悔改与行为是有密切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所查考的,得悉:悔改是进入得救之门的首要条件,不仅在信主、受洗之前必须悔改认罪,就是受洗后也当时常检讨己罪加以悔改;因悔改与求圣灵,被圣灵充满,并好行为之表现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盼望走得救正路的人,要看悔改为重,传道者也不当因悔改之道理不好讲,怕人不愿意听而不敢讲。当按照神的吩咐,勇敢促其悔改,才能使人进入得救的真正门路。

信心与得救的关系

1.信心的意义

经上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十一章1节)。信就是对于所盼望的事,虽然尚未见到或尚未得到;但因为根据一些确实的证据,似如已经看到或得到之谓。譬如在美国的朋友来信说,他为我寄了一本字典来时,字典虽尚未收到,我的心似如收到一般高兴;这是因为我相信,不久将会收到之故。我所以能如此相信之缘故,乃因他的来信,而且他从来没有骗过我。这就是使我相信的确据;有此确据,所信的才不属迷信,而是靠得住的理信啦!

在此所说的信心,是指着相信耶稣为救主之心而言。因耶稣是为救世人而成为肉身来到世上的神,在祂无罪,且在生行了许多神迹奇事,证明祂是神的儿子,是基督(救主)。所以基督徒的信心,就是相信耶稣能救我们脱离罪的捆绑,以得今生的平安,将来能救我们到天国享受永生之谓(马太福音一章21节;提摩太后书四章18节)。这种信心是根据基督徒的属灵之体验(神迹奇事或受圣灵说方言等),所以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迷信之类。

2.信心与赦罪的关系

悔改与赦罪的关系,前文已说过了。一个人想罪得赦免,必须悔改;但也必须信耶稣,若不信耶稣而只悔改,也是没有用的。因经上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罗马书三章25节)。挽回祭就是因罪离开神的人类,要挽回神的心转向儿女的人类之祭,而此祭是凭着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因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希伯来书九章22节)。因此,要想罪得赦免,必须相信耶稣的宝血能洗去他的罪,且相信祂为救主,这就是神借以救人的方法。

关于相信耶稣罪得赦免,尚有彼得见证说:「众先知也为祂作见证,说:凡信祂(耶稣)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传十章43节);保罗也见证主耶稣曾经向他显现说:「我差你到他们那里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使徒行传二十六章18节)。从以上经节可知:要罪得赦免以至得救,必须相信耶稣。

3.信心与得救的关系

经上有许多「因信称义」(罗马书三章28节,四章4-5节、11节,五章1节;加拉太书二章16节,三章8节、24节)与「因信得生」(哈该书二章4节;罗马书一章17节;加拉太书三章11节;希伯来书十章38节)的话。可见人要被神称为义人(无罪的人),以得永生,必须相信耶稣。因为耶稣是除去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约翰福音一章29节);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四章12节;参看: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六章32-33节,十一章25-26节)。所以新约圣经的中心思想(要旨),可以说是在于「相信耶稣」一事上;难怪基督教会以「相信耶稣」为福音的主要内容而尽力加以传扬。因为耶稣是唯一的救主,除祂以外别无拯救之故。世上称为宗十枚者虽多,盼望得救而信教者也多;但愿得救者,若非从耶稣这一条门路进去,便无法获得永生。因为主耶稣亲口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翰福音十章9节);又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天)父那里去。」(翰福音十四章6节);甚至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救主),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八章24节)。求道的朋友们!世上有那个宗教的教主,如此肯定地说,他就是得救的唯一门路呢?除了耶稣以外,恐怕没有罢!基督徒冒着万难以相信耶稣,传扬耶稣之由,即在于此。

经上记载:相信耶稣就能得救、得永生的经节多得不胜枚举,兹仅举一、二要节以资参考。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信子(耶稣)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约翰福音三章36节)。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使徒行传十六章31节)。

4.信心与其他得救要件之关系

信心为得救的最重要条件,它与其他得救之要件当然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a.信心与悔改

悔改相信耶稣是进得救门路的第一步骤,两者是极有密切关系的。因人若不悔改,即使他说相信耶稣,其信未能属于真信;若真有悔改之心,却不肯相信耶稣,其悔改也未能使他进得救之门。故一个愿入得救之门者,必须悔改以信耶稣,普通当在表示信耶稣之前,应当有悔改之表现,其信才能是真信,不然未能断定是真正的信仰,或者只是口头上的信罢了。

b.信心与水洗

受洗之前,必须悔改,也必须有信心。若无信心,洗礼将成为一种入教之形式,神是否会赦免他的罪,而得收重生之功效,是大有疑问的。一般教会不给婴孩施洗,是因为婴孩没有信心之故。本会要给婴孩施洗是认为婴孩亦有原罪(诗篇五十一篇5节),而看其父母有信心,凭其父母的信心而以施洗。所以父母必须负培养小孩之信心的责任,非使小孩长大后有信心不可。经上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6节)。在此,把信心与受洗并列为得救的必须条件,可见信心与水洗之密切关系了。

c.信心与灵洗

信心不但对于水洗有重要关系,也是灵洗的必须条件。因为经上说:「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各书一章6-7节)。求智慧要凭着信心求(雅各书一章5节),求圣灵更当凭着信心求;尚且要情词迫切的直求,才能得到(参看:路加福音十一章5-13节)。主耶稣教训门徒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二十一章22节)。愿尚未得到圣灵的人,能凭着信心直求为幸。因经上记着:「我们因信得着所应许的圣灵。」(加拉太书三章14节;参看:马可福音十六章17节;以弗所书一章13节;约翰福音七章38节)。

d.信心与行为

保罗说:「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五章7节)。由此经节可知信心与行为的关系了。雅各也说:「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雅各书二章14节)。「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之经言(雅各书二章17、20、10节),是大家所熟悉的。所以我们凭着信心领受水灵二洗之后,就必须凭着信心行事为人。使信心能结出行为的果子来,这种信心才是活的信心,才能使他得救。

以上说明了信心与得救的关系,使我们知道信心对于得救的重要性。但这种信心不仅在信耶稣之初有之,就是一生之中必要坚持到底。因为不单在受洗礼的时候要有信心,祷告求圣灵也要有信心,一生中的行事为人都要凭着信心。所以经上说:「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希伯来书三章14节)。可见许多信徒不能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以致丧失了在基督里的福分(参看:希伯来书三章19节)。

保罗也:「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一章17节)。这「本于信,以致于信」的意思,就是说:要以信心开始,以信心终止。换句话说,要过着一生信仰生活的人,才能与得救有分;若半途而废,永生是没有办法得到的。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