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数算自己的过失

基督徒也是血肉之躯,难免偶而为过犯所胜,但比犯错更为严重的是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诸般遮掩自己的罪过、不肯向神痛悔,终至跌倒被神离弃的地步。因而本文教导我们应当每日数算自己的过失,扪心自问自己对神、对人的所作所为是否与福音相称之外,还要心灵痛悔、竭力追求,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

「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10)。

作为一位真信徒,应当尽力达到主耶稣对我们的期望,应当完全,好像天父一样(太五48)。然而,我们是血肉之体,往往偶然为过犯所胜,需要比较坚固的属灵的人,用温柔的心挽回过来(加六1);所以,我们蒙主拯救,并不是因我们所行的义,乃是照着祂的怜悯,以圣灵使我们更新(多三十5)。信徒在尚未成圣时,难免为过犯所胜,若不承认自己的过犯,诸般掩饰辩护说自己无罪,不肯向神痛悔,终至跌倒为神所弃,这是自欺自害,至为可悲。为此,我们常要自省,数算自己的过失,思想我们在何处坠落,并要悔改(启二5);当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腓二13)。

一、扪心自问

诗人亚萨说:「我想起我夜间的歌曲,扪心自问,我心里也仔细省察。」(诗七十七6)。夜深人静,正是我们默想的时机,当扪心自问,仔细省察一日之间的所作所为,是否与福音相称(腓一27)?如能荣神益人,便当感谢颂赞主;如损人利己,远离神的训诲,便当痛改前非,重新建立自己。

经云:「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箴二十27)。人的灵就是自己省察的心灵,是神借以鋻察人心腹的灯;主耶稣说:「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着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路十一34-36)。使全身光明的我们心中的眼睛,由智慧和启示的灵而得明亮(弗一17-18);我们当用他来省察自己,免得里头的光黑暗了,使全身不得光明。

人若偶为过犯所胜,便当认罪向神求赦,不可隐藏;即使自省并无过失,也不要自满,以为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们仍要竭力追求,达到基督耶稣对我们的期望(腓三12)。

二、对神如何

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对神敬畏,遵守训诫,尽人类的本分(传十二13)?是否已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太二十二37)?又是否已凡事为神的荣耀而做,达到神造我们的愿望(林前十31;赛四十三7)?是否有尽力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符合祂造我们的宗旨(彼前二9;赛四十三21)?

我们还要扪心自问:是否已作了多结果子的枝子,而且能经常结果,使果子常存(约十五1-2、16;启二十二2)?是否曾以诸般智慧劝戒教导,引人完完全全到神面前(西一28-29)?倘若未能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当考虑如何忍耐,努力行完神的旨意(来十36)。

三、对人如何

除了数算对神的过失,也要数算对人的过失;人一切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清洁,惟有耶和华衡量人心(箴十六2)。人往往对于他人的缺点看得十分清楚,而加以指摘,对自己的缺点却不自知;只知弟兄眼中有刺,不知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1-5)。所以,人应当时常冷静检讨自己的过失,以求改进。

我们不能以外貌待人,欺贫重富(雅二1-5);要以爱心怜悯不幸的人,俯就卑微的人,就像行在主的身上,便能蒙主喜悦,得享美福(罗十二16;太二十五34-40)。倘若我们有欺贫重富、以貌取人的心,便应痛悔自新。

彼得认为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四8)。然而,爱也不能虚假(彼前一22),不能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表现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三18)。

爱人如己是爱的高峰,也是仅次于尽心爱神的诫命(太二十二34-40);在彼得所提供的灵修程序中,敬神爱人是最高阶段(彼后一5-9)。

约翰说:「从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壹四12)。保罗也指出:我们既是真神的选民,是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我们,我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在这一切之外,要存有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三12-14)。主教导我们要饶恕人七十个七次,并且要从心里饶恕人,才是爱人的高超表现(太十八21-35)。

用爱心饶恕人首先要学习忍耐,因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但忍耐也要成功,才能使我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一3-4)。我们也要学习控制怒气;雅各教导我们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因为人的怒气不能成就神的义(雅一19-20)。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强如取城(箴十六32);所以,控制怒气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不是容易的事;而说话温柔,有如生命树,能使人得享生命的果实(箴十五4)。

四、心灵痛悔

数算自己的过失,目的在于悔改,就像大卫犯罪,心灵痛苦,便作诗歌对神说:「真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在耶稣的比喻中,税吏祷告不敢望天,只痛悔捶胸向神求赦,主说:他比那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的祷告倒算为义(路十八9-14)。

圣经指示我们:当回想自己在何处坠落,并要悔改(启二5),因神所爱的,祂必责备管教(启三19)。神虽不轻看心灵痛悔者,但若悔而不改,也无法蒙神悦纳;经云:「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所以,认罪的必须离罪才被怜恤。

人常不知自己的过失,好像主说:人若不自己眼中有梁木,以为自己所做的都是清楚;大卫的诗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我便完全,免犯大罪。」(诗十九12-13)。大卫为隐而未现的错失求赦,免铸大错,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保罗要我们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是高度灵修的果效。以他一生的修为,本可作我们的榜样(林前十一1),但他仍不以自己为已经得着,已经完全,仍然竭力追求,忘后力前(腓三12-14),终能高唱得胜凯歌,这便足够我们效法了。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2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