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在团体生活中,应当注意彼此关怀、祝福的重要性。而我们该如何去表现适当且合宜的慰问?保罗祝福提摩太,愿他得着神的恩惠、怜悯、平安,而这三种祝福分别蕴含了怎样深刻的意义呢?罗西拉长老带来深入的阐释。
以恩惠、怜悯或平安为祝词,古今皆然,这并非只是应酬语,而有其深切含意。详加思索、体会,您的祝福会更发乎至诚,听者也会更觉受用。
古圣徒在通信或见面时,都会互相祝福问候。保罗写信给提摩太时也是这般祝福问候:「奉我们救主真神、和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之命,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写信给那因信主作我真儿子的提摩太。愿恩惠、怜悯、平安从父神和我们主基督耶稣归与你!」(提前一1-2;提后一1-2)。这是充满爱心的祝词,令人十分感动。据说当时人们彼此见面时,希腊人常说:「愿你得恩惠」,罗马人常说:「愿你得着怜悯」,犹太人常说:「愿你得着平安」,保罗却将三种祝词合在一起。现略论这三种祝福如下,和大家分享。
一、恩惠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在祂恩惠照顾之下,享受一切所需求的,使我远离凶恶;祂的杖、祂的竿都安慰我,祂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随着我。这是大卫感恩之言,觉得生活在神恩惠中,满足又喜乐(诗二十三1-6)。寻得真神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祂的恩惠(箴八34-35)。
以色列民在旷野向神发怨言,惹神忿怒,神对他们说:「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民十四29-30)。由此可知,凡向神发怨言的,都不蒙恩惠,惟有一心追寻耶和华、不向祂发怨言的迦勒和约书亚得蒙神恩惠。以色列人进迦南后,八十五岁老当益壮的迦勒说:「当日摩西起誓说:『你脚所踏之地定要归你和你的子孙永远为业,因为你专心跟从耶和华我的神。』自从耶和华对摩西说这话的时候,耶和华照祂所应许的使我存活这四十五年;其间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看哪,现今我八十五岁了,我还是强壮,像摩西打发我去的那天一样;无论是战争、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时如何,现在还是如何。」(书十四9-11)。
听迦勒这番话,可见凡专心跟从神的,必大蒙恩惠,像迦勒一样。作为神人摩西继承人的约书亚训诲百姓说:「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事奉祂,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事奉的神除掉,去事奉耶和华。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要事奉耶和华。」(书二十四14-15)。诚心实意事奉耶和华真神的约书亚,以身作则训导人民事奉真神、除掉假神,所以他是蒙神恩惠的人。
我们以前死在罪中,慈爱的天父差遣主基督耶稣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祂爱子里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西一13-14)。我们得救是本乎恩,是按着神的意旨所预定的,藉着祂爱子的血,更使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得成后嗣,享受成圣的基业,这都是神的恩惠,所以,我们要站立得稳,长久在祂的恩慈中(罗十一22)。
二、怜悯
得着怜悯的人是有福的。我们对人对神都难免有过犯,若对方严加惩罚,谁能站得住呢?若蒙怜悯得对方饶恕,是何等的快慰。我们既须他人的怜悯,也要存怜悯的心将那些在水深火热中受痛苦的人救拔出来。经云:「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有些人存疑心,你们要怜悯他们;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搭救他们;有些人你们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犹21-23)。我们深知要怜悯,必须怜悯他人,爱人如己是仅次于爱神的大诫命。
我们真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8-79)。我们从前无知受迷惑,服事私欲,但到了神我们救主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祂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就是神藉着耶稣厚厚地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祂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多三3-7)。
主教导我们要饶恕弟兄七十个七次,不要效法那蒙主人怜悯,免去所欠千万银子的债,而自己却不怜悯同伴十两银子的人。后来他的主人责备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所以,要从心里饶恕我们的弟兄,显出怜悯的心(太十八21-35)。凡没有怜悯人之心的,必要受没有怜悯的审判(雅二13)。
这样看来,向人祝福:「愿你得着怜悯!」实在是充满爱心的祝词。
三、平安
主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时说:「愿你们平安!」(约二十21)。这是主对门徒带着爱的祝词。主耶稣降生便将平安救恩带给所喜悦的人(路二14)。
主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十四27)。主赐的是真平安,绝不是世人所能赐的,世人无法赐人平安。富裕的人不能赐人平安,因为富裕的人自己也没有平安,常为财富而遭遇祸殃。高权势的人也不能赐人平安,因为权位不能久保,今日权倾天下,明日遭人推翻而流亡异国,自身难保。有学问的人也不能赐人平安,因为多有智慧便多有愁烦;增添知识,便增添忧伤(传一18)。惟有主使我们身体和心灵得享平安,我们全心倚赖祂,必可享安舒。
保罗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祂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四6-7)。我们知道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必能保全我们所交付祂的,所以只要全心交托,必享身心安泰。认识真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他(伯二十二21)。
接待主所差遣的,必蒙赐平安。主耶稣差遣十二个人去传福音,吩咐他们说:「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太十11-13)。所以,奉差遣到谁的家,是把平安带给他;接待神所差遣的,就蒙神赐平安。昔时,书念妇人接待神人以利沙,后来孩子死了,以利沙为他祷告,便使孩子复活,而将孩子交回这蒙福的妇人(王下四32-35)。
乐于接受管教不发怨言的,也会蒙赐平安。经云:「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十二11)。所以,接受管教就接受平安。
诚心为万人祷告的也蒙神赐平安。保罗对提摩太说:「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前二1-2)。
我们主内的同灵,无论男女老幼,在见面时都应彼此互相祝福说:「愿你平安!」这种习惯表示出内心对人的爱。
大卫的诗记着:「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诗一三一2-3)。我们生活在真神慈怀中,蒙祂赐我们得着祂的恩惠、怜悯和平安,已足够我们敬虔度日,充满盼望和喜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