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从火中抢出

『救火』是消防队员的工作,『救人于罪恶火海中』便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义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援引圣经中的故事记载,提醒基督徒肩负的责任:应当竭尽心力扮好守望者的角色,将世人从罪恶中抢出,并以好牧人为羊舍命的精神,去寻回这世上迷失的羊儿。这是一件善行,更是基督徒必须克尽的职责!

使徒保罗说:「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林后十4-5)。我们奋战的目的,是将人的心意夺回,使人放弃恶念,归顺基督,这一切的努力无非是实践主的托付,藉着传扬的工夫,把祂的恩道显明(多一3),也是出于爱众人的心。经云:「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将被杀,你须拦阻。你若说:这事我未曾知道。那衡量人心的岂不明白吗?保守你命的岂不知道吗?祂岂不按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吗?」(箴二十四11-12),抢救危难是出于爱心,也是义者的本分;我们既是蒙主拯救的人,白白得来,也应白白舍去,使人和我们同蒙恩召、同享福乐。

一、从火中抢出来

经上记着:「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出来,搭救他们。」(犹23)。世人在罪中挣扎如同被困火海中,如不尽快把他们抢救出来,便没有生还的希望,所以,抢救罪人实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正如雅各所说:「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五19-20)。昔日罗得居住在罪恶满盈的城中,神要将城以烈火焚燬,便派天使把他和妻女抢救出来。天使催促罗得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里的罪恶同被剿灭。」罗得迟延不走。两天使因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创十九15-17)。天使这样尽心竭力把罗得一家抢救出来,正是我们传播福音、拯救迷失者的好榜样。

有一次,耶稣在海面上行走,门徒惊骇。主耶稣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祢,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祢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浪甚大就害怕,将要沈下去时,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可四35-41)。彼得因信心小,疑惑、害怕而在水面下沉,耶稣赶紧伸手拯救;我们看见世人在惊涛骇浪的罪恶苦海中下沉,能不赶紧伸手拉起他们吗?

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监牢中,约在半夜祷告、唱诗、赞美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也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鍊也都松开了。禁卒一醒,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己!我们都在这里。」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踏进去,战战兢兢的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当夜,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时都受了洗(徒十六25-33)。当禁卒要拔刀自杀之时,若不是保罗立即喝止,禁卒必死,又怎能接受救恩,全家得救?所谓:救人如救火,不可延误。

二、当作守望的人

耶和华对以西结说:「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听我口中的话,替我警戒他们。我何时指着恶人说: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劝戒他,使他离开恶行,拯救他的性命,这恶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恶人,他仍不转离罪恶,也不离开恶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却救自己脱离了罪。再者,义人何时离义而犯罪,我将绊脚石放在他面前,他就必死;因你没有警戒他,他必死在罪中,他素来所行的义不被记念;我却要向你讨他丧命的罪。倘若你警戒义人,使他不犯罪,他就不犯罪;他因受警戒就必存活,你也救自己脱离了罪。」(结三17-21)。由神这番话便知道,受命作守望者的责任何等重大,不但关系别人的生命,并且关系自己的功过,若不切实尽职,将会被神追究。因此,无论得时或不得时,务要传道克尽己职。

主耶稣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二十21);又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6)。这是主托付我们的重要任务,务要实践。保罗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做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6-17)。为了完成主的托付,保罗明知有捆锁在等待他,仍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想行完他的路程,成就他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真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3-24)。奉差遣传扬福音,是继续主耶稣拯救世人的工作,也是值得付出辛劳及牺牲的伟大事业,正如经上所记:「报福音、传喜信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罗十15)。

三、寻回迷失的羊

主耶稣差遣十二门徒去传福音给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太十6),祂又设一比喻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就请朋友邻居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罢!』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十五4-7)。一个罪人悔改,好像浪子悔悟回返父亲家中,父亲说:这孩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一般,全家欢庆一番(路十五20-24)。

税吏长撒该蒙召接待耶稣,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十九1-9)。另一次,也因主和税吏、罪人一同吃喝而被人们非议,祂却对那些人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29-32)。由此可知,主耶稣是何等重视寻回迷失的人,祂不愿祂的小子中失丧任何一个。(太十八14),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了医治。我们以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我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彼前二24-25)。我们当效法基督竭力寻回迷失的羊。

四、为羊舍命的精神

主是我们的真神,我们是祂草场上的羊,是祂手下的民(诗九十五7);祂是我们的牧人,照顾我们无微不至(诗二十三1-6)。真神藉着先知以西结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牠们寻见。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样寻找他的羊,我必照样寻找我的羊。这些羊在密云黑暗的日子散到各处,我必从那里救回牠们来。我必从万民中领出牠们,从各国内聚集牠们,引导牠们归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边、境内一切可居之处──牧养牠们,我必在美好的草场牧养牠们。他们的圈必在以色列高处的山上,牠们必在佳美的圈中躺卧,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场吃草。……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结三十四11-16)。神对祂的羊群如何细心关怀,正是我们的榜样。

主耶稣也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为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约十11-15)。好牧人爱自己的羊,才有为羊舍命的意愿。我们也应和彼得一样,爱主的羊而细心喂养他们(约二十一15-17)。

彼得明了主赋予他的责任,如此勉励我们:「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的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前五2-4)。我们也是好牧人,依照主为羊舍命的精神,付出崇高的爱心来照管主的群羊,不是出于勉强,而是乐意甘心地喂养他们;当牧长主耶稣显现时,必要得着所应许的永不衰残的华冠。

使死人得生、使白骨长肉,是对人极大的恩惠;使迷失真道的人转回,救他的灵命不死,更是伟大的恩惠!真神的灵降在先知以西结身上,把他带出去,放在平原中,这平原遍满骸骨,神使他从骸骨的四围经过。谁知在平原的骸骨甚多,而且极其枯干。神吩咐他们那些骸骨发预言说:「枯干的骸骨啊,要听耶和华的话。主耶和华对这些骸骨如此说:『我必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我必给你们加上筋,使你们长肉,又将皮遮蔽你们,使气息进入你们里面,你们就要活了;你们便知道我是耶和华。』」于是他遵命说预言,正说预言的时候,不料有响声,有地震;骨与骨互相联络。他观看,见骸骨上有筋,也长了肉,又有皮遮蔽其上,只是还没有气息。主对他说:「人子啊,你要发预言,向风发预言,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气息啊,要从四方而来,吹在这些被杀的人身上,使他们活了。」于是以西结遵命预言,气息就进入骸骨,骸骨便活了,并且站起来,成为极大的军队(结三十七1-10)。这世上生活在罪孽中的人没有灵命,在神眼中犹如枯干的骸骨,我们奉差遣传福音是向他们发预言,使他们成形,并输入气息,使他们得着救恩而活过来,且站起来成为基督精兵。从火中抢救出来的迷失者便得重生,使他们在真神面前行活人的路(诗一一六9)。

雅各说:「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从火中抢救出迷失的人,是救他的灵魂不死,这是一件美好的善行,我们都该尽力去做。知善而不行尚且有罪,何况我们受主托付,岂不更该切实去行讨主喜悦的事吗?

(1)
上一篇 2020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