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如何面对都市生活的压力

由于社会多元化,生活愈趋复杂,竞争激烈,生活空间失调,期望过高,以致在学业、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产生一波波的压力,若不妥善处理,就会引起生理与心理机能的失调。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这段话正是基督徒在面对压力时所当确信的。

台湾地区自民国五十年起,工业产量大幅增加,经济快速成长。由于工业化程度大幅提升的结果,使居住的流动性增加,人口大量聚居都市,都市范围便扩大,因此也引发一些都市生活的问题,对基督徒的信仰造成相当程度的震撼与考验。基督徒必需了解当前所处都市生活的变化趋势,并作因应措施。

现在是一个充满压力的世代。由于社会多元化,生活愈趋复杂,都市人口拥挤,竞争激烈,生活空间失调,期望过高,以致在学业、升学、就业、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产生一波波的压力,若不妥善处理,就会引起生理与心理机能的失调。

生理疾病如:心跳加快、口干舌燥、冒汗、溃疡、失眠、偏头痛、高血压、腰酸、冠状动脉症、磨牙……;而心理的失调,则为产生厌倦感、挫折感、无力感,心里忙乱、焦虑、烦燥、厌世。过重的压力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与灵性的长进,所以,如何面对生活压力是不容漠视的。

一、化压力为成长的助力与动力

任何加诸于人类意志和身体的要求,便是压力。人若全无压力也是不好的。比如:挪亚醉酒失态、大卫犯杀人夺妻之罪,就是他们在意志与身体全然松懈的状况下,失去警醒的结果。所以,适当的压力反而有激发、启迪、警惕的作用。

保罗说:「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哥林多后书十一章28-29节)。保罗为主受苦的经验,为众教会挂心,为软弱信徒感到焦急所构成的压力,形成一种爱的负担,天天压在他身上,使他能战战兢兢,靠主帮助,完成主所托负的使命。

二、认清压力,了解自己

压力的大小与事件本身的强度及长度有关。比如,有亲人亡故(强度),久病不愈(长度),则所产生的压力大。

压力的大小与各人的认知、能力、个性也有关系。就认知言,同一事件加诸于众人,有些人觉得压力很大,有些人则无所谓。比如:有些人受论断,心里很难受,压力很大,有些人则不在乎。像保罗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这是对事件的解释和观念不同而造成压力的差异。

就能力言,每人所得恩赐各不同,有讲道恩赐的人,被安排领会不致有过重的压力;没有写作恩赐的人,要请他撰稿,他就产生很大的压力。就性情言,可分为急惊风与慢郎中两类型。急性的人,其走路、做事、吃饭、说话都很快,比较无耐性、压力倾向高。

所以,认清压力,了解自己,并且按照圣经修正自己的观念,接纳自己,不高估亦不低估自己,如保罗所说:「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必定有助于缓和压力。

三、适度的运动和充分休息

保罗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提摩太前书四章8节),并不是完全否定操练身体的价值。主耶稣在世时,工作繁忙,甚至连吃饭都没时间,祂就暗暗的同门徒到旷野歇一歇,忙里偷闲(马可福音六章31-32节)一番。今日的上班族长时间伏案久坐,缺乏运动,在工作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很容易产生「现代病症候群」(即前言所提生理疾病),故适当的运动和休息是必须的。

四、祷告靠主

经云:「毘尼拿见耶和华不使哈拿生育,就作她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撒母耳记上一章6节)。哈拿因无法生育,已构成她心里的压力,而她的对头又讥辱,对她施加压力,使她极度痛苦难堪,但哈拿并没有攻击对方,她以「哭泣不吃饭」的消极态度(撒母耳记上一章7节下)来舒解心理的压力。

然而,最重要的是哈拿懂得祷告靠神,她在真神面前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许愿祷告,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不住的祈祷。因她被人激动,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撒母耳记上一章10-16节)。于是耶和华顾念哈拿,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撒母耳。以后哈拿又蒙神眷顾,生了三男二女。

五、认识耶稣为至宝

保罗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立比书三章7-8节)。

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其缺点之一便是选择的困难。因日常生活中每一方面,往往都有数种或多种可能(如不同的职业、思想、价值、目标)可供选择,当事人常会无所适从或难以取舍,遂产生「抉择的压力」。其次是思想的多变。在多元社会中,各种思想或主义纷然杂陈,个人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而改变或放弃自己原有的思想。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可能一再发生而造成困扰与痛苦。另外,在多元化社会中,各多元单位互有不同的观念、价值、规范或方式,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相对主义的看法,认为社会上一切并无绝对的意义与价值,生活失去稳定的规范感、价值感、意义感,这便产生「目标失去导向的压力」。

因此,现代人需要重新定位,保罗说:「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又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保罗因为明白神的旨意,有以耶稣为至宝的价值观,所以能在思想与生活上掌握正确的方向,没有心理压力的困扰,乐观进取,奔向未来。

六、彼此关心,互相代祷

经云:「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加拉太书六章1-2节上)。若有弟兄力不从心,被过犯所胜,应当主动关心帮助他;若我们独自无法承受重担,压力过重,也要主动寻找同伴,互相担当。

尼布甲尼撒王作了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国内哲士无一人能为王解梦,王遂忿怒发令要灭绝所有的哲士;但以理便去求王宽限,表示他会将梦的讲解告诉王。但以理面对「期限的压力」,于是找他的三个同伴,祈求天上的神,施怜悯将这奥秘指明,终蒙神垂听,解决难题。

七、拓展心灵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他的心灵世界。所谓「心中有片江山」,「心里有一亩田」。心灵世界可大可小,看我们如何去理解运用,使心灵空间更广阔。由于都市生活空间狭窄,人口拥挤,人与人之间易生磨擦、冲突,从而养成心胸狭窄,处处与人斤斤计较之习性。所以,拓展心灵空间,会减少人际纷争的压力。

保罗说:「哥林多人哪,我们向你们,口是张开的,心是宽宏的。你们狭窄,原不在乎我们,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我们也要照样用宽宏的心报答我,我这话正像对自己的孩子说的。」(哥林多后书六章11-13节)。

心胸狭窄的人在属灵上是不长进的孩子;宽宏大量,正是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表示在灵性上是长大成熟的人。经云:「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考究你的训词。」(诗篇一百十九篇45节),「自由而行」小字作「我要行在宽阔之地」。

考究遵行真理,就能拓展心灵的空间。真理使人自由而行,通行无阻,喜爱真理的人大有平安,因为他能效法神的爱去爱仇敌,并相信神的公义,以神的信实为粮,不致因作恶的人而心怀不平。

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十章13节)。这段话正是基督徒在面对压力时所当确信的。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