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谈基督徒对聚会的认识

您经常到教会参加聚会吗?是否真正了解到教会聚会的意义呢?「聚会」有两个意思,一为属世的集合(如宴会会议、群众之聚集),二为属灵崇拜神的集会。在圣经中,新约与旧约的聚会形态也有所不同,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吧!

如四基督徒经常到教会参加聚会,可是他的一些不良嗜好、坏脾气毫无改善,则表示到教会聚会已成机械化的生活,只知道到会堂聚会敬拜神而已。我们若对聚会有较深的认识,我们的聚会不但受益,并且能荣神益人。

一、教会与聚会的定义

1. 教会:

「教会」原文是「被召出来的集合」,是主耶稣从世界用宝血所救赎出来的人,所组成的属灵团体(参考:使徒行传二十章28节;哥林多前书一章2节)。在旧约时代,神拣选雅各,而神称为雅各的神(出埃及记三章6节;诗篇一百四十六篇5节),而雅各是归与神的(诗篇一百三十五篇4节)。

雅各有十二个儿子,凡属雅各后裔的以色列人就是神的选民。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来到西乃山下,神对他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埃及记十九章5-6节)。

神拣选以色列人,授予律法、诫命(诗篇一百四十七篇19-20节),使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恰如新约彼得所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得前书二章9节),这两段经文互相呼应。旧约选民是「独居的民,不列入万民中」,这正是预表新约时代的教会。

2. 聚会:

圣经中「聚会」之意有二,一为属世之集合(如宴会会议、群众之聚集)(使徒行传十九章32、40节);一为属灵崇拜神的集会(哥林多前书十四章26节),在旧约中常称为「圣会」。

主耶稣说:「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十八章20节)。假使两三个人聚集聊天,那是属世聚会。但是两三个人聚集,奉主的名聚会崇拜神,有神与会,那是圣会。「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8节」的「聚会」钦定本译作「聚集在教会」;「哥林多前书十四章35节」的「会中」钦定本译作「在教会」,意思非一般的属世聚会,而是在会堂的崇拜聚会。

使徒时代的基督徒,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注:「他们」钦定本译作「教会」)。所以使徒教会信徒的聚会包括崇拜聚会与爱餐。

二、新、旧约的聚会形态比较

1. 聚会场所:

旧约选民聚会敬拜神,有神所指定的地点。起初选民在旷野按照神指示造会幕。会幕随着以色列民的移动而搬迁。以后选民进迦南,敬拜神的殿先后立于吉甲、示罗、挪伯、基遍,最后圣殿建造完成在耶路撒冷。以后选民的信仰以圣殿和圣城为中心,每到神所规定的节期,他们均到圣殿守节。

主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说:「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翰福音四章21、23节)。

所以新约时代,拜神不受空间的限制,「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事实上,当旧约选民被掳到异邦,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拆毁,神对流亡者应许说:「我还要在他们所到的列邦暂作他们的居所。」(以西结书十一章16节)。

2. 仪式的比较:

经云:「那头一层帐幕作现今的一个表样,所献的礼物和祭物,就着良心说,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希伯来书九章9节)。此节的「礼拜」,英译「service」是指「事奉」。

旧约时代到神殿作礼拜,是以物质的祭物,奉献牺牲品敬拜神。而新约时代的「礼拜」,英译「worship」(参考:约翰福音四章20节;使徒行传八章27节,二十四章11节)。是以「心灵与诚实」来拜神。

可是在旧约的礼拜,仍以「心灵与诚实」拜神为主要,然后奉献祭物与礼物才能蒙神悦纳。主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

这更重要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就律法礼仪的规定,献上十分之一是「不可不行的」,但律法上更重要的教训:「公义、怜悯、信实也是当行的。」

聚会可与神亲近,且在聚会中享受真神丰盛的恩典;除此之外,藉着聚会听道,能知道自己所犯的过错,藉着祷告认罪悔改,蒙真神赦罪之恩。身为一位基督徒,你是否明白天父真神希望世人如何敬拜祂呢?真神要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唯此才能达到敬拜神的目的。也是参与聚会的信徒当有的心情与方法唷!

三、参加聚会的意义

1.本分与权利:新约时代崇拜聚会的仪式有唱诗、祷告、讲道、见证,是敬拜神的集会。因此聚会敬拜神是信徒的本分,如同人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经上说:敬畏神、谨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神把祂的灵赐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呼叫神为「阿爸父」,以儿子的身分来敬拜独一的真神,亦是理所当然的。

聚会也是信徒的权利。因为我们在蒙主选召之前是与基督无关,活在世上没有指望,远离神的人,如今藉基督救恩,得与神亲近,成为神家里的人,进入神的恩典中,因此有权利在聚会中享受神丰盛的恩典。

2.得恩典:在我们生活周遭,常会有一些令人担忧的事发生,面对生活的难题,工作的压力,若是我们到教会聚会,只要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我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四章6-7节)。

3.知罪、认罪、赦罪:一个不常亲近神的人,如处于鲍鱼之肆,已经不闻腥臭,越是亲近神的人,越容易发现自己许多的罪。因此,常到教会参加聚会,藉着听道,更能知道自己所犯的过错,并藉着祷告认罪悔改,必蒙神赦罪之恩。

4.立志报恩:到会堂聚会,不只是消极的享受神的恩典。不也只是到会堂祷告、听道,聚会完毕回家而已。聚会的积极意义是立志报答主恩。有句名言:「不要只想国家为你做什么,当想我为国家做什么。」一个灵性成熟的信徒,也应有自觉与担负,「我当为教会作什么?当为神做什么?」

5.激发爱心,彼此相顾:经云:天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希伯来书十章24-25节)。

来会堂聚会,除了与神交通,还要与同灵交通,以爱心彼此交接、互相关怀,因为主内同灵,都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主内同灵若缺少关怀,不能解怨、相顾,如此就失去聚会敬拜的意义,不能荣神益人,得神喜悦。主内同灵都有一共同目标,在奔走天路中,大家更当同心同行,彼此相顾,互相劝勉。

此外,聚会尚可得许多恩典,比如一驼背女人,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她到会堂参加安息日的聚会,耶稣治好她的病(路加福音十三章10-13节);埃提阿伯的太监往耶路撒冷作礼拜,回家途中,遇见腓力,获得救恩。

四、父要这样的人拜祂

主说:「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约翰福音四章22-23节)。

从这段经文,可以明白天父真神希望世人如何敬拜祂,才能达到敬拜神的目的。也是参与聚会的信徒当有的心情与方法。

1.以心灵拜神:聚会敬拜是一种权利与福分,古圣徒喜爱到神的殿去敬拜神。「人对我说:我们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就欢喜」,「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神。」因此,我们当以喜乐、感恩的心情来参加聚会。

2.以诚实拜神:神是看人的内心,又能看透一切,不为虚假的外表所欺瞒,因此神喜悦人以诚实的态度来事奉祂,如祂拣选亚伯拉罕(尼希米记九章8节)。建立大卫的王朝(列王纪上九章4节),均是因他们两人具有诚实的心怀。一个人以实实在在的态度敬拜,才能藉着真理自我反省、追求长进,不会形成两面人(在教会是一个人,在外面又是一种人),也不会纷争结党、贪求虚浮的荣耀,而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为主发光。

3.相信基督:主对妇人说:「你当信我」。拜神不是迷信,因为我们知道所敬拜的是谁,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基督耶稣是我们独一的救主。

4.把握拜神好时机:主说:「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旧约时代拜神,大祭司必须先为自己的罪,后为百姓的罪献祭。所献的祭物和礼物,都不能叫礼拜的人得以完全,但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相信祂的都得永生。

「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钦定本译作「天父在寻找这样的人来敬拜祂」。虽然有许多人在敬拜神,但神在寻找那些真正拜祂的人,但愿我们聚会敬拜神的人,都是神所要寻找的人。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0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