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是含有忍耐、温柔的特质。忍耐就是坚忍、坚韧。能忍耐的人也是最温柔的。所以人生的成败得失关键,是在有无韧性。我们必须认清打击的来源,勇于面对各种患难,经千锤百炼,练就韧性的工夫,在信仰的历程中,必能使我们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并且得胜有余。
经上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约伯记十四章1节)。在人生的旅途上,经常会遭遇各种打击,愈挫愈勇,反败为胜,而有些人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好比小草受暴风雨的侵袭,但只要狂风一过,它们即刻恢复原有的挺拔美好,并且更加欣欣向荣;而高大的树木,在面临暴风考验,当是连根拔起。
所以人生的成败得失关键,是在有无韧性。我们必须认清打击的来源,勇于面对各种患难,经千锤百炼,练就韧性的工夫,在信仰的历程中,必能使我们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并且得胜有余。
一、受打击的来源
遭受打击大致可分为神的试炼与撒但的试探。从约伯记第一、二章,真神与撒但的对话得悉:撒但企图以各种患难打击约伯,使他的信心动摇,离弃真神;而真神允许撒但以有限度的患难打击约伯,目的是要证实神所称赞的约伯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约伯遭遇的苦难自轻而重、由外而内,一波波接踵而至。首先是他的产业,一切的牛、驴、羊、骆驼及仆婢的丧失,第二是儿女的丧亡。第三是触及他本人的病痛。先是「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且「坐在灰中拿瓦片刮身体」,臭痒难当,甚至他的三友也认不出他来。第四是他精神上受打击。
妻子大大刺激他说:「你弃掉神,死了吧!」和他三个朋友对他的批评责备,使约伯满腹委屈,更加痛苦,难以忍受。经上说:「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箴言十八章14节)。于是约伯与三友展开一场对话与辩证。
综观约伯受四个层面的苦难打击,即财产地位的损失、亲人亡故、本身病痛与精神受打击。这也是一般人常受打击的范畴,尤其以精神受屈辱最严重,因为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伤害,内心就不快乐,甚至会引起暴力反击、精神崩溃。
二、什么是韧性?
韧性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含意:
1.弹力:
弹力是能伸能屈、伸缩自如。如比人的膝盖有「韧带」,具有韧性,人的脚才能走、跑与跳。又好比汽车有避震器才能负荷车身压力,承受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而减少车身的冲击损伤,人坐在车上更加舒适平稳。
俗云:「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保罗说:「要做大丈夫、要刚强」。「能屈能伸」就是有韧性的表现。「刚强」的意思,「刚」是刚硬、坚硬。刚硬的物品较易断裂、敲碎,因缺乏韧性:「强」是强韧,含有韧性。因此刚强的人,才能作大丈夫,在真道上站上得稳,不轻易被击打。
2.耐力:
经云:「恒常忍耐,可以劝劝君王。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箴言二十五章15节)。
韧性是含有忍耐、温柔的特质。忍耐就是坚忍、坚韧。能忍耐的人也是最温柔的。此节将「恒常忍耐」的人比喻作「柔和的舌头」;把「君王」比喻作刚硬的「骨头」。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罢,免得她常来缠磨我。」(路加福音十八章1-5节)。这一则比喻正好说明「恒常忍耐」可以劝动刚愎固执的君王之写照。
舌头是柔和的,有韧性的,当它受牙齿咬破血流时,很快的不药而愈,它能逆来顺受,不易受伤害。老年人口中「坚硬的牙齿」常是全部蛀掉,但其舌头仍健在,所以柔能克刚,忍耐温柔具有超然的威力与包容力。
3.毅力:
毅力是指志气坚决不可摇夺的定力。所谓坚毅亦指韧性。经上说:「将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动摇,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希伯来书三章14、6节、十章23节)。我国围棋国手林海峰,日本人送他一个绰号「二枚腰」。二枚腰的精神就是推不倒、扯不断、拖不垮、打不死、拼缠博斗到底,直到获得最后胜利方能罢手。
基督徒在世上最大的盼望是将来进神的国、享永生,那是好得无比。一个有韧性的基督徒,才能恒守所信的道,主说:惟有忍耐到底的(有韧性),必然得救。在奔跑天路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危险患难的打击,期许自己不因外在因素使信心动摇,当持守所信的道,以免功亏一篑。
三、为何要有韧性?
1.为要进神的国:保罗到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使徒行传十四章21-23节)。
基督徒在世上最大的盼望是将来进神的国、享永生,那是好得无比,但是在奔跑天路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许多危险患难的打击,有些人因久病不愈、事业不顺,或信仰遭受逼迫而信心动摇,不能持守所信的道,功亏一篑。一个有韧性的基督徒,才能恒守所信的道,主说:惟有忍耐到底的(有韧性),必然得救。
2.为要服事主:保罗说: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8节)。
服事主、做圣工是基督徒的本分义务,也是报答主恩、将来领受更多主的奖赏的机会。服事主是一辈子的事(参考:使徒行传十三章36节圣经小字),因此必须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马书十二章11节)。将来作工的果效才能随着我们。一些基督徒在服事主的工作上不能持之以恒,常是人际关系不协调、发生龃龉与工作上的艰辛,吃力不讨好而产生灰心、无力感,半途而废,这是缺少韧性的人。
有韧性的人才能承受服事工作的考验,蒙主重用,好像会幕中的木器部分,都以皂荚木制造,因它具有韧性,才能成为合乎主用的器皿。因此,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六章3-10节,在各样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在在都表显神的用人有强韧的性格,面对逆境坚强而不发怨言,忍受别人伤害侮辱而不向他发怒或报复。有韧性神的工人,才能逆来顺受,任劳任怨,完成神交托的使命,荣神益人,造就自己的灵性。
3.为要得恩典经云: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去吧!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节)。
迦南妇人为她患病的女儿焦急的向主求医治。主为要考验她的信心,屡次打击她的自尊心,先是以冷漠的态度,对她的恳求一言不答,不理不睬:门徒也不安慰她,请耶稣打发她走,她仍不灰心,在后头喊叫,耶稣却冷冷地对她说:
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最后主更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把她们形容作卑贱污秽的狗,然而这个妇人百折不挠,愈挫愈有耐心与虚心,不断恳求主可怜帮助,可见她的韧性度极强,主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有韧性的人,才能耐性等候,与主的考验较劲,最后必能得主的恩典。
四、如何面对打击,培养韧性?
1.明白神旨意:
保罗在信仰历程,事奉主的工作上遭遇不少的挫折、受到不少的打击,但他都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应付裕如,轻松自在。
①受讥评的打击:「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然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甚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著称赞。」(哥林多前书四章3-5节)。
有些人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论,他若受不实之非议、误会,心里会很难过、失眠,但保罗把人的误会论断看作小事,不让这些事在心里构成压力、打击,只要主明白就够了,能受主的肯定,而从别人来的嘘声不足畏,掌声不重要。
②受迫害的打击:保罗为传福音的缘故坐监,表面是遭遇挫折,事实上,却使御营全军和其余人中,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使福音更加兴旺,弟兄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因此保罗知道他坐监有主的美意。
③患病时:保罗为他的病苦向主祷告过三次,希望主除去他的病痛,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但主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因此,保罗明白神的旨意,不再按照自己的意思祈求,完全交托主,他体验到──什么时候软弱,就甚么时候刚强。所以他看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哥林多后书十二章8-10节)。
2.操练
经云:「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祂,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马书五章1-5节)。
我们藉着基督救恩,现在得以站在祂的恩典中,盼望将来在天国所得的荣耀,但是从「现在」到「将来」的这段天路历程,必然会遭遇许多患难的打击,保罗明白神旨意,晓得患难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接受患难的操练就生出忍耐,积许多的忍耐就产生老练。
老练就是有韧性,使我们灵性更成熟,具有强韧力,胜过环境,现代人生活忙碌竞争,讲究效率,急功近利,缺少韧性,心灵上极为脆弱,受到患难挫折,动辄离婚、自杀、沮丧、暴力……等自暴自弃的消极行为。而基督徒受患难操练,就生忍耐、老练、盼望,生活更积极乐观进取。这种良性循环,因为我们有神的爱──圣灵作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