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旧难合的比喻─恩典与律法的区别

我们常说:现在是恩典时代,不是律法时代;因主耶稣成全了律法。旧约时代的律法注重仪文,是约束人的;而恩典的新约时代是注重灵意,其规条、制度比较有伸缩性。两者之间有何差别呢?本文以「禁食」、「安息日」、「割礼」为例,叙述此三项在律法和恩典时代的区别。

常说:现在是恩典时代,不是律法时代;因主耶稣已经成全律法了(马太福音五章17节)。可见:律法时代乃旧约时代,而恩典时代就是主耶稣成全律法之后的新约时代。

那么,律法(旧约)与恩典(新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简言之,律法乃是约束人的;恩典就不是约束,乃是有伸缩之自由的。

换言之,律法乃是注重仪文(字句);恩典乃注重其精意(灵意)的(罗马书二章29节;哥林多后书三章6节)。主耶稣曾说:「新旧难合的比喻」,正是说明了恩典与律法的区别。

新旧难合的比喻(马太福音九章14-17节)

有一次,施洗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说:「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

耶稣就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新郎指主耶稣,陪伴之人指祂的门徒。哀恸表示禁食,离开表示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

接着就说起新旧难合的比喻来:

1.新布与旧衣服

主耶稣说:「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因新布会缩水,而旧衣服已不能再缩水了,所以两者是不适合的。这表示:恩典的新约时代是不能适合于旧约时代的律法来约束的。以律法来说,恩典的自由,乃大大破坏了律法。

2.新酒与旧皮袋

主耶稣再说:「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因新酒会膨胀,旧皮袋不会膨胀,所以会裂开。若是新皮袋就会膨胀,因此而可把两样都保全了。

这表示恩典的新约时代是不宜用旧约硬绑绑的律法来约束的;因恩典的新约时代是注重其灵意而不拘泥于字句的。换句话说,就是有伸缩性之自由的,并不是要受其仪文之约束。

因主耶稣已经在十架上成全了仪文的律法了(参看:约翰福音十九节30节;以弗所书二章15节;歌罗西书二章21节;希伯来书九章10节)。所以新约时代当有适合恩典的规条、制度,就是比较有伸缩性的规条、制度才合适。

兹举几例说明律法与恩典之区别如下:

一、禁食

1.旧约时代的禁食

旧约时代的禁食有定时的,如:在赎罪日,或法利赛人在一个礼拜禁食两次等。

七月初十是赎罪日,你们要守为圣会,并要刻苦己心,也要将火祭献给耶和华(利未记二十三章27节)。

「刻苦己心」就是禁食的意思(参看:诗篇三十五篇13节)。

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的祷告说……,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加福音十八章11-12节)。

「一个礼拜禁食两次」,是规定在星期一和星期四禁食。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撒迦利亚书八章19节)。

以色列民在巴比伦的时候,公定每年禁食四日:一是纪念亚述王围困耶路撒冷的日子(十月十日──列王记下二十五章1节;耶利米书五十二章4节);二是纪念耶路撒冷城垣被攻破的日子(四月初九──列王记下二十五章3-4节;耶利米书五十二章6节);

三是纪念圣殿被烧的日子(五月初七日──列王记下二十五章9节;耶利米书五十二章12节);四是纪念基大利被杀的日子(七月间──列王记下二十五章25节;耶利米书四十一章1节)。

「基大利」是巴比伦攻灭犹大时的沙番之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掳犹大国人民的时候,立他作耶路撒冷的省长,管理犹大国剩下的人民。

先知耶利米往见基大利,就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过了两个月。基大利竟被军长以实玛利杀了(列王记下二十五章22-25节;耶利米书四十-四十一章)。犹大人为此不胜哀悼,立为纪念日而禁食。

诸如此类,旧约时代犹太人在规定的时日禁食。当然也视其需要而禁食,如:当亲朋死的时候(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13节;撒母耳记下一章12节),为悔罪求恩的时候,也有身穿麻衣禁食的(申命记九章18节;以斯拉记十章6节;尼希米记九章1节;诗篇六十九篇10节;约拿书三章5节)。但以上之禁食,都是随各人之需要而作的,不是由律法定的。

2.新约时代的禁食

在新约时代,基督徒没有禁食的定例,只在认为有其必要时才禁食。如:在差派传道时(使徒行传十三章2-3节),选立长老时(使徒行传十四章23节)。主耶稣说:「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牠就不出来。」(马太福音十七章21节);因此,有时候为了赶鬼也要禁食。当然为了悔罪,或特别祈求灵恩的时候也要禁食。

总之,新约时代,禁食要看有其需要时才禁食,不必有定时定日的禁食。据云,有些信徒在安息日禁食,或每天早晨禁食等,有定时之禁食者。他们若抱有一定的目的来禁食就有意义,若成为一种习惯而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安息日

1.旧约时代的安息日

旧约时代的犹太人,对于遵守安息日是很严格的。按照律法的规定,什么事都不可作(据云,犹太人共有三十九条守安息日之律法),违犯者便将被治死。

你们要守安息日以为圣日,凡干犯这日的,必要把他治死;凡在这日作工的,必从民中剪除(出埃及记三十一章14节;参看:民数记十五章32-36节)。

必遵行神藉祂仆人摩西所传的律法,谨守遵行耶和华我们主的一切诫命、典章、律例,……这地的居民若在安息日,或什么圣日,带了货物或粮食来卖给我们,我们必不买(尼希米记十章29-31节;参看:尼希米记十三章15-22节)。

由此可见,在旧约时代对于安息日是必须严守「什么事都不可作」的律法上之规定的。如果有干犯者就将受被治死的严厉惩罚。

2.新约时代的安息日

到了新约时代,主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马可福音二章27节);又说:「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马太福音十二章12节)。「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就是为使人得身心之安息而设立的意思。

当神造齐了天地万物之后,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祂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世记二章1-3节)。

可见第七日的安息日,是神所赐福的圣日,神的儿女当在这日来享受身心之安息来蒙神赐福。这就是主耶稣所说的「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意思。安息日之恩典,即在于此。若是不守安息日就要把他治死,便成「人为安息日设立的」律法的规定。

所以主耶稣在安息日给人医病(马太福音十二章9-13节;路加福音十三章10-13节),且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牠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

又有一次,在安息日,与门徒从麦地经过,门徒掐了麦穗而受法利赛人攻击时,祂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从以上主耶稣在安息日所作所说的,可知恩典的安息日与律法的安息日之区别了。

三、割礼

1.旧约时代的割礼

神命令亚伯拉罕说,你们所有的男丁都要受割礼(原文作割阳皮),这就是神与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所立的约;若不遵守,就必从民中剪除(创世记十七章9-14节)。这是割礼的开始,也就是在肉体上的割礼之开始。

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这样,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作永远的约(创世记十七章12-13节)。

若有外人寄居在你们中间,愿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他所有的男子务要受割礼,然后才容他前来遵守,他也就像本地人一样。但未受割礼的,都不可吃这羊羔(出埃及记十二章48节)。

以利沙伯的产期到了,就生了一个儿子(施洗约翰)。到了第八日,他们来要给孩子行割礼(路加福音一章57、59节)。

满了八天,就给孩子行割礼,与他起名叫耶稣,这就是没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路加福音二章21节)。从这些经节可见旧约时代之割礼的一斑。

2.新约时代的割礼

新约时代的割礼,不在于肉体上,是在于心灵上;就是不注重仪文而注重其灵意(罗马书二章28-29节)。所以司提反责备犹太人说:「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时常抗拒圣灵。」(使徒行传七章51节)。旧约时代的割礼,因福音而被废弃了。

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加拉太书五章2-11节)。

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哥林多前书七章18-19节)。

由这些经节可知,到了新约时代已经不重视肉体上之割礼,而只注重割礼之精神;因此,使徒把割礼废弃了(参看:使徒行传十五章1-29节)。那么,什么是割礼的精神呢?就是除去污秽,分别为圣而新生之意。

你们在祂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歌罗西书二章11节;参:耶利米书四章4节;申命记十章16节,三十章6节)──除去污秽。

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腓立比书三章3节)──作真犹太人、基督徒。

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加拉太书六章15节)──作新生的人。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