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要相信什么?要盼望什么?要爱什么呢?本文告诉我们,「信」就是相信独一的真神、相信耶稣是救主、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相信得救的教会;「望」就是盼望耶稣再临、永生、灵魂得救;「爱」就是爱神、彼此相爱、爱人如己、爱仇敌……。
三、信望爱的对象
1.要信什么?
①相信独一的真神
世上称为神的很多:天上有天公,地下有土地公,动物中有虎爷,植物中有榕树王,矿物中也有石头公等;以死人为神者更多,中国人所拜的,大多是死去的古人。但是我们基督徒所敬拜的,却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真神,也是我们人类的造物主。这位神才是我们所当敬拜的,因为我们为祂所生、为祂所养,也为祂所掌管。
②相信耶稣是救主
「除祂(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四章12节)。这就是基督徒对耶稣的信仰──相信耶稣是基督(救主),是唯一的救主,因为祂原来就是天上的那位真神,降生为世人担当罪孽而被钉十字架的救赎主。凡相信、接受祂宝血之洗礼的人,罪可得赦,蒙神称义,作神儿女,将来可进天国享受永生。这就是基督徒的基本信仰。
耶稣本身也说过:「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又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翰福音八章24节)。世上有谁敢这样说?孔子不是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吗?他还是在追求天道的人哪!
③相信圣经是天书
圣经是真神赐给人类的天书,因为它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它能使人因信基督耶稣,而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后书三章15-17节)。
世上没有一本书像圣经,由几十位作者历经一千五百年写成,而前后不曾发生矛盾。因为圣经的真正作者是独一的真神,写的人只不过是代笔的人。
因此,几千年前所预言的,在几千年后可得应验。它历久弥新,是世界上出版数量最多、也是被译成最多语言的书。故基督徒把它当作行走天国路的指南针,作为日常生活之准绳。
④相信得救的教会
经上说:「教会是祂(耶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以弗所书一章23节);又指出,神的教会,是耶稣用自己的血买来的(使徒行传二十章28节)。教会是耶稣的身体,就必须有耶稣的灵(圣灵)同在;因为,身体没有灵魂就是死的(雅各书二章26节)。
由于有圣灵同在,所以在这教会所行的洗礼,有赦罪的权柄(参:约翰福音二十章22-23节);此外,圣灵能启示真理,让人明白真理(约翰福音十六章13节);又会使人自己责备自己,而结出圣灵的果子来(约翰福音十六章8节;加拉太书五章22-23节)。
圣灵同在的教会,当然有神迹奇事之显现;因有神的能力运行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对真能使人得救之教会的认识,当然,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教会中信耶稣。
「科学靠实验,宗教靠体验。」信仰如果没有体验,就是迷信、或是随人而信之盲信。有神迹奇事之能力、圣灵之能力的体验,才是真信仰,愿我们藉着这些体验来坚定我们的信仰!我们要有真信仰,必须对上述几项抱有坚定之信心!
2.盼望什么?
世人的盼望,大都在于名利,也就是今生的事、属肉的事。但是保罗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因此,我们的盼望不在于今生,而是在于永生;不在乎名利,而是在乎灵魂之得救。兹分述如下:
①盼望耶稣再临
彼得说:「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彼得前书一章13节)。耶稣亲口应许门徒说:「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翰福音十四章3节)。
这是我们基督徒的盼望。因此,保罗勉励信徒:「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提多书二章12-13节)。
因为耶稣要在神的荣耀里,同着众使徒,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十六章27节,二十四章30节)。那时,信徒就得挺身昂首;因为他们得赎的日子到了(路加福音二十一章27-28节)。
②盼望身体复活
保罗说:「我如今把一件奥秘的事告诉你们:我们不是都要睡觉(指死的状态),乃是都要改变,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
这必朽坏的(身体),总要变成不朽坏的(灵体),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1-55节)。
人最怕的是死,但必朽坏、必死的身体,可变成不朽坏、不死的灵体,岂不是所盼望的事?为了这个盼望,多少基督徒为福音拚命!当保罗受审时,他说:「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使徒行传二十三章6节,二十四章15节,二十六章6-8节)。
当主耶稣再临时,我们将要复活;若那时我们还活着的话,就可不经死亡而和复活的人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7节)。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盼望。
③盼望新天新地
彼得说:「我们照祂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三章13节)。启示录描写新天新地,是神要亲自与信徒同在的地方。
祂要擦去信徒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二十一章3-4节)。从有生老病死的苦海人生,进到没有死亡、悲哀、哭号、疼痛的新天新地,岂不是我们所盼望的呢?
④盼望灵魂得救
保罗说:「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8节)。得救的盼望,也就是永生的盼望。
保罗说:「凭着神选民的信心,与敬虔真理的知识,盼望那无谎言的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又说:「圣灵就是神藉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祂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或作:可以凭着盼望承受永生)。」(提多书一章1-2节,三章6-7节)。
弟兄姐妹们,我们是否抱着以上所说的这些盼望?或者仍然只在今生有指望──如何升官发财、荣华富贵享受一生?若然,就当三思保罗所说的「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的话了!
3.要爱什么?
儒家的仁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爱。佛教的慈爱,是推及到众生的不杀生的爱。基督教的博爱,是爱人如己的爱;除了爱神之外,爱及所有的人类,包括敌人在内的以德报怨的爱。
①以爱真神为第一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马太福音二十二章37-38节)。保罗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哥林多前书十章31节);又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以弗所书六章1节)。
这就是说,要以爱神、荣耀神为第一;如果父母的命令未能符合主的教训,还是要以主的教训为行为的依归原则。就是要爱神胜过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不然,就不配作耶稣的门徒了(马太福音十章37节;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
②在主里彼此相爱
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十三章34节,十五章12节)。保罗也说:「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十三章8节)。
使徒约翰到了年老时,一再提及主的这条命令说:「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又说:「神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祂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约翰壹书三章11、23节;参:约翰壹书四章21节;约翰贰书5节)。
他甚至说:「亲爱的弟兄啊,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壹书四章11-12节)。
爱弟兄姐妹,等于爱神、爱主;反之,我们若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姐妹,怎能爱看不见的神呢(约翰壹书三章17节,四章20节)。
③爱人如己的博爱
儒家的推己及人之仁爱,是先从自己的人爱起,然后推爱到他人,是有层次的爱、渐进的爱。这是很合乎人之常情的说法。但是因为理想不够高,人往往只爱自己的人,而不能爱别人;甚至连自己的人都不能爱,或为了爱己而害人。
因此,被称为有人情味,却没有公德心的中国人,成为一盘散沙,受外敌之欺侮,沦为次殖民地之地位,岂不是因为只顾自己的自私观念?
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之博爱思想,就是无差等的爱,因此,到处有基督教学校、医院、养老院、孤儿院等之社会福利设施,这些是其改善社会的果实。
④仁至义尽爱仇敌
经上记载:「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五章7-8节)。耶稣基督留下爱仇敌、为罪人死的榜样;祂也教训门徒要像天父完全一样地去爱仇敌(马太福音五章43-48节)。
保罗也教训我们:「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十二章20-21节)。
这是基督徒最难通过的一门课程。孔子所说的或者比较近乎人情,他说:「若以德报怨,将以何报德?」他所主张的,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停在旧约律法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阶段。因此,中国人认为「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非报不可的深冤大仇。
这种「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五章44节)之基督教极致之爱的教训,虽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是我们若愿意灵修达到如天父完全一样的话,就必须靠着圣灵治死憎恶仇敌之念。
从听蒙恩见证、读圣经及亲身体验神的恩典中可使人产生「信心」,而「盼望」是因有信心且藉着圣经、靠着圣灵而产生的,「爱」则是从神而来的,如何将从神而来的爱彰显出来,进而爱弟兄姐妹,甚至是爱仇敌呢?细读内容就可知道如何生出信望爱来!
四、信望爱之产生
我们既然知道了信心、盼望、爱心之重要性,那么,应当要怎样做,才能生出信望爱来呢?
1.如何生出信心来?
①听福音
经上说:未曾听见,怎能相信(罗马书十章14节)?因此,相信之前,必先听福音。基督徒都是从听福音开始入门的,尤其是听蒙恩见证,知道别人怎样蒙受神的恩典,更能生出信心来。是故,布道会时,应多去参加,多听神赐给人的恩典;尤其有蒙恩见证会时,前往聆听活见证,更能增添信心。
②读圣经
耶稣曾经说过:不明白圣经,也就不晓得神的大能(马太福音二十二章29节);又说: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本圣经(约翰福音五章39节)。圣经也记载:庇哩亚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使徒行传十七章11节)。
因此,我们为了明白神的大能,知道耶稣是救主,就需要勤读圣经,因为圣经就是神要让人类明白神的经纶、救恩的天书,是一本使人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之智慧的宝物(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除了圣经之外,有关信仰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信仰体验谈,都能培养我们的信心,应用耳多听、用眼睛多看。
③多祷告
信心是可以求的。有一个害癫痫病的孩子之父亲来求耶稣医治时,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马可福音九章23-24节)。
连使徒也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路加福音十七章5节)。因此,我们更当多求主耶稣加添信心。信心,原来是九种圣灵恩赐之一(哥林多前书十二章9节),是可以祈求的。
④靠体验
宗教是靠体验以坚定信心的:体验愈多,信心就能越坚定。神是肉眼看不见的灵的存在,唯有靠祷告以心灵体验祂。一个小孩回家来喊一声「妈妈!」妈妈从楼上回答「在这里!」小孩就知道妈妈是在楼上。
同样,信徒虔诚用心灵呼喊「阿爸父!」祈求天上的父,他们若体验到所祈求的蒙垂听了,就能生出信心来。次数愈多,信心就能更坚定。因此,祷告是体验神、生出信心的最好方法。我们祈求主耶稣赏赐圣灵而得到圣灵的人,就应相信耶稣在天上要垂听我们的祷告。
彼得说:「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彼得前书一章7节)。信心要被试验,就是要受试炼,才能达到比金子更宝贵的信心来。
因为在信心上富足的人,就能像保罗达到「凡事都能做」的地步了(腓立比书四章13节)。凡是满有信心的基督徒,都是经过多次的体验与试炼的。
2.如何生出盼望来?
①要有信心
「信心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因此,要先有信心,才能生出盼望来。假如你对某一个人没有信心,怎能对他生出盼望来呢?对事也是一样:相信这事能做得成功,并成功之后的好处,你就能对这件事生出盼望来,而肯付出努力。
是故,保罗提到「信望爱」时,都先提到信心,因信心是盼望与爱心的基础,是一种原动力。
经上说:「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希伯来书四章2节)。假如我们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在真道里面满有福气与益处,怎能不发出盼望、喜乐的心来呢?
②藉着圣经
圣经记载:「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哥林多前书二章9节)。这种神所预备的福气都记在圣经里面,勤读圣经,就必能得到平安、喜乐与盼望。
当笔者读到主耶稣应许「勿虑衣食」的那段话时(马太福音六章25-34节),真是感激流泪,而平安、喜乐之心不由而发,盼望之情也由衷而起。
其他主耶稣所应许有关平安的话(马太福音十一章28节;约翰福音十四章27节,十六章33节),以及为我们在天国预备住处后,要来接我们的恩言等,更令人感谢而发出盼望的心来(参:约翰福音十四章1-3节)。因此,我们必须多读圣经,以明白神所应许的数不尽的恩典,来过着平安喜乐与盼望的生活。
③靠着圣灵
保罗为信徒祈求:「但愿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藉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罗马书十五章13节)。
可见:我们因着信心,可得到平安与喜乐;并且要藉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一个因祷告被圣灵充满的人,有了圣灵的能力,不仅能行出许多原来所不能做的事,也能藉着圣灵的能力生出大的盼望来。
曾经有一位长老说:「我得圣灵时,高兴得在一夜之间写了好多信,通知教会的弟兄姐妹和亲戚朋友;并感觉即使有人要拿王位与我交换圣灵,我也不愿意。因为我现在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天地的主宰、真神的儿子了,一国之王算得了什么呢?」在圣灵中的喜乐,真是不可言喻的。
圣灵会使人发出如此大的喜乐与盼望来,我们怎么不多祷告,让圣灵充满呢?约翰说:「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约翰壹书三章24节)。所以我们必须被圣灵充满,以体验真神与我们同在,并对将来抱有大盼望,以过作神儿女之幸福生活。
④凭着体验
一个体验到神恩典的人,怎能不相信神,对神所应许的许多福分不生出盼望来呢?我们如果在今生体验到圣经所记载的许多恩典,对于尚未体验到的将来的福气,怎会加以怀疑?
对于天国,我们虽然还没有去过;但是对于圣经上的记载,或者听了一些看过天国之异象的人的见证,如能以信心接受,相信天国之存在,并且相信将来我们要到那里去享受永生,如此,对将来灵魂之归宿所在,就会心生盼望。
彼得、保罗等使徒们,就因经过许多属灵的体验,自己也行过许多神迹,因而满有信心与盼望,所以能视死如归,认为离开世界与基督同在,是好得无比的事(使徒行传十二章5-6节;腓立比书一章23节)。
3.如何生出爱心来?
①爱是从神来的
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约翰壹书四章7节);保罗也说:「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马书五章5节)。
一个领受了圣灵的人,明白神的爱有何等长阔高深,就自然会生出爱神的心来,并且能藉着神所赐的爱去爱别人。
②常感念神的恩
常数算神的恩典──创造之恩、养育之恩、救赎之恩、祝福之恩等;仔细一想,我们实在从神领受了数不尽的恩典。保罗说:「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以弗所书三章18-20节)。
一个能感念父母之恩爱的人,才会孝顺父母,爱弟兄姐妹。同样,我们若能常加想念神的恩、神的爱时,自然会敬爱神,弟兄姐妹间也会彼此相爱;因这些同灵都是主耶稣用祂的宝血救赎出来的。
③遵守神的命令
神所赐律法的总纲就是「爱」,主耶稣也特别赐给我们一条新命令「彼此相爱」;并且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十四章15节)。
约翰也说:「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约翰壹书二章5节)。我们要报答神的恩,就要爱神。怎么爱神呢?就是遵守祂的命令,尤其是「彼此相爱」的命令。因此,我们当以遵守神的命令报答神恩,而来爱弟兄姐妹,行出爱的行为荣耀神。
④如何爱及仇敌
主耶稣给我们一条最难行的命令,就是「不要与恶人作对。……当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五章39-44节)。这是爱的极致,也是最难行的爱;但主耶稣给我们留下了榜样,司提反也照样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使徒行传七章60节)。我们若藉着圣灵的能力,把神的爱的充充足足地浇灌在心里,也可以做到这种最高超的爱。
我们的灵修,必须靠着圣灵达到完全。主耶稣叫我们要完全,像我们的天父一样(马太福音五章48节)。为了遵守主的命令,这种很难行的命令也必须靠着圣灵的能力来达到。
保罗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十二章19节)。对于多方要害保罗的铜匠亚力山大,他只说:「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提摩太后书四章14节)。
我们若能做到「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罗马书十二章20节),就等于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使他受不了,令他有一颗悔改的心,化解仇恨之心与我们和好。这岂不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好事?相信能蒙神祝福!
如果我们想到恶人的结果是可怕的,对于我们的仇敌将遭遇的神忿怒,或将生出怜悯的心,不会想报复,而只顾听凭主怒。因为这些恶人当神的忿怒临到时,他们将会向山和巖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启示录六章15-17节)。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因着信,按照神的吩咐献上独生子;因耶稣的复活,保罗深信并盼望将来的复活,更抱着「死而得赏」的盼望。保罗在「爱」的事上,不但爱神、爱人、更爱仇敌,因他为主而活、为以弗所信徒流泪劝戒他们有三年之久……。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圣经中还有哪些人可做为「信」、「望」、「爱」的榜样呢?
五、信望爱的榜样
保罗曾经对信徒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日本有一个牧师曾经说:「我在世上只认识两位可作榜样的人:一位是主耶稣,另一位是保罗。」主耶稣是道成肉身来世作为救世主的人,祂没有罪,不是我们俗人可比拟的,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但是保罗他自称为罪魁的凡人(提摩太前书一章16节),只因为蒙主选召之后,藉着圣灵的能力与他灵修的工夫,成为可作信徒榜样的人(使徒行传二十章35节;腓立比书三章17节;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9节)。
我们只要被圣灵充满,并立志顺从圣灵而行,也可进到完善的地步。保罗实值得作我们信、望、爱各方面的榜样;除他以外经上还记载许多可作我们榜样的人,篇幅所限,各项仅列二、三例以资效法!
1.信心的榜样
①信仰之父亚伯拉罕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记载许多信心的模范者,信仰之父亚伯拉罕即是其中之一。
当神呼召亚伯拉罕:「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时,他便凭着信心照神的吩咐去了(创世记十二章1、4节)。这是亚伯拉罕信心的开始。
他相信神的话,也遵守神的话,结果就如神所应许的,蒙神赐福,也叫别人得福。古时候交通不便、治安不良,要离乡背井前往一个陌生的环境,若非对神的话满有信心,谁敢去做呢?亚伯拉罕能毫无异议地遵行神的话,这就是他信心的表现。
亚伯拉罕之信心最大的表现,就是按照神的吩咐献上独生子「以撒」。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吩咐他带着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把他献为燔祭。
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清早起来就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创世记二十二章1-3节)。
以撒是亚伯拉罕一百岁时才生的独生子(创世记二十一章5节),在他看来,世上没有比这个儿子更宝贵的。如果可以,我想他一定愿意以所有的财产、甚至生命来交换这个儿子;然而,这么宝贵的儿子,神一吩咐,他就顺服了。
主耶稣说:「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十章37节下);亚伯拉罕是配作门徒了。若非有像约伯所说的「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之观念,怎能做到呢?
亚伯拉罕对于这件事的信心,圣经告诉我们:「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彷彿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因神曾对他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希伯来书十一章17-19节;参:创世记二十一章12节)。
但是出乎亚伯拉罕意料的,神已经为他预备了一只公羊,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亚伯拉罕因为成功地通过神的大试验,他的信心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神的大祝福也就临到他的身上了(创世记二十二章15-18节)。
②知道为何而信的保罗
保罗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或作祂所交托我的)。」(提摩太后书一章12节)。一个有信心的人,必须先知道他所信的是谁。如果对所信的模糊,就不能算是真信心。
保罗清楚认识了他所信的是谁,所以他能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立比书三章7-8节)。
保罗认耶稣是基督(弥赛亚),是唯一的救主,是至宝;所以他才愿丢弃万事,以得着基督。弟兄姐妹们,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到什么程度呢?是认为至宝吗?不然的话,我们的信心就还不算是完全的。
保罗说:「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哥林多后书五章7节)。所以对他所受的那么多、那么大的痛苦,他都能看作是至暂至轻的苦楚,是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四章17节)。
这也是他信心的表现,因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十一章1节)。这种美好的信心,使他能在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阐明了因信称义、因信得生的重要道理;并且也使他能强调:「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十三章13节)之不朽真理来。这就是保罗值得作我们信、望、爱之榜样的缘故。
③蒙主称赞的百夫长
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祂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癫痫病,躺在家里,甚是痛苦。」耶稣说:「我去医治他。」百夫长回答说:「主啊,祢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祢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马太福音八章5-10节)。
只求耶稣说一句话,他的仆人就必好的信心,就是对于未见之事的信心,对于所盼望之事的信心,也是耶稣所说的「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十一章24节)的信心。
难怪耶稣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百夫长是外邦人,外邦人有这种信心,作为神子之子民的以色列人却没有这种信心,岂不羞愧?
2.盼望的榜样
在新约圣经中,讲到盼望最多的是保罗与彼得。现在根据圣经查考他们二人盼望什么,以及如何抱持这些盼望。
①盼望死人复活的保罗
保罗在公会受审时曾说:「我现在受审间,是为盼望死人复活。」(使徒行传二十三章6节下)。因此,他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以五十八节的篇幅论到耶稣的复活与我们将来的复活。
他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17节)。
由于耶稣的复活,他深信并盼望我们将来的复活。他衷心盼望,有一天他能大声喊着:「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55节)。人最怕的就是死,如果我们有复活之盼望,死岂不是暂时睡着罢了?因此,保罗不但能视死如归,他甚至于抱着「死而得赏」的盼望。
他在临终时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提摩太后书四章7-8节)。
所以他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立比书一章23节)。弟兄姐妹们!我们能说出这种话吗?我们还不能!因为我们对于死后的世界还没有像保罗那样的信心,所以生不出这种盼望来!我们岂不当多求信心,以生出盼望来呢?
②盼望新天新地的彼得
彼得说:「我们照祂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三章13节)。
什么是新天新地呢?据使徒约翰所了解的新天新地是「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示录二十一章3-4节)。苦海的人生,能获得如此的新天新地,岂不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将来不但能在这美好的新天新地居住,并且能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一章3-4节)。这是彼得的盼望,也是他勉励信徒应有的盼望。
3.爱心的榜样
经上记载爱心之榜样者不少,现在从旧约圣经中举亚伯拉罕、新约圣经中举保罗为榜样,来查考他们爱神爱人的表现。
①爱神爱人的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不仅是信仰之父,他也是爱心的模范者。他爱神爱人之心,值得我们效法。
a.所到之处为神筑坛:亚伯拉罕不但相信神的应许,顺服祂的话,离开他的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在他所到之处,也都为神筑坛敬拜神。当他走到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就为向他显现的神筑了一座坛;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支搭帐棚后,又为神筑了一座坛,求告神的名(创世记十二章6-8节)。
b.对姪子罗得之家:当他们的牛群羊群增多时,亚伯拉罕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地皮,亚伯拉罕让罗得先选他所喜欢之地。罗得毫无敬老之心,选了如神的园子,也像埃及地般的滋润之地──约但河的全平原,他往东边移。
后来发生了四王与五王之战,四王把所多玛和蛾摩拉所有的财物,并一切的粮食都掳掠去了,包括罗得和罗得的财物,因当时罗得正住在所多玛。
亚伯拉罕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率领他家里生养的精练壮丁去杀败敌人,将被掳掠的一切财物夺回来,连他姪儿罗得和他的财物,以及妇女人民,也都夺回来(创世记十三章5-13节,十四章11-16节)。
保罗说,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计算人的恶(哥林多前书十三章5节)。亚伯拉罕不求自己的益处,先让罗得选地;不计算姪子的恶,而去救他,由此可见他爱罗得之心。
c.亚伯拉罕厚待旅客:亚伯拉罕有一天坐在帐棚门口,看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就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
于是,他急忙进帐棚准备饼、牛犊等款待他们。想不到他这种对旅客之优厚招待,竟接待了天使与真神,蒙神应许妻子将生一个儿子(创世记十八章1-10节)。
②为主效命、为信徒牺牲的保罗
保罗常向信徒说,你们该效法我(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腓立比书三章17节;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9节);因为他真的给信徒留下了很多榜样。现在只来看他爱神爱人之榜样。
a.为主效命:保罗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飢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我深信无论是生,是死,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马书八章35-39节)。
从他这些话,可看出他与基督之间的爱的连系何等密切!因此,他蒙主选召之后,就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人类死而复活的主活了。因为他以认识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了(哥林多后书五章15节;罗马书十四章7-8节;腓立比书三章8节)。
b.为信徒牺牲:从保罗所说的话中,可发现他是何等的爱信徒,乃至为他们牺牲了自己。他曾经告诉以弗所的长老说:「你们应当儆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你们各人。」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为信徒流泪、劝戒他们,他的爱心或将胜过父母了;难怪他也获得了信徒很大的爱的酬报(使徒行传二十章31、36-38节)。
他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说:「你们常在我们心里,情愿与你们同生同死。」又说:「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父母该为儿女积财。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哥林多后书七章3节,十二章14-15节)。一个传道者,能以父母之心对待信徒,可见保罗对信徒之爱心何等大!(参: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8节)
c.爱仇敌之心:如主耶稣所说的,不仅不可以恶报恶,还要以善胜恶,保罗也说:「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他甚至于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罗马书十二章17-21节)。
一个人能达到爱仇敌的地步,他对神、对弟兄姐妹、邻居的爱,一定很大。
愿我们能奉行基督教的特征──爱,来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果效,预备将来,以持定那真正的生命,并藉此荣耀真神!